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爆发的核心是什么(财富的核心本质)

自2019年末出现疫情之后,可谓是全球经济的至暗时刻,有扛不住崩溃的,有不断加码救市残喘至今的,各个经济体使出浑身解数干预经济来稳住预期,至少现在还没有出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但隐藏在救市下的数据则似乎并不乐观,疫情冲击与救市政策下,一面富豪的财富以比平时更高的速度兼并扩张,另一面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返回赤贫,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全球富豪前500名财富增加1万亿美元,反过来约有1.5亿人陷入贫困。

预计2022年也是如此,不同经济体统一表现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负债的上升,债务会创造货币,那么都在加杠杆的时候,钱去哪里了呢?财富结构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状况与危机爆发模式将是本篇的关注点。

1. 财富结构决定经济稳定

经济循环是一个货币和商品及劳务的流转过程,出让货币换来商品和劳务,相应的出让商品和劳务获得货币,而各个阶层所掌握的财富数量决定了经济循环的状况,如果结构畸变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我们举几种情况:

上尖下尖和中部宽的财富结构,这种理论上是非常稳固的结构,创造财富的主体即为消耗商品和劳务的群体,也是税收贡献的主体,政府、居民、企业部门货币良性流转。

顶尖的财富持有者即便要求更高的资本收益,由于基数比较小,经济体创造的财富足以支撑这部分的收益。

中层贡献税收给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再分配提供底层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是由于底层占据少数,中层创造的财富可以分出来一部分补贴底层,政府部门本身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把一些群体交的钱用在另一些群体身上,底层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维持社会稳定成本会下降。

当上面占据的财富逐渐增加,而中层相对财富持有下降,逐渐的变成两头宽,中间窄的结构。

顶层希望获得极高的资本收益,不断增加投入,中层本是消费的主力军,滑落到中下层劳动收益不足导致消费能力不足,这便是传统经济危机的根源,产能过剩导致经济萧条,核心是财富结构不稳固反应在经济上就是循环崩溃。

上头尖,中层少,底层占绝大多数图钉型财富结构,这种财富结构将非常危险,往往伴随着阶级固化,阶级流动降低,劳动主体没有资本积累,创造财富的意愿不高,消费能力不足,经济体的发展以来商品和劳务产出体量。

这种结构下,稍微的外界冲击将会让这种经济甚至政治模式溃散,全球很多经济体都是作证。

小结起来:财富结构决定了经济循环的状况,结构失衡往往对应不同的社会经济问题,经济危机只是其中一个表现。

2. 凯恩斯主义是对经济模型的改进

当中层财富逐渐缺失,滑向中下层的时候,就会导致经济循环中的消费缺失,消费又是资本投资获益的最终环节,那么这种财富结构就会面临洗牌,市场出清都是残酷的,不管对资本还是劳动者,痛苦之后往往伴随着资本的湮灭,更多人重归同一起跑线,经济进入下一个周期,财富结构也在经济发展中重新形成,高涨中往往都对应着中层重新取得财富占比主导。

凯恩斯主义给财富结构失衡下,给阻碍市场自发出清提供了可能,是对经济循环模型的修正,厉害之处在于风险和债务的转移。

当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下降时,对应资本投资收益也会下降,这时资本收益就会非常危险,那么如何在不增加居民收入和财富体量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就是一种“救市”方法。

没钱还想消费怎么办?借钱呗,鼓励增加负债维持支出以维持市场的热度就是凯恩斯主义救市的核心。

对于财富结构来说,中下层并不会因为负债而增加财富总量,反而会因为利息降低净财富量,但财富结构失衡传导到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环节被阻断了,那么短期就不会出现传统经济危机。至于凯恩斯主义进一步对财富结构的侵蚀和副作用,长期来看,他们都死了。

3. 财富结构在凯恩斯主义“救市”下表现为金融危机

上一辈经济学家走了,但我们还活着,且已经处于当时所说的长期,增加债务刺激经济对于中下层来说更多的是压力而非政策红利,也并不会改善财富结构,所以凯恩斯主义救市在不增加收入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就是一种风险和压力的转移。

收入不够,怎么增加支出呢?信贷,尤其是现代金融和信用货币下,让这种政策干预市场变得相对容易,利息水平是调节市场热度的关键,当降低利率水平时,一方面降低了储蓄的收益预期,把更多的钱逼向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利息下降本就能增加市场的借贷意愿,这就是以美联储为源头的各国央行在经济下行和应对危机时短期内大幅度下调利率水平的理论支撑。

