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沙轮齿轮头多少钱一个(手砂轮机多少钱一个)

来源:江阴日报-江阴网

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力前行,江阴每一步坚实的足迹都镌刻着科技创新的印记。坚持产业强市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共抓,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两个体系”共建,产业发展和科技人才“两类政策”共推,江阴成功入围全国首批、无锡首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入选“科创江苏”首个试点市(县)……亮眼的成绩单证明,只有牢牢执稳科技创新之舵、荡起数字经济之桨,才能真正笑看风浪、劈波斩浪、乘风破浪。

从今天起,平台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在科创江阴动能澎湃中的“硬核担当”。今天推出第一篇《2.5厘米的“小刀”,为什么能卖到2万8?》。

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进入新发展阶段,企业要想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敢于向“卡脖子”问题“亮剑”,而打造出“专精特新”的拳头产品是关键。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把发展“专精特新”作为企业转型提升的主攻方向,突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持续巩固行业领军地位。

发展场景

近日,在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着一把把形状各异的刀具。该公司总经理朱源指着一款仅2.5厘米长的刀具,骄傲地说:“这一把刀具要卖2.8万元,依然备受市场热捧。这是高技术产品给我们带来的‘甜头’。”在塞特精密,小小的刀具令人大开眼界。“别小看这款刀具,20多人的团队历经10多年才研发成功。”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不少企业只能依赖进口刀具来生产汽车转向系统。”朱源表示,现在塞特精密推出的相关产品不仅取代进口,甚至还出口到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去年,塞特精密完成销售额2.3亿元。“目前,产品市场状况良好,今年公司订单仍然是稳中有增,预计销售额可增长30%。”

创新举措

在控制汽车行进方向的转向系统中,有一个带动轮胎转向的齿轮,直径约20毫米,这个齿轮需要用超高精度的小模数齿轮刀具来切削。在高端精密传动领域专门工具中,小模数齿轮刀具要同时符合“硬、快、准”三大条件,过去只能依赖进口。

面对被国外企业技术垄断、每把动辄要价10多万元的进口刀具,塞特精密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紧盯“硬、快、准”三大难题,他们“一根筋”式地付诸努力。朱源说,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反复尝试,终于“烧结”出比原材料还要硬实的金刚石砂轮,从而实现了材料上的迭代,解决了刀具需具备的“硬”要求。有了好材料,“快”的问题依然棘手。“刃口过钝自然不好使,但过于锋利又容易崩。”为此,从2010年开始,该公司自主设计研发了刀具钝化设备及工艺,经历数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平衡点——让刃口在锋利中带有一点儿钝。为了实现更“准”的目标,塞特精密研发、检测“两手抓”,通过大数据建模,倒逼出齿轮传动效果和使用寿命“双提升”。在此过程中,该公司获授有效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小刀具,大市场;走得专,路才宽!”塞特精密董事长沈云彪说,通过技术与工艺的提档升级,他们的主打产品已占领了国内70%的细分市场。尝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甜头”,塞特精密还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投入,着力引进和培养科技型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是塞特精密发展的动力源。我们不仅要着手对现有产品进行深入拓展和开发,还要结合科技创新来拓展和衔接上下游。”沈云彪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点评:引导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专精特新”强调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塞特精密“十年磨一剑”,自成立以来便树立了生产国产齿轮刀具替代进口的决心。正是凭着这种专注的研发精神,其不仅生产出诸多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而且有力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们需要培育出更多像塞特精密一样补强制造业短板弱项、在细分领域打造真正技术优势、在产业链甚至全球供应链中站稳脚跟的优质中小企业,从而为“科创江阴”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文来自【江阴日报-江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