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派出所多少警力(一个派出所有多少警力)

张浦派出所

派出所名称:昆山市公安局张浦派出所。

建所时间:1982年。

辖区状况:张浦镇位于昆山市主城区南部,辖区面积11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1/9,下辖11个社区、16个行政村,实有人口19.9万,其中外来人口11.3万,张浦派出所承担了全市近10%的违法警情处置、实有人口及企业单位管理任务。

警力配备:民警50人,辅警517人。

荣誉:连续5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获立集体二等功,先后获评省级“青少年维权岗”、苏州市局基础情报研判示范点等称号。

张浦派出所

“四大体系”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乡镇版

“五个一”治理体系

做网格警务的先行者

张浦派出所在全市率先探索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建设,固化形成“五个一”体系,在基层实战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作用。

一个全省首家的镇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负责加强统筹指挥、触发联动,是“双网融合”社会治理的中枢大脑。

一套“1+1+N”的运作模式,即按照1个公安网格员+1个综治网格长+N名其他部门力量、警网志愿者框架组建的警网联动小组,实现“一格多员、一员多用”。

一套“一巡、二访、三处、四报、五清”的工作法,“一巡”即每日在网格责任区内进行早、中、晚不定时巡查;“二访”即网格内出租房、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访查到位;“三处”即及时对巡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处理;“四报”即将现场处置不了的事件、隐患进行上报;“五清”即对网格内各种区域设施、各类矛盾隐患全部查清见底。在此基础上,明确由社区民警会同网格长牵头召开网格管理成员周例会,通报情况、研判问题、商讨对策,督促指导网格员提高工作针对性。

一套“微循环、小循环、大循环”的三级管理流程,一般问题由警网联动小组直接快处(微循环)、有难度事项由社区民警和村社区主动对接相关部门闭环处置(小循环)、重大复杂问题上报至镇政府层面、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商讨解决(大循环)。三年来,全镇70%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在“微循环”“小循环”就得以处置完毕,剩余30% 流转到至“大循环”中处结。

一个“警网融合”行动支部,以党建促带队建,推进“党建+网格”融合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更加高效。

“多维度”防控体系

做智慧警务的先行者

张浦派出所把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与平安张浦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结合苏州市局“铸盾亮剑”工程,进一步升级智慧型动态防控网络,三年来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年均降幅达15%,今年上半年再降12%。

打造“数据巡防”。围绕“数据研判、情报导巡、精准打防、服务实战”思路,结合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不断发挥大数据大情报主导动态巡防作用,提升快速指挥、快速研判、快速处置能力。今年以来通过情指行一体化作战24小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9名。

打造“智防小区”。依托老旧小区安防综合整治和重点小区五年改造计划,对8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拆迁小区进行智能改造,极大的降低了小区电动车及电瓶案件发案率。

打造“五色群防”。

红色义警,组织辖区群众威信高、善于纠纷调处的老党员12人成立“海棠义警队”,侧重矛盾纠纷调解。

橙色大妈,整合189名身着橙色环卫马甲的村、社区保洁员“大妈”,利用其对辖区情况熟悉、易发现问题优势,侧重源头安全隐患排查。

正义青盟,依托镇团委组织的50人青年志愿者队伍,侧重义务巡防、困难群众救助。

黑夜微光,依托保安联勤联防机制,象征保安夜间手持电筒、以微光一起守护辖区安宁,侧重小区主干道、居民楼道、沿街商铺等巡逻,目前已将全镇200余名小区保安纳入队伍。

网格蓝盾,即综治网格员,侧重基础信息采集、防范宣传等。

通过“五色群防”,形成域内自防、域间联防、警民共防的工作格局。

“三全型”服务体系

做民生警务的先行者

张浦派出所抓住张浦镇“扩权强镇”改革契机,主动承接上级部门放权,率先建成全省首批出入境分理点,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全息承办服务。除派出所本部外,南港、大市、周巷3 个警务站实施24小时勤务,在全镇社区、行政村均建立警务工作点,配备专职社区民警、辅警,社区民警推行错时错班勤务,实行全天候服务模式,努力将服务阵地前移至最基层末梢,切实解决好“最后一米”问题。

全程通办服务。结合“放管服”改革,率先在户籍窗口开通户口及身份证办理、公章刻制、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和审批等“一窗通办”服务,加强窗口工作人员流水线式业务和系统操作培训,实现公安业务一窗受理,极大方便城南企业群众。窗口服务满意提升率99.8%。

全域代办服务。探索实施“一网格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揽子解决”的社区警务便民服务代办机制,在4个村级服务中心设立公安代办点,由社区民警提供5大类58项警务工作预约、代办、上门等服务,推动社区警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闭环服务。

“一支团队”培育体系

做美丽警营的先行者

张浦派出所以“美丽警营”建设为抓手,抓硬件带软件、优机制促管理,不断提升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提升人才美育度。结合“三优精培”工程,开展所队长“头雁”表率行动,推行老民警“传帮带”机制,建立年轻民警“成长档案”,淡化年龄、岗位、性别等差别,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各适其岗、各尽其才。

提升警营美好度。坚持以“情”暖警,经常性组织足球比赛、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在缓解工作压力同时,培养凝聚团队合作精神。

提升社会美誉度。坚持“每个人都是窗口”“小细节也是形象”,除市局队建领域教育整顿活动外,自行开展“一警一特色”“优秀警组评比”等,引导全警增强“珍惜荣誉、争创荣誉”意识,自觉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落实到行动中,在每一次日常执法、接待群众中保持警容严整、优化纪律作风、展现良好形象。

来源:昆山公安微警务

在看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支持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