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响,世界体坛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各大主流职业联赛全部停摆,中超联赛也不例外,这无疑给中超俱乐部营运带来更大压力。昨天晚上,中超霸主恒大淘宝发布2019年年报,实现总收入9.5亿,亏损额达19.4亿。
从业绩数据看,恒大淘宝收入增长还是相当不错,广告收入增长22%,门票收入增长39%,球迷商品收入增长近70%,这也印证了恒大淘宝在商业化运营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只不过,面对水涨船高的球员薪酬、转会成本,即便强如恒大也处于亏损状态。
据统计,从2013年到2019年,在这7年时间里,恒大淘宝亏损总额达75.83亿,平均每年亏损近11亿。目前恒大持股56.71%,阿里巴巴持股37.81%,是前两大股东。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球队一直在亏损,为什么精明的马云不卖掉在恒大俱乐部的股份?
实际上,这笔账很简单,相对于球队亏损,与恒大淘宝这些年的辉煌战绩所带来的巨大广告效应,完全不可相比。
自恒大进军足球以来,广州恒大淘宝共获得中超、亚冠、足协杯、超级杯、中甲联赛等重要比赛17项冠军,并两度荣获亚洲俱乐部最高荣誉“亚足联最佳俱乐部奖”,创造了中国足球新历史,是目前亚洲最为成功、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
从品牌美誉度的无形价值计算,如果把“恒大淘宝”这个品牌换算成广告价值,会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球队比赛的转播次数,国际国内媒体的报道次数,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成广告费,以恒大淘宝目前的影响力无疑是一笔很大的价值。恒大每年花十来二十个亿在足球俱乐部上,无论是曝光率还是社会认知角度,效果都比单纯投广告要好很多。
以恒大业绩为例,从2010年进军足球开始,恒大集团的销售额从2009年的303亿飙升至6016亿,增长了近20倍。相对于6000亿的销售额,20亿的俱乐部亏损折算成广告费只不过千分之三的比例,这样的广告投入你说划不划算?
显而易见,在马云心里,这个足球投资账本很划得来,其实俱乐部亏损不要紧,与单纯的砸钱打广告相比,投资一支球队所带来的广告效应显然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