汽车喷漆稀料比例是多少(汽车喷漆漆和稀料比例)

昨天的一篇【新手村】很多人觉得是将【新手村】和【欣赏】两个标签做反了。其实当时的作者提交的投稿就只是投到新手村里面来。也由于拍照的技巧问题iN也就没有直接升格。


但不得不说,昨天【新手村】的作品的漆面是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喷的最好的之一。


漆面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粉丝在后台留言的一个重要话题,前几天有一个粉丝问这个问题简单的说了说,iN觉得当时说的太笼统,所以今天,咱们就从漆面上聊起吧。

我们在看很多模型作品的时候漆面是一个很重要的欣赏指标。漆涂的好与不好就成了最终决定一个模型作品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考量了。

但是对漆的处理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喷涂的方式或者漆在调制过程中和稀料的比例,也有的人会将问题上升到应用什么等级的喷笔以及在什么环境下喷涂……

喷漆是一个很重视“综合素质”的工作,但其实上面提到所谓的干喷、湿喷、什么喷笔什么稀释比例等等的信息并不会在你喷漆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东西只不过都是一个加分项罢了。做的好的话能加个5-10分的感觉而已。


别觉得意外,喷漆真的不是什么技术活。


iN之前的一个客户是一家日本企业,在天津有一个喷漆的工厂,主要会为日本的几个汽车品牌制作高档内饰。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车子里类似于婴儿皮肤一般光滑的内饰漆到底是怎么喷的呢?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汽车生产厂家会用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的喷漆设备、由大师们仔细的手工喷涂。如果是这样的话——车子的价格则会因为油漆这一个工艺直接再翻几倍的价格。

真正的情况是iN所说的那个客户就只是在工厂周边招聘了一些农民工,简单的进行下培训就可以开始上岗工作,而他们喷漆后的产品也就直接进入到豪车中去接受买主们最挑剔眼光的审视。


所以从历史文章中大家可以看到iN可以说一个作品喷涂、漆面做的不错、做的很好,但是iN却却从来没有因为漆面做的好就说一个模型的作者是高手。原因也大抵如此了。


由于做过这家工厂的深入分析,所以对涂漆的基本原理也有那么一点点了解。

简单的说上漆的过程从微观的层面上看就是气体-液体-固体三者拉接触角达到平衡点的事情,接触角就是在喷涂素材表面固体和油漆的液体接触面和油漆液滴与空气接触面切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油漆在素材表面则会越薄,漆面也就会越平整。

原理就是这样,怎么减小这个接触角呢?

两个途径,第一降低油漆的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张力越小这个接触角就越小。用的方法无非就是加稀料,让油漆从漆本身的“大张力”特性趋近于稀料的“小张力”特性。这样漆面就能摊薄了。

用极端的角度来说,一大桶稀料中滴入一滴油漆的比例,然后喷个几百遍这样的效果可以用达到最优化,只不过比较浪费稀料罢了。

但第二个途径则是很多人可以轻易达到的但往往会忽略掉的一件事情——素材的表面处理。


刚刚给大家讲了接触角的问题了,咱们深入再说下接触角从第一个接触角的图片上来看油漆接触的素材是一个平面,因此有了一个角度,如果接的面是一个不平的面呢?

液体会不会维持一个固定的接触角呢?——显然是不会。

毕竟粗糙的表面破坏了液体本身的张力结构就会形成上图的效果——液体在粗糙表面的影响下被“摊薄了”。


这也是今天文章为什么叫“不破不立”的原因了——你要想取得一个很平整的漆面,那么油漆底下如果是完全平整的平面反而会取得不良的效果。反之就是适度粗糙的表面在喷漆后会相当的光滑。


同样大家也会明白为什么喷漆工人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以上岗了吧?其实粗糙点的表面同样也是很多代工的不传之秘。


说教程就很简单了——两句话就可以带过。


你如果想喷水补土的话,那么在喷水补土之前用800目的砂纸将模型表面打磨一遍,如果不喷水补土的话,用1000目的砂纸将模型表面打磨一遍。


这时,模型表面的粗糙度就可以破坏一般比例的漆面和水补土的表面张力,这样模型漆面就能喷的很平了。


当然了——对于表面粗糙度和模型漆的调配比例因人、地点、空气湿度、室内温度都有所差别,所以建议大家找个时间用几块胶板自己测试测试。找出自己比较顺手的打磨目数和油漆稀料调配比例。顶多用一个下午做做实验,可以受益一辈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