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速公路有多少车(春节高速公路车多吗)

我是锡安。

一年将尽夜,万里皆归人。

还有3天就是除夕,

一场人类最大规模迁徙也正在中国上演——

春运。

交通部门预测,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或达11.8亿人次,客流较疫情前仍明显减少,但比去年,增幅超三成。

一边是浓浓乡愁,一边是疫情挑战。

01祖孙隔桥

1981年3月,“春运”一词首次现身《人民日报》:

“铁路春运效率高秩序好 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

此后40年,“春运”与回家划上了等号。

然而,今年的春运,格外不同。

今年腊月二十一,

哈尔滨的赵教授早早赶到火车站,

准备迎接从北京回家过年的俩孙女。

此前,老人将家里布置得温馨干净。

还特意在孙女的房间里,准备了玩偶。

老赵甚至还在家里安了个秋千,

就等孩子们回来高高兴兴地团圆。

一切美好,不知在老赵心里憧憬了多少遍。

但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人到暮年,又体会一把咫尺天涯。

火车进站,孩子姥姥带着俩孩子下车后,一家人还未相拥,便被工作人员劝返了!

疫情下,他们面临两种选择:

一、立即返回北京,

二、被大巴车接走,集中隔离14天,费用自理。

大孙女儿只有12天假期,

显然,集中隔离14天不太现实。

无奈,她们只能选择不出站,原路返京。

饿着肚子的孙女,望着远处的爷爷,

爷爷只好含泪将随身备好的零食从楼上抛下,

边扔边说,

早知道,爷爷就多带点儿了!

但此刻,他只能再次望向孩子们离去的背影……

一念起,天涯咫尺,

一念灭,咫尺天涯。

2022年的春运,多少相思不可说?

但愿今日的分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团聚。

02一个女人的史诗

过年了,多数人欢欢喜喜,

但对于有些人,年是难迈的槛。

安徽六安的徐姐,丈夫倒在了年前。

考虑到儿子还没放假,

她将噩耗独自憋在心里,整整75天。

直到腊月二十三,终于向儿子诉说了一切。

“孩子,你的爸爸已经病逝了!”

不满9岁的儿子得知爸爸去世,

大哭着,“抽我的骨髓!我要救爸爸……”

徐姐说,选择在假期告诉孩子,是能多抽时间陪孩子,帮他平稳度过情绪过渡期……

但其实,聪明的孩子大概早就猜到了:

“我发现家里爸爸的衣物没有了,我们的全家福没有了,爷爷奶奶妈妈不再提起爸爸了,爸爸的眼镜和手机还在家里……”


而懂事的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下,

对生命的意义,有了理解。

孩子用稚嫩的笔体在作文中写道:

“如果我把爸爸一直记在心里,他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他在天堂看着我长大!”

丈夫的离世,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作为语文老师的徐女士,还要照顾70多岁的公婆、自己患癌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徐女士坦言:

“我也曾崩溃到想自杀过,但看到这个家,觉得我现在还不能倒下,这个家需要我。孩子没有父爱,不能再没有母爱。公公婆婆没有了儿子,不能再没有儿媳。我还有外债和房贷要还,我根本没有资格倒下。”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 而是走出了时间。

03凌晨2点的家门

十天前,在外务工的老徐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带着老婆孩子从东莞出发,回湖北老家过年。

原本,走高速公路回家,午夜12点完全可以抵达,

但路上遭遇堵车,整整晚了两个多小时。

到家时,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

寒夜微霜,

然而,当车缓缓驶近,

老父母仍早早就守在了门口,

旁边,是灯火通明最熟悉的家……

向来都是七八点钟上床的父母,

就这样一直向外张望,盼着孩子回家。

打开车门,一双儿女飞快地扑向爷爷奶奶,

这便是千里回家,归心似箭。

凌晨2点,推开家门,

依旧是满屋飘香的一桌子饭菜,

热腾腾的,是妈妈算好的时间,

每一口菜,都是家的味道。

琉璃盛世,锦绣三春。

有家、有你,就是团圆。

04回家,不畏路途远


春运的难,从未改变。

民国1929年,年关将近,

作家冰心正收拾家当,从北京启程回上海。

一大早,冰心就给旅行社打电话,想买天津去上海的船票。

电话那头告知:

“回上海过年的人太多,舱位都已售罄,最快也要一周后才能有票,而且还是最差的四等舱。”

冰心直截了当的回答:

“无论如何我走定了,即使是猪圈狗窝,只要能把我送回家就行!”

