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摩根债券是什么(1934年美国债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德国的许多城市也在战争中化为废墟,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濒临破产的边缘。德国人还没来得及为战争的结束喘口气就发现自己又背负上了沉重的包袱。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在此期间协约国同德国于1919年6月28日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向丹麦、波兰以及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大片领土,同时放弃一切海外殖民地,德国还必须战胜国支付赔款。

德国因为一战损失了10%的人口和将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根据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国协商的结果:德国需要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并支付利息。德国位于莱茵河西岸的领土要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公里以内不许德军设防。德国陆军被限制在100000人的规模内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德国海军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至于空军直接不被允许拥有。一战后的德国就处于这种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之下。

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政府根本无力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万般无奈之下政府只得通过向德国国家银行出售债券来弥补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这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1922年德国政府多次请求延期支付赔款,然而法国方面不仅对此予以拒绝,更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区。魏玛政府号召鲁尔居民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抵制法国的占领政策:魏玛政府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停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马克的价值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后政府基本放弃了对马克进行干预的任何想法。

当时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为国家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国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损失最严重的国家:德国本来就需要支付高额的战争赔款,从1922年的鲁尔危机事件后德国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胀,到1929年德国还没得及从本国的通胀中缓过劲来就又遇上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因此形成了雪上加霜的局面。到了1931年德国的失业率已达到25%,全国一共出现了600多万失业人口。

马克在这一过程中贬值得和厕纸差不多了,所以当时德国儿童甚至用马克叠积木玩,还有的家庭直接用马克生火做饭。这是不折不扣的烧钱行为,却不是因为钱多到烧包,而是因为钱贬值到还不如用来生火。在经济萧条中病死、饿死的德国百姓都达到了数十万人,更有数不胜数的人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在这样混乱的时局中议会中绝大多数党派都一筹莫展,然而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却趁机强势崛起。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只记载着纳粹党如何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动乱成功上位以及上位后如何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然而这里存在一个问题。

纳粹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动乱得以上台,可纳粹上台后自己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如果纳粹不能有效解决当时德国人所面临的现实生计问题,那么他们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吗?况且纳粹后来还发动了侵略整个欧洲的战争,那么德国又是从哪儿来的钱用于扩充军备、发动战争呢?希特勒上台后曾许诺说:“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德国的失业人口就从六百万锐减到两百万。193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但1934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已高达1264亿帝国马克,整整快番了一背,之后德国经济几乎每年都以100%的速度高速增长。

事实上希特勒自己对发展经济只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希特勒当时意识到德国经济要实现复兴就必须走加强国家干预的凯恩斯路线。在希特勒之前德国也是信奉自由主义经济的,所以政府并不过多介入到国民经济中,国家经济的各领域都是由私人公司控制的。希特勒从上台之日起就在谋划着战争,所以他的经济政策一定是优先为战争服务的。希特勒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化经济调节机关:1933-1936年秋帝国经济部是最高中央调节机关。这个机构下设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各工业部门、农业、对外贸易、物价等等各方面工作。

1934年的“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在原有企业主联合会及各垄断组织基础上新设立了按部门和按地区的两类经济调节机构,交由垄断寡头及其亲信直接掌握。部门调节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四级经济集团:最上级为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动力和手工业等6个最高集团;下属44个经济集团;它们下面又分350个部门集团;最下一级则为640个专业集团。地区调节机构采取了省经济厅(下属市、区分支机构)的形式。这两类调节机关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它们统一归帝国经济部下设的全德经济院管辖,同时两者的地方基层组织也是同一的东西。

1933年7月在帝国经济部下面设立了“德国经济总委员会”。 至此希特勒政府的经济调节机构已形成为一个自中央到地方的庞大体系。1936年秋“四年计划全权督办”戈林又设立了一个调节机构“四年计划全权机关”。 有计划的经济使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美:1932-1938年生铁产量由390万吨上升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上升到2320万吨。1933年-1939年德国军火生产增长11.5倍。希特勒政府时期德国国家所掌握的股份资本绝对和相对额都在增长:1932-1939年“国有的”股份资本额由29亿马克提高到36亿马克,在全国股份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由13.2%上升到17%。

