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一个人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他一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则是这所学校的宝贵财富。如今,教师代表着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俨然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任务。

然而,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社会对教师给予了更多期待,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在深圳市南山区,为激发教师发展能动性,量身定制教师终身发展路径,实施行政导向的“先锋计划”和学术导向“引领者计划”,新岗、优秀、骨干、名优等全学段教师“梯级培养计划”,分层分类促进了教师整体发展,还成立涵盖学前至高中的176个区级名师、博士工作室,覆盖万名教师,打造教研教学共同体。

而作为一所现代化集团学校,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下称“南外(集团)”)包含文华学校、高新中学、科苑小学、滨海学校、大冲学校、滨海小学、高级中学七所直属分校和一所联盟学校桃源中学、一所委托管理学校科华学校、一所合作办学学校深汕学校,并举办南山区科技第一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共有18个办学单位。庞大的成员校体量让南外(集团)深知要加强名师引领的力度、广度和效度,同时集团化办学体制也为充分发挥集团优秀教师资源的系统聚集效能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南外(集团)便发起成立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联盟,来自深圳市55所学校的63位顶级名师,成为联盟首批成员,联盟全体成员受聘为南外(集团)高级中学“校外专家导师”,这也是南外(集团)在探索名师引领上迈出的第一步。尔后,南外(集团)于每月开展集团“四有”好老师的评选活动、在省市区名师工作室基础上创新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等,逐渐走出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发展的“南外路径”。

创新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

推进教师发展“共研+共享+共进”模式

“倡导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等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使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9月18日,集团美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戎露在高新中学举行的研讨会上,向前来指导的嘉宾介绍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方向与举措。从她的工作室正式揭牌开始,戎露便在心中有了自己的蓝图。

近年来,广东省首个教育强区——南山区始终把教育人才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名师的打造更是不遗余力,形成了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发展模式。为更好地统筹整合集团教育教学资源,探索集团卓越教师合作培养的新机制,今年6月,南外(集团)在已有的25个省市、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成立16个集团名师工作室,集团期待着孵化出更多如杨东升名师工作室一样荣获南山区首批“十佳名师工作室”的优秀名师工作室,以充分发挥集团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让学校名师更好地服务集团各校。

南山区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南外(集团)课程教学中心主任何庄介绍,此次设立集团“名师工作室”,是在2013年推出“领军计划”、2016年实施“兼职研究员”项目基础之上的集团教师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不仅能够为集团名师培育提供丰沃的土壤,也将成为集团教师培养的又一高效、高能、高附加值孵化器。

去年11月,南外(集团)启动了集团名师工作室的遴选活动,经过申报推荐、资料评审、专家打分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评选出16个集团名师工作室。南外(集团)根据学科领域和管理领域的特点设立不同类别的名师工作室,其中教学名师工作室设立13个,德育名师工作室设立3个。这16个集团名师工作室不仅覆盖集团每一所学校,同时也覆盖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学段,实现集团名师工作室在集团全链条、全学科、全领域铺开。作为集教学、科研、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这16个集团名师工作室将在3年内承担“培育骨干教师、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推广教育教学成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六大工作任务。为保障各名师工作室最大程度发挥潜力,南外(集团)也将提供空间、资源、经费等各方面的保障措施。

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南外(集团)总校长夏育华认为:“教师的培养先于学生的培养”,“集团要为推动名师成长想法子、定调子、搭台子、出票子。”他表示,集团名师工作室旨在深入践行集团“办学术型卓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精致育人”的办学思想,创新集团化办学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充分发挥集团高水平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打造一批专家型的名师团队。

独行速,众行远。可以说,在优化、联动、挖掘集团名师资源上,南外(集团)再一次走在了前列,做出了新的探索。

聚焦课堂教学核心领域

构建教师发展“前端+中端+终端”模式

“以‘褚橙’开题,用研学的设计巧妙贯穿,循循善诱,并以思辨的方式剖析哀牢山的地理特点,让学生在思考和质疑中不断探寻自然条件和科技发展对农业的影响。”去年底,在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上,来自科华学校的教师艾迪斯,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紧扣学科素养,一举拿下初中地理学科第一名,展现了深厚的教师综合素养。艾迪斯取得的成功很好地反映了南外(集团)聚焦课堂教学核心领域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思路。

