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子(戒子书)

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十索诗》(隋·丁六娘)

戒指,作为现代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戒指,华夏民族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佩戴戒指的历史记载。先民们用骨质、石质、角质等材料制成指环。但是当时先民们估计不会是用来做装饰品或者代表男女之间的爱情,应该很有可能是生产生活中用来保护手指的。

而在中国古代的宫廷,戒指等同戒止的意思,作为禁戒的标志,用以记事。后妃们配戴戒指有几种情况:一是被临幸后,宦官为其在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做标记。二是有身孕或其他情况不能侍寝时在左手戴一枚金戒指。

当戒指传到民间时则失去在皇宫中的本义,成为了一种配饰。并且久而久之后戒指便有了作为聘礼以示缔结良缘之意。

而现在婚礼上互换戒指的做法则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传统。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个人认为生活中配戴戒指最少的群体应该是医务人员了吧[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