1939年德国国家垄断资本共计248亿马克,占全国总资本的五分之一。 在扩大国有化的同时希特勒政府还执行了国有财产重新私有化的政策: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当时的德国政府为挽救一系列垄断资本集团曾以优惠价格收购了柏林各大银行的大部分股票和一系列大工业公司的部分股票。随着这些企业扭亏为盈之后希特勒政府就把国家持有的巨额股票廉价卖给有关的私人垄断资本集团。在德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垄断企业同政府的结合也加强了。企业主职能与国家官僚职能达到了高度的融合。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得以大大加强。

希特勒可以放开手脚执行一系列为战争服务的经济政策了。1932/1933年度至1938/1939年度国家税收收入由65.6亿马克骤增到177亿马克,六年中实收税款共增加了600亿马克以上。1932-1939年9月德国国债由115亿马克上升到371亿马克。帝国银行和几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是国债的主要持有者。劳动者的小额储蓄存款也被强迫投入公债。帝国银行以国债为担保大量增发银行券,1933-1939年9月流通中的银行券由26亿马克骤增为110亿马克。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德国国家有能力进行有规模的投资和军事订货。1933年-1939年的六年备战期间德国全部备战支出在400亿马克以上。

希特勒尽管国家干预的经济路线模式,然而该如何这种路线模式落到实处呢?这点希特勒自己其实也并没好的对策,不过他找到了一个懂经济的人来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1933年希特勒任命亚尔马·沙赫特被希特勒为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老板,次年任命他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事实上在此之前沙赫特就在经济工作上有着突出的表现:1923年沙赫特就曾临危受命拯救灾难中的德国货币流通体系。沙赫特知道货币崩溃的根源在于沉重的赔款负担。一切金融改革措施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只会引起更可怕的动荡。沙赫特上任后一边改革货币,一边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

沙赫特当时在国内用新的地产抵押马克以取代极度滥发的旧马克,之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当时外部列强对德国的态度并不一致:老对头法国巴不得德国越惨越好;因为社会制度原因被西方国家排除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外的苏联则试图通过与身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合作实现外交上的突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原因尽量在德国和法国之间展开平衡外交;一战后强势崛起的美国当时已成为德国最主要的食品和原料的输入国以及德国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所以美国并不希望看到德国在经济上出现崩溃的局面。

美国说服英、法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有让德国生存下去才有能力履行对协约国的赔款。1924年出台的《道威斯计划》开始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的能力。《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以及由其控制的赔款委员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同时也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德国资金奇缺的问题得以解决,加之从美国得到的物质装备和技术帮助终于使德国经济趋于稳定并逐渐恢复发展。

这段往事使希特勒看到了沙赫特在经济工作上的杰出才能。沙赫特在就任财政部长后使用了一种奇特而诡异的手段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创造了帝国银行有史以来最大的表外体系,也就是一套官方的影子金融,从而用五花八门的的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非正式票据与通货创造了信用。比如专门用于支付军工生产的梅福军用券由财政秘密贴现,工业家强制接受。最多的时候德国一共有三十多种类似的表外信用工具在同时运行。与此同时沙赫特加强了对私人的黄金和外汇的管制:居民私藏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境外旅行携带资金也受到严格限制。

沙赫特建立起一套制度框架,从而使他能以精细到具体产品和生产者的程度来调节德国的外贸水平。沙赫特在巴尔干和南美与原料生产国建立双边谈判下的互换贸易关系:以工业品交换原材料。在当时的中德贸易中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德国是一个除了煤矿之外橡胶、锡矿、石油等其他战略物资都非常短缺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工业落后的资源大国,于是德国就用自己的军工产品与中国交换矿产资源和农牧产品。沙赫特还鼓励在国际贸易中回购处于低价的债券,然后帝国银行以马克接近原价贴。这样不仅减少了外债,同时也节省了外汇。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德国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希特勒从上台之日起就在谋划着战争,所以他上台后大力兴建军事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等公共工程。纳粹党的创造就业和重整军备两大政策其实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希特勒上台后的短短几年间就修建了不少于6700公里的公路。这一方面为大量的产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是为满足在日后的战争中能快速运送部队的军事需要。希特勒上台4年后德国的失业率从高于30%下降到几乎为0,国民经济总值增长超过100%,同时完成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整了重工业基础体系,还装备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成为了纳粹的宣传工具: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总裁的希特勒用16吨铜铸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建了一座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和一个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以及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如果看过雷妮·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克》艺术,那么一定会对1936年德国综合国力和精神状态留下深刻印象:那响彻云霄的欢呼、如林屹立的手臂、气势宏伟的建筑、健美如神祗的运动员......无一不暗示着隐然志在天下的实力与霸气。希特勒通过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实力,从而一扫作为一战战败国的阴影。