南外(集团)为深度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先后举行微课大赛和教学设计大赛。2018年,集团举行微课大赛,集团150名教师进入决赛,24人获特等奖,37人获一等奖;2019年,集团举行教学设计大赛,集团近一半的教师参加了比赛,最终179人进入决赛,36人获一等奖。

南外(集团)聚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课堂教学演绎能力,推行“五课”模式——新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教师风采课、专题研究课、金钥匙赛课。其中,金钥匙赛课更是成为南外(集团)自1995年创校以来一直坚持的集团课堂教学大赛,初赛各分校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全员参与,决赛各分校相关学科派1名选手参加,整个决赛阶段的比赛采取全球直播的方式进行展示。

南外(集团)为探索教师评价改革,倡导正确的教师评价导向,从2018年9月开始建立“四有”好老师评价制度。集团每个月评选20名“四有”好老师,夏育华总校长亲自为“四有”好老师撰写300余副楹联寄语,让老师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楹联寄语结合每位教师姓名引用《道德经》《红楼梦》《毛泽东诗词》等文中的经典语句,既体现老师个性特点,又饱含校长对老师的人文褒奖。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书法家创作,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奖励获评老师。

助力青年教师拔节生长

试行教师发展“定位+定向+定制”模式

2019年10月,一则拟招聘名单让南外(集团)成为全国的网红学校,这主要源于在南外(集团)高级中学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拟招聘名单上。该校拟招聘引进的20名教师中,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19人毕业于我国最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3人是清北本硕连读毕业生。这则拟招聘名单瞬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清北学生进入基础教育是否大材小用”的网上大讨论。这起教育事件引起了南山教育局、南外(集团)的注意,如何将这些来自于名校的优秀毕业生培养成未来的名师,成为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0年9月,南外(集团)在科华学校、大冲学校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新教师培训会,214名新岗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侧重于教育教学实践操作层面,同时让新入职教师全面了解集团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快速融入集团大家庭。

身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集团副校长、南外(集团)高级中学校长冯大学说,用优秀的人培养优秀的人,集团正以名师领衔搭建更丰富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奋起直上,拔节生长。在高顶尖人才教师培养上,南外(集团)高级中学除了通过传统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方式培养新教师外,还依托名师工作室建立起新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新计划培养目标是“一月适应,半年合格,一年成熟,两年发展,三年骨干”。通过以名师带头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组、德育能力提升工作组、管理能力提升工作组等不同工作组来推进相关工作完成。

“对于这些优秀青年教师,我们提出先‘仿造’再‘创造’。”南外(集团)高级中学的刘静是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她看来,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学习其他名师的经验。刘静介绍,她的名师工作室目前有集团青年教师5人,工作室中营造的常态化氛围就是苦练内功,先站稳讲台,再往更高的阶段迈进。

10月22日下午,南山区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决赛顺利举行。经过初赛第一轮的笔试和第二轮的赛课演讲综合选拔,南外(集团)高级中学何璇、祝继昌两位青年老师凭借优异表现荣获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将代表南山区参加深圳市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决赛,而祝继昌正是今年刚入职高中的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

名师发展百花齐放

打造教师发展“全链条+全学科+全领域”模式

教师的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进步的灵魂所在。在不断地深化推进中,南外(集团)以名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特色发展,名师发展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10月19日,科苑小学“苑之星”劳动技能大赛拉开帷幕,孩子们在“缝缝补补我在行”“垃圾分类我能行”两项比赛中不亦乐乎。此次大赛的进行便是依托科苑小学的集团小学德育吴莉名师工作室在劳动教育上的探索。在吴莉看来,想要抓好学生习惯养成,一定要在习惯养成的日常落实方面下功夫。为此,她的工作室在小学劳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陆续完成了1-6年级劳动课程的内容,在一个个劳动教育中落实践行最好的德育。

“做有生命力的引领者,实现师生的幸福成长。”大冲学校的集团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海萍深知思政课对于当下青少年终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她强调“走心的教师最优秀”,尤其是思政老师,更要用情用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朱海萍看来,教育的意义在于过程,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

文华学校的初中物理名师何传杰则在其所主持的集团名师工作室中倡导学科教学“少教多学”理念。在他的探究中,学科教学以“非课题化研究性教学”为基本实施形式,并适量穿插“课题化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形式,这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在滨海小学的集团小学英语盘舒书名师工作室的公众号里,设置了“精心教研”与“匠心育人”两大栏目,盘舒书指出将在小学英语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将“精致”落实到教研和育人的层面,工作室不仅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还关注教师个性的发展。目前,工作室申报的2020南山区教育科技项目课题《基于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个性化培养行动研究》已获立项,重点探索可行有效的教师个性化培养模式。

