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2代CPU由于采用了大小核异构结构,在性能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比11代同系列CPU提升50%左右,而且能耗方面也控制得非常好。虽然同为英特尔12代CPU,但可能有不同的待遇:有部分12代桌面CPU可能没有能效核心。
英特尔12代桌面CPU的i7,i9即使不带K也具有能效核心(即E核心)。如图中的Intel Core i9 12900,在Cores处显示的是8+8,24线程。
图片来源于:DDAA117
但到了英特尔12桌面代i5,i3情况就不一样了。如图中Intel Core i5 12400,在Cores处显示的是6核心12线程。而非跟上图一样X+X的格式,说明全部都是性能核心,没有能效核心。I3也有类似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DDAA117
为了方便区别开来,整理了如下图表格。这张图并没有包括全部的英特尔12代CPU,因为实在太多了,但也足以看出:在i7及以上的桌面12代CPU即使没带K,也是大小核异构结构。在i5及以下12代桌面CPU不带K,可能就没有能效核心。如i5-12600,i5-12400F,i5-12400T都是只有性能核心。
英特尔为什么要做得这么复杂,同一代CPU做两种规格呢?因为大小核异构CPU对硬件和软件都要求较高,需要Z690主板芯片和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11。英特尔不想因为异构CPU强制升级软硬件,而失去这部分市场。才在中低端桌面CPU推出没有小核的CPU。这类CPU应该能上B660和H610主板,而不是一定要Z690主板。操作系统也不是非Windows 11不可,有更多选择。
基于英特尔12代CPU有不同架构区别,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了解清楚,特别是在选择没有带K的i5及以下桌面CPU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