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体是什么意思(毛笔字江湖体是什么意思)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对于所谓的丑书如何区别于江湖书法?”看你的意思是说丑书比江湖书法要好。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具体问题我们还是要具体分析。书法艺术是很具体的,同样的书法功力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我们对他的作品的评价的有很大差别的,这是非常正常的书法欣赏现象。现在,我们出现了一个新的书法名词,叫“丑书”。

1.到底什么叫丑书

什么样的书法才能被视为丑书,这个标准是非常难以确定的 。一些传统的书法爱好者,是很有创新意图的,这些书法创作者与一些传统书法爱好者之间,如果产生了很大的审美上的差别,因此,有些传统书法家会认为,创新的这一派书法家,他们的书法都是丑书。甚至于凡是有一点点创新的都把他们叫做“丑书”。例如,你给出的这个甲骨文书法作品的图片。很可能会被认为是丑书。

其实这件作品也许有一定的书法功力上的缺陷,但是你把它定为丑书,这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才会做出的判断。毕竟这种篆书或者甲骨文,跟我们今天的很多人学习的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体系是有很大距离的。我们欣赏它的笔法,结构,章法,本身就跟我们现在的楷书、行书、草书不是一个体系美学趣味,所以,我们用楷书、行书、草书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篆书体系的书法,是完全不适合的一种美学原则。

那么,“丑书”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我认为这是属于对书法创新的包容和尊重问题。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道理要搞清楚:创新是有成功是有失败的,是有得有失的。那些能够创新的书法家,而且在创新的路上迈开了步子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最起码书法的艺术内涵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被人们称为丑书,这完全是不公平的,也是对书法的不够尊重,对创新的不尊重,对艺术的不尊重,在此我一直是持这样的看法。

2.在传统的书法里边有没有丑书

在这个历史上,是没有“丑书”这个说法的。但是,只要写的不好字都叫写的丑。这是古人对于那些写字的初学者而言的。字写得丑跟我们今天所说的“丑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初学者肯定写的字歪歪扭扭,肥肥瘦瘦,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写的丑没写好,但是不等于是丑书,真正是完整的书法作品,成熟的书法家写的作品,是美还是写的丑,才能对它作出美和丑的判断。

所以我们判断是不是“书”,必须有一个起码的起点,就是说它是属于完整的书法作品,而且必须是一个成熟的书法家的艺术作品。

如果连书法的成熟都谈不上,你写的美写的丑肯定都是不够格的。因为只有成熟的书法作品,才有被评论的资格,没有这个起点就都是习作,习作写的美还是写的丑,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以我们今天的书法事业而论,我们存在两个传统,一个传统我们叫做帖学传统,一个我们把它叫做碑学传统,碑学传统,是中国历史上最晚的一个书法传统。

明代书法家徐渭的草书,其作品笔法章法都没有严重违背接笔美学原则,却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书法的历史就会发现,在唐代之后和唐代之前是两个书法历史。

唐代之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一个书法规范体,在唐代之前有魏碑,有隶书,有篆书等等。但是,唐代以后,我们的书法体系就进入了楷书、行书、草书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书法体系,这完全是一个书法的新时代新历史的开始。

其中楷书是我们的标准书法,把楷书写的端庄秀丽,这是我们标准的书法之美,那么这个传统一直到我们今天延续了将近1500年,而历史上的书法延续了多少年呢?

大致上简单的说,篆书体系延续了大约1200年,隶书体系延续了不到800年,所以我们看,我们至今为止最延续书法时间最长的是楷书,从唐代算起,也有将近1500多年,甚至超过了1500多年。是中国书法历史上,书法字体存在时间最长的一种字体。

清代颜真卿风格的书法对联

而且,我们从唐代以后,已经远离了唐代之前的书法体系。所以,在唐代以后,我们一直流行着一个帖学系统,也就是以二王为典范的书法体系。

那么,在这个体系下,我们的审美就形成了一个定势,这个定势就是:凡是符合二王书法体系美学,就是书法标准的美学体系。

到了晚清时代,由于考古学等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又兴起了一个新的书法体系,这个体系,叫做碑学体系。

3.碑学兴起就是丑书的起源吗

碑学体系主要是以研究唐代之前的书法为主的这样一个体系。他们学习的书法主要是魏碑、隶书这样一个传统,也包括一些篆书传统,那么,中国的汉字从此进入了比较全面的书法继承视野,就是从清代晚期以后开始的。从此以后,我们的书法视野中,就完整的体现了中国书法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一切书法字体,这就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其中晚清的大书法家有邓石、伊秉绶、赵之谦,还有吴昌硕,他们的主要书法成就都在隶书和篆书体系里边,没有在楷书里边或者行书里边出现什么大的成绩。

