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有多少汽车(石家庄有多少汽车站)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随着我国铁路的兴建通车,石家庄日渐繁荣。同时,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汽车工业经历了繁荣、落寞,如今依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小荷才露尖尖角

石家庄市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早,早在1951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布局到石家庄。1952年,又因国家战略部署调整搬迁到了湖北十堰市生产东风汽车,虽然只在石家庄短暂的逗留了一年,但却为石家庄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个五年计划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北省内的汽车工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拥有汽车整车厂多达40多家,其中河北省汽车工业集团的“八路军”在全国赫赫有名,包括石家庄汽车制造厂、石家庄轻型汽车厂、保定汽车制造厂、河北红星旅行车厂、河北邢台汽车厂、唐山汽车制造厂、唐山钢圈厂、唐山齿轮厂八家主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为石家庄汽车工业的繁荣打响前阵。

曾经沧海难为水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家庄迎来了汽车工业发展的辉煌时期,三足鼎立。分别是石家庄汽车制造厂,生产征天牌汽车;石家庄轻型汽车制造厂,生产向阳牌汽车;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双环汽车。三家企业辉煌时,年产量均突破万辆,其中,除双环为民营股份企业外,其余两家均为国营企业。

之后由于体制和经营方面的原因,石家庄汽车制造厂与石家庄轻型汽车厂合并为石家庄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再后来与石家庄拖拉机制造厂合并成为“天同集团”。现在天同集团已经不复存在。

图为发表在《农业机械》1997年10期的文章


此外还有一家省四监狱的河北长鹿客车,以生产中型客车为主几经转手,现在已经退出市场。原北二环星达汽车改装厂搬迁到了元氏,继续从事载重车的改装业务。

“征天”何在

征天汽车

石家庄市汽车制造厂拥有悠久的历史,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早在1969年就生产出东风牌载重汽车,填补了河北省汽车工业的空白。90年代,企业坚持汽车国产化道路,多方位措施促进国产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推出了征天牌SQ6450型越野车,性能先进、乘坐舒适、耗油节省、价格低廉,把国产汽车的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图1990年6月23日发表在《科技日报》的文章

提到石家庄市汽车制造厂,许多的年轻人会表示从来没听说过,但回溯到90年代,这家企业也是家喻户晓,在河北乃至全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曾经它的年产量达到过万辆,谓为惊叹!而如今,它的资质几经变迁后,剩余下来的部分汽车改装资质被珠海广通收购,成为现在的中博汽车。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征天”,廉颇老矣,尘归尘,土归土。

双环的沉浮俯仰

双环汽车进入行业很早,绝对的前辈级人物。最早在1988年4月,当时魏建军还没有进入长城,尹同耀还是一汽的车间主任,李书福还在生产铝合金,双环汽车就已经早早在石家庄成立,主要生产经济型SUV。到九十年代中期,因其产品定位准确和民企体制灵活的优势,在当时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全国名噪一时。双环还多次获得\"河北省重点保护企业\"、\"利税大户\"、\"质量效益型企业\"、\"名牌产品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石家庄旧景

以模仿起家的双环,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企业经营理念偏差和生产场地不足,限制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二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没有完成产品由模仿向原创的转变,错失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机;三是人才队伍的流失。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双环的发展大大受限,昔日的小弟们也渐渐把它甩在身后。

早起的双环车型


双环CEO和双环小贵族

在多方因素的夹击下双环渐渐失去了生命力,2016年2月29日,工信部一纸文件,取消了双环的乘用车生产资质。

其实,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许多的自主品牌几乎都是依靠模仿起家。原因无非就是自主品牌的起步基础薄弱,缺乏基本的研发能力,只能借鉴。但谁都明白,模仿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我国自主品牌的兴起,大多数品牌都走上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道路,迎来了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