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俄罗斯依靠自己的资源养活全俄罗斯的人民。
对于这一点,俄罗斯人引以为傲。
他们认为:单靠这些资源足以让俄罗斯人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还要研究和制造那些别人可以生产的东西呢?
俄罗斯除了军工和航天技术依靠自己的能力制造,其它的任何东西几乎都靠进口,其自己本身生产和制造的,可引以为傲的产品几乎没有。
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已知公开的资料,生活装饰类的钻石、各种宝石、玉石、琥珀等等,储存量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世界上唯一存有的,但这些产品在市面上销售的价格并不高,俄罗斯人爱美,喜欢装扮自己,女人喜欢用一些硕大显眼的钻石、宝石做的首饰、胸花、头饰、戒指等美饰自己,这些东西价格都不高。
但有一样东西,在俄罗斯一直是高价格、高品质和保值的奢侈品,就是俄罗斯水晶鹅城的水晶产品。
这是一个以产品命名的城市,至今有266年的历史,产品从问世,就一直是高贵和稀世的存在,得过无数的荣誉,从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到前苏和俄罗斯的领导人都亲临过这里并珍爱这些产品。
其城市的名称大概相当于在中国提到景德镇,说到中国瓷就想到了景德镇,在俄罗斯也是只要提到水晶就会想到鹅城。
这个城市出产的水晶产品,选用原料独特,制作的水晶产品,价格昂贵,一只花瓶会销售到几十万卢布,嗯,在卢布没贬值的时候,就是几十万卢布,现在这些几十万卢布的花瓶,当初都价值几十万人民币一只。
几万卢布一只的果盘
34万卢布一只的花瓶
水晶玫瑰花和杯子
俄罗斯的瓷器也有历史,在圣彼得堡的黄村里,皇宫里有好几处高大的壁炉,贴着精美的瓷片,都是在中国的瓷都定制的,如果这些瓷片是盘子的话,那都是价值不菲的青花,不知道壁炉上这些瓷片,是不是跟那些盘子, 罐子一样值钱。
硕大的青花瓷壁炉
俄罗斯不太稀罕这些瓷器的盘子,罐子,他们以家里存有水晶的盘子、花瓶和酒具为荣,90年代的赴俄留学生回国,如果请教俄罗斯人,什么是俄罗斯的传统工艺产品,不落伍能保值、送人有面子,俄罗斯人都会推荐水晶玻璃器皿,很多留学生有这样的经历,省吃俭用小心翼翼地带了半旅行箱的水晶器皿和酒具,回去不知道派什么用场,摆在陈列柜里,也不能引起来访客人的赞叹,向别人介绍这些东西,别人听了也就莞尔一笑,觉得你被误导了。
俄罗斯人不会这样,他们陈列或摆放在家里的水晶器皿会很容易被客人注意,轻弹这些器皿会发出跟玻璃不一样的声音,沉闷像金属的声响,而不是清脆的声音。
水晶的硬度很高,甚至可以切割玻璃,而用玻璃去划水晶器皿,则几乎不会有任何痕迹,有些 水晶花瓶上面精美的图案,都是打磨和雕刻出来的,历经多少年不会有磨损和破碎。
数万卢布一只的糖果盘
西欧国家不像我们偏爱瓷器,俄罗斯的水晶器皿在西欧很有名气,在德、法和意大利很多销售,之前在俄罗斯没有被制裁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西欧人,慕名去小城去选购自己喜爱的水晶器皿,他们来一趟在工厂的专营店里,流连、鉴赏、选购,也有贸易商,一车车地拉走,回到他们的国家和城市里销售。
在我的印象里,俄罗斯几乎再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持久地享有广泛声誉,有极高鉴赏价值和使用功能的产品。
这些器皿需要有极高的生活品质和财富的人,才能拥有和使用,全套的餐具、酒具要几十万,家里各个位置不同的花瓶、果盘要几十万、几百万,那些精美细致的小工艺品,每只都要几百上千,在看到鹅城的这些水晶器皿之前,只知道水晶饰品施华洛世奇,那些小巧精细的玻璃玩意,看到鹅城这些水晶器皿,才对水晶有了真切的感受。
水晶彩蛋
国内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有了可以消费这类产品的群体,以往有一些经销商在这里零星购买,带回国内销售,效果并不好。俄罗斯的工业销售体系,之前是包销和分配,近几年也经过改革,稍稍跟市场接了边,对照中国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代理和经销体系,根本没法比。
我和水晶公司的负责人有几次信函交流,她们对于我提出的,在中国寻找一个总代理,全面负责中国的市场销售、广告宣传、独家代理和建立现代的授权专卖代理模式,很有兴趣,也乐于深入探讨和建立这种关系。
嗯,这个产品应该和那些世界上顶尖的奢侈品陈列在一起,也许在中国会被更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