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为什么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企业为什么要在科创板上市)

联想集团赶在国庆节前,发布声明回归A股,并且目标定在科创板。10月4日,联想集团公告说,已经向科创板所在的上海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并收到了上交所受理申请的函件。

公告显示,联想集团这次以红筹股的身份,回A股上市,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并在科创板上市,拟募集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发行不超过13.4份。每份的发行价格在8元人民币左右。

联想集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比深圳和上海交易所的成立还要早,并在1994年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至今,联想集团全球拥有数万名员工,年收入4000多亿元人民币,电脑制造业市场份额位于世界前列。这样的一家红筹公司,回A股上市,当然是好事情。

市场普遍预期,联想集团回国内上市,以目前的体量和企业的规模与属性,或许将在上海交易所的主板上市。

联想集团选择的挂牌目标地却是科创板。可以吗?也许可以,也许不可以。现在审核结果没有出来,谁也无法定论。

但笔者认为,联想集团作为一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并不完全符合科创板的规则与定位,如果执意要在科创板上市,并得到监管层的许可,对联想集团而言,当然能得到较大的品牌效应,或者更高的估值,但对科创板而言,却是糊弄了规则,模糊了边界,影响了科创板 的整体形象,得不偿失。

联想集团符合科创板要求的相关标准如下:

联想集团采用的是科创板属性评价标准的第一套标准,即研发+收入的指标体系。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联想集团每项都超标准符合,力压现在科创板所有的上市公司。

比如,第一项里,要求研发投入大于主营收入的5%或者研发投入三年金额超过6000万元,联想集团研发投入占比不到3%,但三年累计投入金额却达到了300多亿元,远远大于6000万元。

第三项要求发明专利多于5项,但联想集团全部授权专利多达2万多项,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专利也有2100项,你说符合不符合?

第四项营业收入的标准,要求主营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联想集团虽然达不到,但联想集团最近会计年度收入达41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3亿元的要求。

联想集团年收入4000亿元以上,不仅超过目前科创板任何一家公司,甚至科创板300多家上市公司的收入全部加起来,也只能与联想集团不相上下。

按说联想集团这样的体量,在科创板上市,应该是科创板的荣幸才是。但笔者认为,事实可能恰恰相反,这是对科创板定位和规则的轻慢,监管层不可不查。

科创板最大的标签就是“科创”属性,联想集团显然是属性不符。

当初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目的,就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而联想集团的主要收入由智能设备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组成,其中智能设备业务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占收入比例分别为 88.20%、89.16%及 89.58%。而智能设备业务,具体而言就是电脑组装和手机业务。

联想集团在招股书中坦言,电脑自上个世纪60年代商业化以来,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和庞大的市场规模。

对照上述设立科创板的目的,联想集团显然既不“前沿”,也不是“主战场”,更不是“重大需求”,也谈不上“国家战略”、“核心技术”等。

联想美国市场电脑份额

有投资者会问,联想集团在过去三年研发投入了102亿元、115亿元和120亿元,这样的水平难道不应该上科创板吗?联想集团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如果联想集团在科创板上市,将成为现有科创板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之一。

说这话的其实就是自己打脸。联想集团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收入4100亿元,研发投入仅仅120亿元,举个例子,华为2015年的时候销售收入接近4000亿元,当年研发费用600亿元,2016年华为收入5200亿元,研发投入750亿元。即便是小米集团,历年研发投入占比,也高于联想集团。

再举个例子,主板建筑施工类的上市公司中国交建,2020年主营收入6275亿元,研发投入达到了200.9亿元,占比3%以上,不管是绝对金额还是占比,都高于联想集团,中国交建专业技术人员高达30481人,占员工总数22%。

中国交建可以上科创板吗?显然不可以。因为不符合科创板的属性和定位。

联想集团对标科创板的标准,实质上也是文字游戏而已。四川长虹都那样了,三年研发投入也达到了47亿元,远高于第一项的6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944亿元,也远超第四项的标准3亿元。四川长虹能转到科创板吗?

那么联想集团要上科创板的底气何在?联想集团到底有没有科技内核?请看下文分解。

联想集团主业为电脑的生产和销售

招股说明书透露,联想集团最近财年4100亿元的收入中,智能设备业务,也就是电脑组装业务和手机业务,占比接近90%,另一块数据中心业务,也就是服务器业务占比10%多点。

联想集团产品分类

电脑生产和制造业务,也就是电脑组装业务,类同于来料加工业务,其生产流程就是从外面采购原材料,自己组装、贴牌和销售。材料配比不同,生产出来的电脑型号也不同。

所以,电脑生产的业务,其关键在于原材料。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上游原材料的发展与进步,也带动了电脑产业的飞速发展。

最近的一个会计年度,联想集团组装电脑的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就达到了2100亿元。其中处理器和芯片,就达到了900亿元。其它的内存、存储器、显示器、软件等,全部从外部采购。

联想集团主要原材料

想当年全国各地电脑市场个体组装电脑的,多如牛毛,但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电脑价格的平民化,个体退出市场,团队作战的品牌厂商一统江湖。联想逐渐成为中国和世界市场上,电脑组装的最大品牌之一。

那么,组装电脑就没有技术含量了吗?答案是有的。联想招股书里也说,公司在主要产品及核心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技成果。

按照招股书的描述,联想集团专注于技术的架构能力和技术的深入研究,持续优化并推动设备的智能化。

具体技术领域而言,在产品系统设计方面,联想将系统小型化、能效设计、散热设计等方向作为研究重点,并完成了专业化、体系化的技术储备和积累;

在人机交互设计方面,联想围绕产品的输入输出方式进行智能化创新,在触控板、键盘、摄像头、指纹识别等输入技术和音视频输出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业界领先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应用;

在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联想积极在产品中使用包括碳纤维、 复合金属、皮革、可持续性材料等在内的多种新材料,在产品外观、成本、轻薄化和环保等方面,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方向。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联想在电脑组装方面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外观、重量、键盘、散热、触控等方面,应该可以理解为非关键性技术。

而关键性技术,诸如芯片、处理器、内存等,均掌握在供应商手里,供应商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决定着电脑的质量。

联想集团前5大供应商

而观察联想集团供应商的情况,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向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达到了616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接近19%,如此大的数额,应该是芯片和处理器方面的采购。

所以,芯片和处理器等关键技术如果没有发展,联想集团即便在能效设计、散热设计等方面做的再好,机箱做的再好看,又有何用?

最后,笔者认为,联想集团这家悠久而传统的老牌企业,回归A股,如果在主板挂牌,无可无不可。但如果非要往科创板上挤,那就只能看科创板一众发审委员们眼光和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