明代馆阁体书法

这就是一个以帖学传统为主的中国书法体系里边,出现了新的一个传统叫做碑学,以后,中国的书法就产生了审美的很大的变化。

到了我们今天,我们的书法继承的是全面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书法美学,包括甲骨文这个体系,我们在晚清都没有人继承,因为最早发现甲骨文已经是到了清代即将结束的时候,那么,真正学习甲骨文的时间非常短,大概不到50年的时间。如果从研究甲骨文起,那么也就是在二三十年代才兴起来写甲骨文,那是少数的学者写甲骨文,包括像我们的大书法家弘一法师,他的书法作品里边都没有写过甲骨文,但是弘一法师也写过篆书。像写篆书的吴昌硕,他也生活在甲骨文发现之后的时代,可是吴昌硕只写到春秋时代的《石鼓文》,他也没有写过甲骨文。

吴昌硕的篆书中堂

所以甲骨文的艺术,是我们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很多的书法家爱上了甲骨文,这样,就把中国书法历史上所有出现过的书体,都收入我们书法艺术的视野当中了,这是我们在帖学系统里边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无法想象的一个书法艺术的新时代。

在这样一个新的书法历史条件下,我们的书法学者或者书法家,当然喜欢在书法领域里寻找一些新的突破和创新,这就出必然会现一些跟传统书法(帖学)审美情趣不一样的一些书法,包括把书法和绘画结合起来,包括应用了一些文字学的理念来去创作书法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跟传统书法观念不一样的审美,因此,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认为:不写楷书这就是丑书。

我认为这是非常可笑,不严肃,不恰当的书法批评。

4.欣赏书法是一个严肃的事情

我们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你不是具备了很好的书法理论修养和历史知识。以及书法技巧知识,你是没有办法去欣赏一些有创新意图的书法作品的。因此给书法创新乱扣帽子,说是“丑书”。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是非常不严肃的。

所以千里马在遇到评论丑书的时候,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这不是说我们不知道那个书写的好,那个书写的不好,而是说,书法创新里边,它总是包含着一些新的文化因素,对这些新的因素文化元素,我们要有自己的正确的看法,我们要学会去欣赏,不是说跟我们的传统的想法不一样,就把他们都划在丑书里面去,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对书法一知半解的肤浅认识。对此,我们必须要自我反省,怎么样才能认识书法的创新呢?

于右任融合了魏碑与帖学的书法风格

当然书法的创新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包含了很多很多的要素,要达到真正的大家共同接受和满意的程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时间来考验,不是我们一天两天,不是我们今天或者明天能够判断清楚,甚至可能要经过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的判断,才能够确定下来。

书法艺术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另一部分价值就在于,它永远是供我们欣赏的艺术,只有供我们永远欣赏的才是书法艺术,写字和书法艺术不是一回事,把字写得很漂亮是是书法,但是不一定是书法艺术,不一定是优秀的书法,甚至于把字写得很漂亮,也可能被一些人认为你才是真正的“丑书”。

所以书法从最高的层次来讲,他是一个欣赏的问题,他不是把字写得漂亮不漂亮的问题。

所以,我们对待所谓的丑书,不要乱扣帽子,具体的艺术要做具体的分析,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成败得失在里面,我举一个例子,南宋有一位书法家叫张即之,张即之的书法就写的很生猛。如果把张即之放在我们今天,很可能也会被斥之为是“丑书”大师了。

书法它有不同的美学的审美层次和审美的方面,有些是刚猛的,有些是秀润的,有些是奇崛的,有些是苍茫的,有些是豪放的,有些是茂密的,有些是舒朗的,有些是古典的,有些是现代的,有些是清新的,有些古拙的,每个书法家,用自己不同的意念诠释了对书法和汉字书写的理解,也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注入到书法的笔墨之中了,因此才产生了书法的艺术,这是无可争议的。

清代金农的隶书书法创新

所以,不是我们要用固定的一种观念去审美书法,而是我们要看到书法之后,该如何来重新调整我们自己的审美心态的问题。

这是我们学会欣赏书法,学会书法艺术追求和书法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你自己没有创新的理念,没有新的审美,你就无法产生书法创新。甚至就是在传统书法领域,你都不会产生任何新意,你只能是一个生搬硬套传统的书奴,最终就是一个“馆阁体”书法的牺牲品。

