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油箱需要多少钱(汽车油箱修理要多少钱)


2531.1万辆,这是中国汽车市场2020年的销量,全球位居第一。当各家车企躬身其中,死磕中国车市销量与份额、以求站稳这一市场时,有一家车企却傲慢的反其道而行,它就是捷豹路虎。这个昔日的品牌贵族,似乎还躺在过去的荣光中,不肯醒来也不愿醒来,任质量频发,售后不作为,来不断稀释自己最后一点点的品牌号召力。

售后维修要价1万8 维修厂3000搞定 猫腻在哪?

3.15的余温还未退,近日,一位捷豹车主向车探讲述了他遭遇的“售后维修陷阱“。

据这位王姓先生介绍,他的车是14款的进口捷豹XF,最近这几个月加油时,发现车没加进多少油就跳枪,第一次没合计太多,但是连续几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车里汽油味特别大。于是,就到店里检查,店里说加油总跳枪是碳罐坏了需要更换。但店里又说,光换碳罐不行还要换油箱加油管,因为是一体的,碳罐本身不贵,1300元,但算上加油管材料费、工时费竟然总计下来还要1.8万。

当时王先生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这并不是个小数目,当时没修,合计多方打听一下。回到家后,他上网一查,原来跟王先生一样的车主太多了,都是加点油就跳枪,无奈去店里太贵,最后都只能自己找维修厂修理。后来,王先生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朋友的维修厂,最后整个维修下来,总共花了3000元。

但是,问题解决后,王先生心里就不是个滋味,作为从业十五年的汽车行业专业人员,他觉得,问题有二,一是捷豹的这个设计他认为存在缺陷,换碳罐正常可以接受,但跟碳罐一起换的还有加油管,拆解量非常大,对车本身也是损伤,且费用将近2万,而这样频发的问题,这样的收费就带着黑钱的节奏。二是店里整个换下来要将近2万,外面维修厂3000元,其中是否存在着服务监管的漏洞,虽然是豪华品牌,但车主的钱也不是白来的,不能这么漫天要价还理所当然。

之后,笔者也在网上进行了“捷豹加油跳枪“关键词的搜索,确实不是偶发现象,且早在三四年前就有车主陆续反馈此问题,厂家也接受了车主的故障意见汇总,但令人诧异的是,至今没有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解决方案。

贵族血统稀释 质量或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说品牌之前,先捋顺一下捷豹路虎和奇瑞捷豹路虎。前者准确的说是流着英国血统的“印度公司“,之前独立的两个品牌,被福特合二为一,随后于2008年又打包卖给了财大气粗的印度塔塔汽车,跟吉利收购沃尔沃一个意思。后者奇瑞则是塔塔在中国进行国产化找的合作伙伴,这就跟中国的合资车企一样。

问题的关键来了,捷豹路虎的国产并未达成预期的效果,当然这里不讨论奇瑞是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问题,事实是其国产后推出的最重磅一款车型揽胜极光,无论是质量、品牌还是销量,都是全面扑街的,这不能不让塔塔公司的信心受挫。所以,我们看到,路虎捷豹的进口车型,风头要大大盖过奇瑞捷豹路虎,这本身就让品牌在中国缺失了合力。

据塔塔公司的数据显示,其2020年总计在全球售出425,974辆汽车。其中,路虎品牌全球销量为323,480辆,捷豹品牌全球销量为102,494辆。而中国是其全球三个重要市场中唯一出现大幅上涨的。但是这里仍然需要说明一下。一是路虎与捷豹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捷豹品牌以价换量并未能带来销量的起色,二是路虎揽胜和路虎卫士,高价车型依然有市场。由此我们也不难推断出,在各大豪华品牌纷纷丰富产品线,扩大目标客群时,捷豹路虎已经将这条路堵死了,这也注定了其小众品牌的命运。

小众品牌也并非不可,但质量频发、服务滞后如影随形时,显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就又多了一些。

捷豹路虎爆发了太多质量问题,实际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常年在投诉排行榜上位居前列,强制召回更是家常便饭。有媒体统计,捷豹路虎车型3年时间被召回了20次之多,当然,召回的还算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前面提到的媒体人加油跳枪问题,网友投诉众多,依然没有解决方案,4S店明目张胆维修费要价近两万,不知道捷豹路虎的勇气来自哪里?

纵观当下汽车行业,但凡在中国市场可以站稳脚跟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研发体系或者说国际集团在支撑其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作为捷豹路虎的投资方,印度塔塔,虽然销量不错,但本身也是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加上印度本身汽车工业在整体发展上,无法与汽车强国相比,甚至比中国也要滞后,那么捷豹的内在驱动力究竟有多大,确实需要画个问号。

综上,我们想问问,捷豹路虎,有何资本躺在过去的荣光中,放不下“贵族的自尊“?何时才能踏踏实实把质量先提高上去?通往诗和远方的路上,总是抛锚,对于车主来说确实不是件美好的事。

最后,王先生表示,现在据他了解仅东北区域这边就有有一波车主反应这个问题,目前4S店没有其它解决方法,车主势单力薄又联系不上厂家,最后不排除车主当中选出一位代表,去上海车展找到厂家协商解决问题,并希望车企能给予问题车辆召回处理,对此进展如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如果您也遇到了同样的故障或捷豹路虎维权不畅的问题,请后台给我们留言,我们将联合东北区核心行业媒体,集体向车企要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