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Tip网站对尼康“Z 50mm f/1.2 S”的测试评价: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镜头,但是尺寸太大了。
尼康50/1.2分辨率
尼康的这款镜头可以说是同类镜头中最大、最重、最复杂的镜头。
各种控制环的旋转非常平稳,手感适中。由于F1.8系列镜头上的金属漆很容易剥落,造成对焦环在短时间内产生磨损,但这款镜头的对焦环用橡胶覆盖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焦驱动是由电机驱动,可在适当的力度下平稳移动。当快速转动对焦环时,旋转角度小于90度,当缓慢转动对焦环时对焦的转动角度则为120至130度。(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精确地对焦)
中央的分辨率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接近47 lpmm(优秀分辨率的标准值是41到43 lpmm),尼康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优秀的标准。同时这款镜头在F4达到了惊人的80 lpmm的峰值,表现十分优秀。一个小缺点是,最新的 F1.2 镜头的分辨率峰值上升得较慢。索尼FE 50mm F1.2 GM在F2.8时达到了78lpmm,即使全开光圈也是70lpmm的分辨率,比尼康高20lpmm。
边角的分辨率需要降到F1.4或F1.6才能获得好的画质,但是索尼FE50mm F1.2 GM在全开光圈下已经拥有不错的画质,总体而言比索尼的最高分辨率高8lpmm。
索尼50/1.2分辨率
尼康的这款镜头轴向色差很小,光圈缩小一级几乎完全消失。
全幅边角的倍率色差超过 0.07%,APS-C 角的倍率色差在全开光圈缩小到 0.05% 时超过 0.1%,但这只是“低”和“低”之间的边界值属于 “中等”。相比而言索尼 FE 50mm F1.2 GM 稍微好一点。
从轴向色差的测试图像可以看出,当焦点从F1.2降低到F1.8时,焦点略微向后偏移(有焦点偏移),因此球差校正不完美。这应该是一种故意留下轻微偏差的策略。镜头设计师可能希望散景表达更优秀。不过为了散景而牺牲分辨率是有风险的。分辨能力可以客观测量,但散景是一个主观问题。
这支镜头不用依赖后期处理来修正畸变,但畸变是0.06%接近于零的一个很完美的表现!尼康在这方面的表现优于索尼GM。
彗差在APS-C角变成小翼状,在全尺寸角更明显,但好在光圈缩小一级后,彗差明显改善。索尼GM在这里要好一些。
散光是15.1%的中值,比索尼GM略低。
散景看起来很令人满意,散景是一种品味问题。尽管使用了非球面镜头,但球体内部散景均匀,洋葱圈表现轻微。收缩光圈时会出现模糊的轮廓。渐晕暗角仅在打开时才明显,但在 F1.8 时显着改善,在 F2.5 时完全消失。
全开时周边光衰减为 57% (-2.43EV),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值。在 F2 时提高到 30% (-1.02EV),在 F2.8 时问题在 21% (-0.68EV) 时消失。索尼的 GM 是 63%,所以尼康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但尼康更大的尺寸让这在意料之中。
光晕表现不太理想,全开时对比度略有下降,缩小时问题更加明显。另外,如果太阳在屏幕上,很可能会出现鬼影。索尼GM在这里更好。
AF 无操作噪音,从无限远到最短对焦时间为 0.9 到 1.0 秒。这不是一个很快的速度,似乎也不适合最好定焦镜头称号。但是AF是直线对焦,不会在对焦位置附近拉风箱,所以如果对焦移动的距离小,对焦会快很多。
Z 50mm f / 1.2 S 是一款制作精良的镜头,具有许多优点,使用和拍出精美照片绝对很有趣。最大的问题是索尼正在展示 FE 50mm F1.2 GM 可以制造更小、更轻、更好的镜头。
鉴于它是一款高素质的 F1.2 镜头,将其做的得又大又重是可以接受的,但尼康仍然有点矫枉过正。如果查看竞争对手的镜头,就会发现更小、更轻和更好的镜头是可能的。
优点:坚固的镜筒几乎是金属,防尘防溅,中心成像质量出色,角落成像质量实用,轴向色差可忽略不计,放大倍率色差温和,几乎为零失真,散景舒适,自动对焦安静准确.
缺点:全尺寸渐晕清晰,逆光时候表现不够好,体积较大且较重。
Z50mm f/1.2 S是一款在各处评价都很高的镜头,但以LensTip分辨率数值为中心的评价似乎并没有那么突出。这支镜头散景很美,描绘得很精彩,立体感很强,但可能很难提高评价,因为工作室测试中没有对该区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