让音乐显性化,从“看不见”到“看得见”,借助动作,帮助学生感受、理解,这是文华学校音乐名师叶莉的课堂特点。叶莉是深圳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叶莉根据目前中小学音乐课堂现状,确定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研究》作为主要课题研究方向,从常见的音乐要素入手,设计多套体态律动方案,将其理论“本土化”后运用到课堂实际之中。

对于滨海学校的南山区胡余斌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来说,阅读为载体、课题为抓手,是胡余斌带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大要素。胡余斌为工作室成员列出包括经典教育专著等15部著作的书单,定期组织青年教师阅读交流。工作室成员全员参与其主持的省级课题《物理学史支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共同创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宽度、科学性和人文性兼备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事实上,不仅上述名师工作室,南外(集团)在美术、体育、心理、诗词楹联等多个学科和领域中也同样形成了南外名师特色。从日常德育到课堂教学,集团名师在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发光发热,也助推了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推动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教师的成长共同体,南外(集团)名师的叠加效应更加凸显。

持续输出名师经验

探索教师发展“跨校+跨片+跨区域”模式

10月14日上午,集团江焕华名师工作室于桃源中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现场,江焕华名师工作室成员滨海小学潘昭鸣、李夏媛两位老师进行了模拟上课展示,桃源中学罗丽珊、桃源片区兄弟学校的资深老教师共同为两位老师点评,为年轻老师提出建议。

2016年秋,在南山区委、区政府以及区教育局教育均衡、振兴北部战略的指引下,桃源中学与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联盟办学,此后,桃源中学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南外集团的宝贵经验与优势资源,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联盟办学措施,其中集团名师资源成为桃源中学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联盟后,桃源中学教师不仅需要参加集团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和“备教辅改考”等活动,与集团同步成立兼职教研员团队,与集团兼职教研员一同开展研究和参加培训;如今,桃源中学江焕华老师也成长为集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今年7月,随着各地高考陆续放榜,一批批优秀“学霸”进入人们的视野,进入广东省理科前50名的焦子高便是其中之一,而他便是毕业于桃源中学。作为桃源中学加入南外(集团)大家庭后的首届毕业生,焦子高的荣耀也映衬出南外(集团)在输出帮扶中的高水平高品质。据介绍,自联盟办学以后,桃源学校学位迅速受到热捧,初一报读人数从2016年的150余人增加到2018年的460余人。

事实上,不仅在区域内,南外(集团)也积极跨区域输出名师团队和名师经验。近年来,南外(集团)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题,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广泛动员力量参与送教帮扶。集团牵手广西百色德保、田阳,广东河源连平、贵东等地的跨区域教育联盟学校,实施骨干教师、班主任送主题讲座和示范课至联盟学校、定期进行足球比赛、交流等,进一步创新教育精准扶贫的新形式。2019年底,确定选派优秀教师宋应岗、张洋到新疆喀什支教;2020年初,大冲学校选派穆轻舟、高级中学选派陈璇、科华学校选派潘国良、滨海学校选派黄颖佳赴广西支教,一批优秀名师跨越山海、跨越东西部让南外经验惠及更多师生

2018年10月,南山区人民政府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签署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南外(集团)深汕学校。今年9月,南外(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正式开门纳新,成为南外(集团)在拓展教育的优质均衡上又一里程碑。

作为合作办学帮扶对象,南外(集团)心系“飞地”办学的集团成员校。10月,深汕西中心学校举办首届“精准教研周”活动。在“精准教研周”活动的第二天,来自科华学校的集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庆为老师们作了关于教学方式的讲座。张庆激情洋溢、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和针对自己示范课所做的设计思考使老师们深受启发。集团文华学校陈侬、大冲学校朱海萍、滨海小学王瑜和集团章昱等名师也参加了该活动,不但听评课、作讲座,甚至亲自上课进行示范。

南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表示,深汕西中心学校的诞生肩负着深汕合作区加速与深圳教育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光荣使命,体现了深汕合作区对南山教育品牌的信任。未来南山区将发扬南山教育和南山外国语学校的品牌价值,让深汕西中心学校越办越好,更好地满足深汕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撰文】徐峰 何庄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