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是缠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笔构成线段,线段构成中枢。缠师在教你炒股票系列课程中,给出了旧笔的成立条件。新笔的成立条件是在课外的文章中说的。那么这新旧两种规则有什么区别?缠师为什么要调整笔的成立条件?
首先看一下旧笔的成立条件:要求处理完K线的包含关系之后,顶分型和底分型不能有共用的K线,且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至少有一个独立的K线。再看一下新笔的成立条件:1、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不能有共用K线,这一点和旧笔一样。2、顶分型中最高的K线和底分型中最低的K线之间至少要有三根K线,这些K线不用考虑包含关系。
由新笔和旧笔成立条件的对比可以看出,新笔的成立条件比旧笔要宽松一些,处理完包含关系之后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不必须要有一根独立K线。这样原来不算一笔的走势在新笔的规则下,也就可以算作一笔了。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这笔的规则是可以任意改的吗?缠师凭什么随便改规则?
缠师当时调整笔的条件,出发点是为了方便划分线段。这样调整之后的笔,可以在处理复杂线段时候更加方便。比如昨天说到的106-107这样一个复杂的线段,第一笔涂绿色的位置,就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按照旧笔不算一笔,但是按照新笔就算。如果按照新笔,那么这线段就很好划分了。原来的一段,就成了三段。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划分条件不影响笔的能量力度。什么是笔的能量力度?就是指至少可以让五日均线改变方向。因为按照新笔的条件,至少也会有五条K线依次上涨,从而影响均线的方向。如果一笔的走势,连五周期均线都影响不了,那说明力度太弱了,就可以忽略了。
上证指数今天在日线上形成了顶分型,这就是最鲜活的一个例子。按照旧笔的条件,上证指数日线图上这种形态是构不成一笔的,因为处理完包含关系之后顶分型和底分型之间没有独立的K线。但是按照新笔的条件,这就能构成一笔,因为处理完包含关系后能形成独立的底分型和顶分型,而且分型的高低点之间还有三条K线。这就是最弱的一笔。但是即使这样,这一笔也让五日均线掉头向上了。可以看出,新笔的条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缠师当时调整笔的条件时,对能量力度是进行了充分思考的。这样的规则并不是拍脑袋想改就改的。我们以后在划分笔、线段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则,不能随意变通更改。
由这个“能量力度”,可以联想到缠师最开始讲股票时,说的长短期均线之间的三种“吻”,就是依据反抗力量的力度强弱来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在缠师的股票技术理论中,从来都是形态学和动力学并重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