5.不要给书法家贴上固定的标签

当然书法审美和书法写字不是一个层次,因此,跟很多的朋友们会发生一些观念上的冲突,比如说,有的人认为书法就应该写得漂漂亮亮端端正正,整整齐齐,除此之外别无“艺术”。但是真正的书法真不是这个层次,他要保持书法的内涵,要有心理的冲突,要有思想的迸发,要有感情的输入,只有这样的书法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书法艺术,这样的书法,当你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就会一种感情的澎湃,而那些端端正正方方亭亭的书法,是不会产生让我们的感情汹涌澎湃,或者有一种浮想联翩的情感,涌动思想和力量的这样一种刺激。

所以,从把字写好,到写出能够打动人心,给人带来美学力量,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

清代书法家的一般作品

我们绝对是不反对你把自己的工工整整,因为在我们一些日常的工作当中,可能就是需要把字写的工工整整,不需要你写的龙飞凤舞,不需要你写的藏龙卧虎,这是一个特定的需要,但是在我们私底下,在我们抒发个性思想情感的时候,要的就是那种波澜壮阔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要的就是那种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那种笔意和墨法、章法,你创造不出来这样的艺术,说明你是跟艺术的创造差距甚大。

能够在书法历史上留下名的这些书法艺术家或者书法艺术作品,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颜真卿的《祭侄稿》就是一件强烈表达书法家思想悲痛感情的一件书法作品,所以,书法作品它是要有情感要用笔力和墨法的渲染来打动人的。

现代书法艺术创作者,把书法的一些要素,比如说墨法、章法、笔法等等这些要素抽象了出来,利用这些要素来创作书法艺术的美感,这是他们对艺术实践的尝试,也是他们以书法为艺术媒介来创作艺术的一种创举,我们应该支持包容和理解他们。

孙伯翔的魏碑书法作品

当然,在这创作的过程当中,有些书法作品很成功,有些作品不是很成功,这很正常,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了不起的事情。有创造就有失败,有奋斗就有失败,在奋斗中成长,在奋斗中创新,这是寻找艺术新的出路的思考和探索,是一种创造和开辟,没有这样一种开辟的精神,创造的雄心,我们新的艺术在哪里,我们时代的艺术在哪里呢?

6.江湖书法与丑书不是一个层次

最后我们谈谈“江湖书法”,我认为断定什么是江湖书法也是很清楚的,这些书法根本就不是书法。也根本没有什么艺术性,表现在艺术很低下,构思很浅薄,表现很露骨,创造力很欠缺,书法的修养很低下,比如说写一个“龙”字,几乎就是画一个龙,写一个“马到成功”,几乎就是形象都出来了,你想一想,书法作品需要画一个马到成功才能表达出马到成功这个意思吗?那如果说是“欢欣鼓舞”怎么写呢?而且他既不会画龙,也不会画马,画的龙画的马都是艺术水平和修养非常不够的这种东西,还要披上一个书法的外衣,这就非常的丑陋了,真正的丑书就是这样一种书法,这些所谓的“书法”在江湖上很多见,说这种书法江湖艺术是丑书真的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例如你提供的这个图片“静观”二字就具有江湖书法的特点。其实作者也是具备了一定的书法基础的,但是又没有把传统书法吃透,没有把传统书法的审美观念从一般上升到抽象。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弄懂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处理书法的笔法和结构。比如说,这个作品首先在章法上两个字靠得太紧,叫做拥挤。从结构上“静”字写的有些张牙舞爪的。既没有突出雄健,也没有突出刚猛,更没有突出秀逸,纯粹就是张牙舞爪,因此,审美的价值就是很低的。

对此,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把这些书法行为跟所谓的被批评的“丑书”摆在一个层次上来做评判,这样的评判是根本没有道理的。

因为所谓的被批评的一些丑书,他们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修养,有些是专业书法家创作的书法,他们本身就具有深厚的书法修养和书法艺术的锤炼,而江湖艺术,是根本没有经过书法艺术修养和锤炼的,甚至可以说,他们连书法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对书法史对书法创作一点艺术的准备都没有。

但是,我们的很多的所谓的“丑书”的书法家,他们有很足够的艺术准备,他们的修炼是长期的,他们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有充分的准备之后才做出创新的举措。

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有些作品是失败的,有些作品并不见得是很美,也有的作品还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要看具体的书法作品,同一个书法家,他可能有一件作品失败,有一件作品可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作品而不要对人,只要有一件作品是够得上艺术价值的创新,我们就肯定这一件作品。不是说因为一些作品就给一个书法家贴上一个固定的标签,他就是丑书书法家,他就是美好书法家,在任何时代,都没有这样的标签,也不应该给任何一个书法家去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

