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外国品牌生产汽车需要多少钱()

新国标执行以来,电摩生产资质成为电动两轮车制造企业的生存门槛。


一年多以来,行业众多整车品牌都表示自己拥有合法生产资质,但事实证明自主生产资质与挂靠资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目前已经有区域市场的市监局在针对产品的资质情况进行市场检查,有经销商因为该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万多元,损失惨重。



挂靠资质和异地生产可能会导致合格证、说明书、3C证书和车辆一致性证书不吻合,那么产品就属于不合法生产,属于无证产品,遭到市监局检查时就会出现问题。



什么是挂靠,挂靠到底违法还是不违法?


据调查,电动车行业的“挂靠”是通过商标转让的方式,将不具备电摩资质的企业商标过户给具备电摩资质的企业,成为其子品牌,并由资质企业出面申请自己品牌的工信部目录公告,这样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企业已经拥有了工信部产品目录。而且品牌就在具备资质的工厂生产。这种所谓的“挂靠”没有问题。

根据现行机动车生产管理相关政策,不具备电摩生产资质的电动车企业就不能生产电动摩托车。

已经有企业相关人员表示,等到新国标正式实施之后,将实名举报“挂靠”品牌,异地生产或将被一刀切。

就算不实名举报,匿名举报加上工信部相关部门严查,一些挂靠品牌异地生产,也很难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