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为什么能种植小麦(法国为什么能种植小麦呢)

当今世界,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排在前列的小麦生产大国,中国小麦年产1.3亿多吨,俄罗斯则为7500万吨(高产年份8000万吨以上)。两国小麦生产体量巨大,贡献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总产量。

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一则公告: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的进口,进口的小麦仅限于加工用途,而且进口区域内不能发生小麦矮腥黑穗病。俄麦的品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今中国放开进口,既满足了国内食品工业的需求,又助力了俄麦生产,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那么,俄罗斯小麦的亩产量如何?品质怎么样?和中国相比,又有哪些优势呢?

俄罗斯小麦亩产多少斤?为什么比中国更适合种植小麦?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小麦是该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数据显示,俄罗斯小麦自1995年以来整体呈上升趋势,年际产量的波动很大。在近几年的单产方面,冬小麦约为3.5~4吨/公顷,平均每亩只有460~530斤。春小麦的单产更低,平均每亩只有200~260斤左右。

俄罗斯小麦的单产和总产都不及我国,但品质却更胜一筹,地域和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合小麦的生产。

首先,俄罗斯土地辽阔,小麦种植面积大。据统计,俄罗斯的农业土地多达2.2亿公顷,现已开垦出1.2亿公顷。西伯利亚南部以及伏尔加河是传统的春小麦种植区,中央的黑土区和北高加索则种植着大片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00万公顷以上。

但俄罗斯并不过分追求小麦的产量,而是更加重视品质,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转基因的小麦种子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其次,俄罗斯拥有广阔的黑土带,土壤肥沃,小麦的生长环境好。俄罗斯的黑土带以栗钙土、黑钙土以及灰色森林土为主,其特点就是腐殖质含量高、养分及矿物含量丰富。这些腐殖质来源于枯枝落叶,在低温下无法被微生物及时分解,长期积累并逐渐发育成了肥沃的黑土土壤。据测量,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高达3%~10%,客观上也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另外,俄罗斯的小麦种植区被茂密的林木包围,一方面起到了防风、防污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系统,可通过生物防治的途径减轻、控制病虫害。

最后,俄罗斯小麦自然生长,品质更加安全。俄罗斯东部地广人稀,远离重工业区域,因此土壤中残留的重金属含量很低。我国某农业公司曾进口俄罗斯的小麦并送往检测,结果显示:182项重金属及污染残留指标均未检出!这和无污染的种植环境有很大关系。

不仅如此,俄罗斯的麦田一直采用轮耕的种植方式,同一片种植区几年才会种一次小麦,有利于土壤的自我修复,养护了土地肥力。冬春小麦一年只种一季,植株密度合理,适度的低温进一步刺激了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提升,因此营养价值也更高。

和中国小麦相比,俄麦的品质到底好在哪里?

从生长环境来看,俄罗斯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土地肥力、低温光照等方面比中国更容易生产出高品质的小麦。

以生长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小麦为例。该地区种植春小麦,麦粒质地硬而透明,蛋白质含量高达14%~20%,面筋强度高且富有弹性;在营养上,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同时还含有铁、钙、核黄素、维生素A等多种营养元素。

根据俄罗斯的国标方案,小麦共分为硬质红春麦、软质白冬麦、硬质冬小麦等七大类品种,每种小麦都有各自的性能指标。由于是自然生长,各种小麦在不同年份的产量差异很大,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一般都是二级以上的小麦。

俄麦和我国小麦的出粉率、灰分相差不大,但在蛋白质含量方面前者显著更高,可达10%~20%,远高于法国、德国、英国小麦的8%~9%。俄麦面筋的延展性和弹性也更好,例如西伯利亚31号,该品种的面筋值高达40%,蛋白含量达20%。

当然了,我国也不乏高蛋白的强筋小麦品种,比如郑麦9023、豫麦34、西农889、烟农19号等等,湿面筋含量都能达到30%以上。问题是强筋小麦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小麦品质整体上还是较差,“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问题突出,难以满足特定的食品加工需求。

我国的小麦以硬麦居多,软麦很少,结构比例不合理。一份针对软硬麦的品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多在12%~15%,平均约为14%;面筋强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小麦的粉质稳定时间只有2~6分钟。这类小麦可以用于制作中国传统食品(比如馒头和面条),但不适合制作面包、蛋糕等面食,也无法满足食品工业领域对优质面条、饺子的需求。

正因为小麦的品质存在不足,所以我国每年都要大量进口专用小麦。而俄罗斯的小麦面团稳定时间长,烘焙品质好,适合饺子、面包、面条等面食的制作,基本能满足国内的加工需求。比如:用俄麦面粉制成的面条,口感顺滑,筋道,蒸煮不容易粘连,和我国的小麦有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小麦的优势是什么?

我国小麦的优势不在于质量,而在于小麦的亩产量。据统计,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小麦就突破了1.3亿吨,如今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大约是俄罗斯的1.6倍。

我国农户高度重视“千粒重”、亩产量,这和我国的国情有关。我国是世界小麦的头号生产大国,力压排在第二位的印度(2021~22年,印度小麦总产量为1.1亿吨)。近年来,中印两国小麦的种植面积都有下降趋势,但要保证总产量提高,唯一的途径就只有提高亩产量(单产)。

我国的“小麦粮仓”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省份。其中,河南省在2021年的小麦产量高达6826万吨,山东省为5447万吨,分别斩获全国小麦高产的冠亚军。

在2019年,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只有750斤,2020年为766斤,2021年再次提高到775斤,距离突破800斤已经不远。在河南、山东等省份,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已超过840斤,尤其是像滑县、延津县等优质麦区,某些示范区的亩产量可达1600斤,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结

中国和俄罗斯的小麦具有较高的互补性,我国的优势在于总产量,俄罗斯的优势则在于小麦的品质:蛋白质含量高,加工性能好。如今中国海关总局发出公告,允许进口俄罗斯全境的小麦,双方都能从中各取所需。

目前我国的小麦也正在转型之中,逐渐形成了小麦品质区,河南、山东等主产区已经将优质品种作为了一个重点方向:通过推广专用小麦品种,实现专种专储专收专用,我国小麦的品种布局将更加合理,品质有望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