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定价受什么影响(房屋定价受什么影响最大)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又一次被人怼的无言以对。


前些天我说某新楼盘售价低但成本高,开发商没有利润,质量不好保证。结果有人不服,说我拿了开发商的钱胡说,价格低是因为成本低,商人是无利不起早的,肯定有利润。


我说利润先放一边,如果成本低,那质量能好吗?我要收了开发商的钱不就劝你买了吗?结果这女孩说成本低是人家开发商有良心,就因为成本低所以才卖的便宜,更说我肯定是收了竞争对手的钱才黑人家良心开发商。


哇塞,这脑回路,我半天都没反应过来。既然解释不清就算了,没必要打破人家的幻象。


一、

很多时候是讲不通道理的,倒不是说道理有多高深,而是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而且就算我觉得讲清楚了,人家就是不接受也没办法。


长久以来,很多人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或者是刻板印象,就是成本决定价格。某件商品价格高是因为成本高,之所以卖的便宜是因为成本低。


比如一说高档餐厅的拍黄瓜为什么都敢卖58一份啊?成本高啊,房租装修人工都贵,所以必须卖的高,嫌贵别吃啊。那全聚德的鸭子卖300为什么都喊贵,海底捞涨价为什么挨骂啊?成本低啊,凭什么这点儿玩意儿就这么贵,太贵了我们吃不起就不行!


其实所有人也听过一句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可一旦到需要运用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把这个原理忘了,本能想起了成本论。为什么?因为学听到的原理只是知识,在没有亲身经历和认真思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转化为经验的。


打个比方说什么是知识和经验吧。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是知识。但为什么吃不了热豆腐,因为太“烫”。这个烫就是经验,不亲身被烫一下是理解不了的。


绝大多人是没做过商业生意的,根本不知道怎么给商品定价,更别提房子怎么定价了,所以本能的就想到面粉面包理论,那自然就犯错了。


但就算有些人有了亲身体验,比如做过买卖的,可在运用原理的时候还是犯错。为什么?因为没有过系统学习和独立思考。


还拿热豆腐举例,就算被烫过了也不知道原理,下次有可能被烤白薯烫到。而其背后的道理是,食道最高只能承受60度,再高就会受伤,这就是烫,反复受伤甚至有得食道癌的风险。


理解了原理才能真正成为经验,也就能再转化为知识。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也会飞翔,但它永远理解不了飞机是怎么上天的。


二、

还说价格与成本,先记住一句原理: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成本,成本的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似乎有点儿圈套圈的关系,但实际上呢,这就是圈套圈儿,所有的价格都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全聚德的烤鸭为什么敢卖298一只,因为他们认为食客们能够接受这个价格,再低了不划算,太高了都要跑了。


海底捞涨价不成功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的目标客户就是这些小白领们,承受力有限。一旦涨价超过了他们的预期,那带来的肯定是销售额大幅下降。商家在预计不能承受这代价的时候,只好迫不得已的把价格降回来。这就是商品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而成本高就卖的贵,这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成立的,更符合人们的惯性思维,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无法解释的。最典型的就是钱,100的和1块的成本差不多,估计还没一毛的钢镚儿成本高呢,但为什么价格相差这么大?


当然这是政府强行定价,其中含有铸币税。但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钱不值钱的情况呢?


还是因为供需失衡呗,钱多了东西少,那钱的价格就下跌了。到最后,政府印钱的成本比面值都高,只好重新发行新版的,或者加上几个零,或者减少几个零。最终目的都是让印钱的成本低于价格,这就是价格决定成本。而成本的价格也是价格,同样必须由供需关系决定。


三、

开发商拿地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之所以敢在土地市场上竞拍,拼命的加价,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房子将来会卖的更贵。哪怕是成本都十万八万了,他们也相信盖完房20万一平能卖出去,自会有人来买单。这就是价格决定成本,哪怕是预期的价格。


但成本的价格也是价格,并不是一个开发商认为将来的房子能卖高价,很多人都这么认为。那他们会怎么办,竞相抬价呗,直到有人觉得不赚钱为止。


四、

还有个例子能更好的解释价格决定成本,那就是人的工资。


比如给我3000一个月,那肯定是天天的上了班就躺平,去不去的还不一定呢。可给我1万呢,那咱就得认真点儿了,说几点到肯定几点到,得对得起老板出的钱啊。那如果给我5万呢,卧靠,这还用问,让吃屎我都不带就咸菜的。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儿,这就是典型的价格决定成本。给我的工资就是价格,我付出的劳动力就是成本。


可老板凭什么给我5万一个月啊,这就是他的成本了。那是因为他认为给我5万就一定能让让我吃屎,能满足他既开心又开胃的需求。他觉得这个视觉和心理享受超过了5万块,至少是价值相当,所以他愿意付出成本。


五、

说回房地产,过去的开发商拿到土地之后会怎么办?其实不是拿到地之后会怎么办,是拿地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大致的规划。比如东四环的一块地,他们认为能开发成高档社区,能卖到总价千万起,单价10万。那就往回倒推,最高6万拿到土地就能有利润。


那如果别人的预期是开发成刚需盘,总价600万,单价8万就到头了。那他们就只可能出到5万多,绝不敢再加。那第一个开发商就算成功了,成功拿到地。


拿到地之后,他们会卡着自己的预算来进行设计,甚至有可能增加成本,因为想卖的更贵。

而此时如果大盘上涨了,周边的刚需盘都卖到了10万块,这改善盘有可能买到12万一平了,开发商会增加成本吗?有可能增加营销费用,但建安成本不会增加。因为这是大盘普涨,与自己是否增加质量成本无关。


那如果说刚拿完地大盘下跌了怎么办?


两种可能,一种是坚持原有的设计不变,还是想办法卖出高价。另一种对策就是降低建安成本,争取少赔点儿,价格决定成本。


六、

这其实就和普通人买房卖房差不多,为什么敢于花500万买套房啊?是因为认为5年后能至少600万卖出去,肯定有赚不赔。那如果房价上涨到800万了怎么办?一种可能是什么都不变,就这个市场价的卖。另一种可能是把屋子里的家具家电都奉送,争取早点儿卖出去套现。


那如果房价没涨还下跌了,比如跌到500万了怎么办?那第一种方案就是不卖了呗,先捂着再说。这就是市场上的商品太多,降低了价格。而价格降低之后,必定影响供给,卖东西的就减少了。


另一种方案是必须得卖房,那只要是不太着急卖,就会把家具家电都不赠送了,哪怕卖废品也要减少点儿损失。商品的价格决定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并不决定价格。哪怕这套房是我当年10万块钱买的,现在市场价涨到800万,那我也绝对不少买一分钱。我的成本是我的事儿,与买家无关。而我当年之所以敢10万买房,就是预测房价会涨,我能加价卖出去。至于到底能涨到多少钱,那就由供需关系决定了。


七、

问题来了,


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大部分都是限价房,商品的价格已经被限死,那开发商会怎么做?


没什么好办法,同行竞争会把地价抬到没有利润甚至赔钱的程度。可为了养团队,为了活下去,硬着头皮也得拿地。拿到之后两种方案,一是降低成本,争取少赔钱。二是争取利用捆绑销售和提前回款来争取多赚点儿,也相当于是少赔。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开发商在明知道不可能涨价赚钱的情况下,绝对不可能增加成本,他们没那么傻。所以说,如果一个楼盘的价格低,但地价高,那质量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就因为售价决定了成本。


至于买不买是自己的事儿,看自己的判断,我只是讲述这么个道理而已。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提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