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创新型”减碳模式,即通过创新技术、工艺和方法,在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了低碳、零碳甚至是负碳。
在刘世锦看来,“创新型”减碳是进取型战略,能大幅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并触发和加速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他进一步解释说,要把减碳目标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目标,很有吸引力,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对此,刘世锦建议,要建立“创新型”减碳的“三支柱体系”:全方位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形成区域自主减排的责任体系;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投资、绿色消费、挖掘贸易潜力是当今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三驾马车”,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三者目标高度重合、一举多得。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蔚蓝地图”创始人 马军认为,“双碳”行动需要数据基础设施的支撑,以科学分析促进实践落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绿色低碳先行先试,帮助“后发地区”,东部的能源消费中心和中西部的能源供给中心要协同起来,形成真正的“全国一盘棋”。
在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上,专家、企业代表围绕“绿色低碳”进行了圆桌对话。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