柏林奥运会不仅对德国人起到了心理振奋的作用,同时奥运会场馆设施的建设再次刺激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到了1939年德国的人均工业产量增加了108%,人均消费品产量增加了39%,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增加了24%,官方失业人数从1932年的520万减少到1939年的12万。与此同时希特勒还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民社会福利,扩大工人的带薪休假权利,为此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了很多旅游船。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希特勒上台时不是承诺让德国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有牛奶和面包嘛,到了1938年他又声称:德国要实现人均一辆汽车的梦想。

随着纳粹上台后掀起的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也使各种汽车公司、修车厂以及加油站应运而生。如今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志性品牌的众汽车公司就是在1938年建立的。在这一系列综合举措之下纳粹德国得以实现所谓“充分就业”的“经济奇迹”。德国为实现这一奇迹不仅致力于国内的发展,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沙赫特在致力于德国内部的经济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这方面他有两手绝活:一是赖账,二是借钱。所谓赖账就是千方百计赖掉给协约国的赔款。沙赫特又搬出当年的那套说辞:只有保证德国经济不至于崩溃才能保证德国有支付赔款的能力。

沙赫特在赖账的同时还向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借钱。当时美国和德国的意识形态是有冲突的:美国一直在谴责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行为。1933年5月沙赫特去纽约借钱,结果却被一大群记者围住一个劲问关于犹太人的话题,弄得沙赫特恼羞成怒。好在此人的应变能力和口才都还不错,所以他很快解释道:“现在我们德国出现的一些针对犹太人的过激行为更多是因为民众在面临现实生计问题时的发泄情绪之举。如果你们借钱给我们让我们改善经济状况,那么随着民众生活的水平的改善自然也会相应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也就不存在所谓迫害犹太人的问题了”。

沙赫特这种摇唇鼓舌的本事能瞒过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美国民众,却没能瞒过罗斯福政府。罗斯福后来为了恶心希特勒还专门派了一个犹太人去当美国驻德大使。不过华尔街大鳄不管这些,他们所看重的只有利益。华尔街一切以经济为考量:资金往哪儿流会有收益就投向哪儿。沙赫特利用这点成功在美国和德国之间打通了资本通道。德国从美国华尔街借到钱,在美国买很多军事装备、工业产品乃至专利技术,然后在德国大量兴办军火工厂,从而得以解决德国的就业问题。在21世纪初的调查中发现:二战中美国有超过200家著名企业与德国有密切的生意往来。

这些美国企业包括摩根大通银行、通用汽车、标准石油、柯达公司、西屋电气等等。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同时保证美国今后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德国军工业的重建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这笔资金。从1933年到1939年这6年期间是纳粹德国为二战做准备的6年。在此期间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其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下巨额的占领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1933年到1939年期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

美国企业在与德国的技术输出贸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通过I. G. 法本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是从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希特勒发展空军的重要帮助来自于美孚在德国设立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后来在战争中连美国的海军部长都承认是美国向希特勒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就此出现: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

同一时期英国与德国也有合作,英国甚至一度在对德合作一事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法国尽管是德国的传统敌人,但二战前夕的法国正赶上严防共产党的右翼政府上台,加之殖民地麻烦一大堆,所以指望将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向苏联。英、法试图祸水东引,不甘落后于人的苏联则从1922年就开始与德国秘密合作。世界历史上颇为奇异吊诡的一幕就此出现:二战前夜美、英、法、苏都在争相为未来的敌人的发展添砖加瓦。1939年德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用是美国人的钱、英法的装备和技术、苏联培训的的军官和坦克部队发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