陈丹青漂泊纽约时,曾有一次被人深夜尾随。

惊慌之余问对方,竟是上海人,

原来是对方二十年没听过上海话。

偶然街上听到乡音,为多听几句,不忍离去。

八十年代初,余光中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最熟悉的那一只。”

不离家不懂思乡情,不食肉不懂糟糠甜。

“回家”,在中国人的心里,重如千钧。

05永远的绿皮火车

最早的春运交通工具,是绿皮火车。

那时候,人多车少,一票难求。

1995年,广州车站外,

购票者“贴身”排起长队。

如今回首当年春运场景,蔚为壮观。

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深圳春运铁路预售票服务区人山人海。

北京西站售票广场,聚满了排队购票者。

即便买到票,上车也全靠挤,

挤不上?那就只能爬窗户了。

春运的车厢,只有挤过的人才会知道,

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甚至连上卫生间都寸步难行。

在没有疫情的那个年代,人们同样克制着吃喝的欲望,上紧下憋,争取少跑厕所,用回家带来的兴奋抵御途中所有的艰难……

后来,绿皮火车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舒适度更高的空调列车,

还有更快、更舒适的高铁、飞机。

如今黄牛日少,小偷几乎绝迹。

不再拥堵,也不会超员。

回家的人们,可以安静坐在舒适的座椅上,

吃着零食,看着手机,望向窗外。

时代在变,科技迭代,

唯有情怀,始终如一。

06车票:行走的家书

1954年,春运第一年的火车票是用马粪纸做的,

1978年,春运车票变成了一张硬纸板,25×57毫米。

此样式车票从上世纪40年代一直用至90年代,

“历史”最长,堪称“爷爷辈儿”。

票面上“一道杠”代表普快, “两道杠”代表特快。

还有那个年代特有的“代用票”。

1997年,“软纸票”开始代替“纸板票”上岗,

淡粉色纸质车票上印有一维码。

2007年7月起,

磁介质火车票加入了“车票大家庭”。

正面浅蓝色,背面黑色,

磁介质记录信息,可在自助检票机上使用。

2011年6月起,

“刷身份证进站”的无票时代全面来临,

如今,只要持身份证就能自助刷证直接进站。

钟表,能回到起点,却已非昨日。

科技改变生活,也让春运的脚步更轻快。

07人类最大规模迁徙

1954-2014年,60年,

中国春运规模一路从0.23亿人次暴增至36亿,

此后5年,春运规模稳定在30亿人次上下,

如果不是因新冠疫情打乱了生活和出行计划,

这三年的春运,仍然会盛况空前。

半个世纪变化,一些身影仍镌刻在记忆深处。

她,被人们称为“春运母亲”。

2010年1月30日,春运首日,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手里的背包几乎拖地,但怀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

这一幕,恰好被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捕捉到了,于是就有了这张“春运母亲”的照片。

2011年,这张照片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

无疑,她触动到了国人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

“当妈之后就看不得这类图,看了就忍不住眼泪。”

……

后来我们知道,“春运母亲”叫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怀中抱的是她的二女儿。

而不幸的是,回家不到半年,孩子病亡。

此后,她再也没有外出打工。

2011年,不幸再次降临,

她的第三个孩子在出生后10天也不幸夭折。

无法相像,春运母亲的那两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E END—

如今,12年已过,她和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10万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

春运母亲,成功实现脱贫。

2013年后,她又生育了三个孩子,

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

如今,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

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

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

又是一年春运时,她说,

过年难,过日子更难!但挺过去,就是天亮!

锡安说

时光流转,春运百年。

那些刻骨铭心的等待,

是我们人生最初的苍老。

我们终须明白,

并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有意义。

而等到我们知道这一点的时候,

就证明,我们长大了。

你要主动给等待一个意义,

甚至,等待本身,就是意义。

后台有人问:什么才是“年味”?

我这样回答:

年味,不是整座城市的一片红,

不是唠嗑春晚打麻将,

而是一个游子等待回家过年的心情。

一念既定,万山无阻。

健康赛过人民币,快乐胜过当皇帝。

莫问世间谁服气,无病无灾排第一!

—THE END—

来源:北国向锡安

作者:向锡安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