比如像王冬龄写的所谓的“乱书”就不是成功的书法艺术创作了,这是我个人一贯的看法。我不是依据我看得懂看不懂,喜欢还是不喜欢,而是依据美学的原则和原理来判断的。

王冬龄的草书,如果与徐渭相比,明显笔法、章法不及后者

因为他的这些书法创作里边有很多的书法艺术要素,是违背了一般审美原则的,例如节奏感,空间感,结构感,笔墨感,层次感,这些基本的美学要素,无论你创作什么样风格的书法作品,这些基本元素是不会改变的,只是它的形式不一样而已,如果任何艺术作品违背了艺术审美的基本要素,那么,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它是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经典书法作品中,关于美学基本原理的例子。

7.审美原则是任何书法创作都原则,不能违背的

这是赵孟頫《赤壁赋》这件书法作品当中的一个“壁”字,这个书法作品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赵孟頫非常有成就的艺术的体现。但是即使是杰出的书法艺术家,他也会留下尽善尽美的遗憾,个别地方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我们说到的这个“壁”字有什么问题呢?我认为这个字就是出了一点点很小很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给大家来谈谈什么叫完美的艺术,什么叫没有遵循美学原则,所以我们就举这样一个例子。

这个字其实写的是非常好的。赵孟頫把这个字上下结构改为左右结构,对于一个字的结构做一些改变,这是古代书法家甚至包括现代书法家常用的一些手法,这个手法也有悠久的传统,从甲骨文时代我们就可以看到,字的结构的调整并不是稀奇古怪的事情,篆书阶段,在隶书阶段,以及楷书阶段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不是什么问题,赵孟頫这个字问题在哪儿呢?

他的左边写的非常好,那么右边我们认为的一点点瑕疵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辛”字下面的这三横,三横的中间的一横写的有点靠右了,如果再外一点和上面的一横对齐,就把“壁”字的“辛”字这两个空间打破了,然后把第三横再向左延长一点儿。现在呢,由于他把第二个笔画向里边缩了一点,所以左右之间这个空间就给人感觉没有那么严密了。

书法创作在结构穿插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黑白之间的布局,这个“壁”字主要是在左右结构的布白之间产生的不协调,这是一个小小的瑕疵和遗憾。

这个小小的瑕疵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就是书法的基本规律叫做“对称”。我们大家都知道,书法艺术和审美结构里边它有一个对称原则,这在绘画在书法里面是常用的一个审美原则。

赵孟頫行书《赤壁赋》局部

至于怎么做到“对称”,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这就叫艺术处理对称的艺术手段,那么赵孟頫《赤壁赋》中“壁”字在一个小小的局部所违反的对称原则,实际上我们一般人也是看不出来的,但是,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书法艺术的审美就是这样严密,小小的一点瑕疵也不能逃过我们的眼睛,那么我们这样杰出的传统书法大师,赵孟頫都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何况我们今天的书法家在书法创新当中怎么可能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一点失败都没有呢?但是不能因为失败,我们就否认他们的奋斗。

书法艺术要迈向新时代,要有真正的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创新,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好几代人来完成这样一个伟业。

我们再举个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清代的邓石如大师,大家都知道他的篆书和隶书方面很有成就,但是我个人认为,他的隶书并不让我觉得非常的满意,也不觉得他的隶书写的有多么精彩,与他同时代的伊秉绶的隶书相比,我认为伊秉绶的隶书可能写的比他的更好。

伊秉绶临摹汉隶《华岳庙碑》

那么,我们是不是说邓石如的书法就叫丑书,伊秉绶的书法就不叫书法?那也不见得,可能有的人在他的眼里边,邓淑如的隶书是非常好的,伊秉绶的隶书是丑书。这就是一个审美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丰富书法的美学修养,我们欣赏书法艺术,是有一定的距离和缺陷的。

如果我们停留在一个非常一般层次上来欣赏高层次的书法创新,这不是一个层次的欣赏,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欣赏书法的时候,不要轻言丑书不丑书的问题,在传统和创新之间,你总会发现有成功有失败的地方,我们不要说自从兴起了碑学以来在书法创新中有很多的失误和失败,即使是在传统的帖学领域里的书法,也是有成就高的,有成就低的,有写的狂的,有写的野的,那么,这些书法里边,本身对于不同的欣赏者来说,他们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书法审美当中最好还是首先从理论上实践上,首先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书法美学修养补充进去,这样,我们才能够比较正确和比较公平的分辨出哪些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哪些是在创新当中有很大失误的,总结书法学习和创新的成败得失这样一些经验,给我们自己提供一些新的创新的动力,让我们自己能够创出更好的书法新作品,来回馈社会对书法艺术的期待,这才是解决书法创新和继承的良好心态。(本文738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