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curtain(ironcurtains是什么意思)

1945年7月26日中午,刚刚参加完“波茨坦会议”回到伦敦的丘吉尔得知了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的消息,原本踌躇满志的他再也没想到,他领导人民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人民却抛弃了他。他在离开唐宁街时,忿忿地留下一句话:“我们会回来的,希望国家在工党领导下不要遭受更多的损害。”那一年,丘吉尔71岁。

丘吉尔在唐宁街

作为一名贵族出身的老牌政治家,丘吉尔深信工党的社会主义色彩会搞垮英国。就像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旧时“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一定会和社会主义阵营势同水火。在接下来几年的赋闲时间里,丘吉尔除了写书、养马、画画,更多的是思考未来的政治格局,既针对国内政治对手,也针对苏联。

1945年底,丘吉尔来到美国,一呆就是几个月。在与杜鲁门和美国政客多次交流之后,他的《铁幕演说》讲稿逐渐形成。

冷战的始作俑者杜鲁门

1946年3月5日,在杜鲁门的陪同下,丘吉尔来到杜鲁门的家乡密苏里州,在富尔顿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尽管这次演说以和平为题,尽管丘吉尔声称是一个退休老头的私人演讲,但人们还是嗅到了其中的火药味,还是记住了演讲中的一个词组——“the iron curtain(铁幕)”。

丘吉尔说:“我们不能无视一个事实,就是美国和大英帝国的公民到处都能享受的自由,在许多的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其中一些是十分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国家里,各种包罗万象的警察政府对民众强加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民主原则的程度。或是一些独裁者,或是组织严密的寡头集团,他们通过一个享有特权的党和一支政治警察队伍,毫无节制地行使着国家的大权。”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他随后把矛头直指苏联:“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与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饱经沧桑的城市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谁都能听出,这哪儿是一个退休老头的私人演讲,这分明是一篇战斗檄文,让人联想到他的另一篇著名演讲中的名句:“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与后来的 “杜鲁门主义”如出一辙,一个是冷战的宣言书,一个是冷战的思想基础。共同目标是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壮大,维护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世界霸权地位。《铁幕演说》一经曝光,全球舆论哗然。斯大林发表针锋相对的讲话,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像希特勒及其同伴一样,更指丘吉尔是“战争贩子”。

波茨坦会议中的丘吉尔、杜鲁门和斯大林

二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经济凋敝。美国却日渐强盛,不仅受损很少,而且在战争中激发出了空前的社会生产力,“布雷顿森林体系”又进一步确立了美元的世界中心地位。同时,社会主义运动“东风西渐”,席卷欧洲,连法国、意大利等都有社会主义化的危险。丘吉尔明白,世易时移,英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地位,已经被美国取而代之,要对抗苏联和社会主义,只有唯美国新贵马首是瞻。好在,大家都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子孙。丘吉尔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边是俄罗斯熊,一边是伟大的美国水牛,中间坐着的是可怜的英国驴子”。

因此,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对美国不吝溢美之词:“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他还特别提到彼此的种族和制度关联性:“兄弟般的联合不仅要求我们两个庞大的、有血缘关系的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友谊和相互谅解,而且要求双方军事顾问继续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共同研究潜在的危险……”

这番表述又让我想到了汪精卫在媚日卖国时发表的“艳电”,什么“对于太平之安宁秩序及世界之和平保障,必须与关系各国一致努力,以维持增进其友谊及共同利益也”云云。对久经风浪、精于世故的丘吉尔而言,舍上老脸拍马屁当跟班并不丢人,重要的是维持大英帝国的落日余晖,重要的是他的政党能重回唐宁街。

冷战格局示意图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抛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长达四十余年冷战的开始。1951年10月25日,邱吉尔再次出任英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