放水不是等比例流入所有群体的,信贷扩张刺激经济热度,货币只会流向极少部分人,而债务和通胀经过几次流转,往往需要更多普通人来承担,进一步加剧了财富结构的不稳定。

这也是为什么经济最危急的时候,财富结构的上端群体财富体量比以往更加迅速的增加,而越来越多的群体因为通胀、债务和利息压力重新归于贫困。

富人财富越多,对资本收益要求也愈来越高,穷人越穷,对债务的获取依赖越来越大,以债养债。当中下层负债能力接近极限以后,所创造的现金流无法承担债务和利息,那么这个凯恩斯主义改进的经济模型还是会出问题,对应的是明斯基时刻的审判,人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很多人说没见过明斯基,未来也不会出现,但事实上我们08年都见证过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我们经济体的居民杠杆挖掘率低,只在明斯基审判的边缘,而此次我们的居民杠杆率情况,不仅不是边缘,还极有可能是两个飓风的中心之一

4. 凯恩斯主义的新变形又回归财富结构修正上

经济模型也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修正,极致凯恩斯主义是诱发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政策原因,而之后人们总是要对模型进行修正,方向竟然出乎意料的回到了对财富结构的修正上。

即财富结构顶点的收益由政府部门的负债来承担,降低对中下层财富的分配,反过来还要置换中下层的杠杆。两个经济案例都指向了这种对于凯恩斯模型的改进方向:

1)日本90年代经济泡沫

分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危机之前,日本开启大幅度的降息,市场承担了超过其需求的货币,推高了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楼市很好理解,只要敢放贷,降低首付比例,房价就能在信贷杠杆下被撬动数倍增幅,只要房价一直涨,居民就敢不顾风险的加杠杆,经济热度极高,一个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地皮。

但债务总是要还的,居民加杆杆也是有极限的,相当于危机之前维持经济虚假繁荣的杠杆转移方向更多的是居民口,拖得越久居民口承担的债务和压力越大,暴雷的危害就越大,直至政策加息主动刺破泡沫加速市场的出清,房价股市腰斩,陷入长期的市场还债中。

总结起来危机前是杠杆向居民部门的转移,当时明斯基本人还活着,由于是小范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回头来看结果就是居民部门在加息下无法承担债务和利息而大规模违约,进而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崩盘。

危机之后,日本政府的做法是用政府部门的债务置换居民部门的压力,同样还是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救市框架,但不同的是债务和压力是转移向政府部门,维持基本的社会保障支出,凭借着全球的产业布局,虽然经济低增长持续了30年,但并没有再出现明斯基时刻的审判,主要原因居民杠杆在几十年内都维持的很好。

回到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凯恩斯主义厉害之处在于风险和债务的转移,明斯基时刻的判定条件更多的是中下层的偿债能力。

2. 美国08年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前夕,同样是凯恩斯主义的应用积累的债务流向居民部门,金融危机前夕美国居民杠杆高达95%以上,中下层的贷款违约黑天鹅诱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核心问题同样是明斯基时刻判定条件,杠杆转移的方向关联度极高。

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虽然开启了更大幅度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比上次改进在于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置换居民部门的债务,居民杠杆在十年间降低了接近20个点,这也是美国摸着日本过河的尝试。

这两个样本都是对经济模型的改进和应用,即在宏观上动用了凯恩斯主义救市,又精准的尽量不把杠杆转移到居民部门,经济越是困难就越是给居民口让利,甚至直接增加政府负债给居民发钱,美国借助科技、军事、金融地位,这种模式大概率比日本抗的更久,当然前提是没有疫情的黑天鹅。

总结起来:财富结构决定了经济循环的运行状况,财富结构的失衡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同的财富结构对应不同的社会经济矛盾表现形式。

而凯恩斯主义可以在不改善财富结构的情况下,把本该出现的经济危机延后,但并没有解决核心的财富结构畸变问题,反而是在债务扩张时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直至中下层的负债极限和明斯基时刻审判到来。

之后精英们不得不对现有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方向则是尽可能的通过政府负债来维持财富结构顶端的收益和置换居民部门的负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凯恩斯主义下的明斯基时刻审判大幅度延后。

当然不是所有经济体可以这么玩,美国坐拥军事、经济金融、科技霸权,这么玩的代价可以很大程度转移出去,而绝大多数经济体并不具备这种凯恩斯主义改进型的应用基础。想要解决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归到对财富结构的优化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