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主要产业是什么(宝安区主要产业是什么类型)

工业立区、产业兴城。从“三来一补”到“战新”集群,从流水线工厂到智慧化车间……放眼深圳西部,宝安区的基层党建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共同汇聚成“黄金内湾”时代宝安拥湾向海的强劲力量。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在宝安3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源远流长的红色基因流淌于日新月异的城区变化,深植于万千先锋的开拓奋进,彰显于产业发展的滚滚浪潮,正成为引领宝安加速迈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红色引擎”。

作为经济大区、产业大区,宝安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链条完整、体系完备、配套齐全,工业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五,共有制造业企业5.38万家,占全市1/3,规上工业企业4934家,占全市40%。全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宝安有13个集群企业数量全市第一,9个集群增加值第一,1000亿级集群4个,500亿级集群2个、100亿级集群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59家,连续五年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312家、全市第一,是全国唯一区县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获评赛迪创新百强区全国第二、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三。

踔厉新征程、奋楫新时代。在新的赶考路上,宝安区毫不动摇、旗帜鲜明推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举旗定向、稳舵领航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快从数量追赶向质量引领、从集聚化向集群化发展转变,用实际行动服务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速迈向“黄金内湾”的重要支撑极。

党建强,则企业强;企业兴,则产业兴。

去年10月,宝安区在石岩街道创维创新谷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市首个“5G+8K”产业链党委,“链接”党组织27家、党员1023名,创维集团制造中心总经理任书记、街道经济统计办主任为第一书记,区发改局、工信局、科创局、投资推广署等4个单位任兼职副书记,并按照“党委成员+链上孵化对象企业”的模式,打造出“1+24+25”完整产业链党建生态,即1家链主企业(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24家链上党组织、25家孵化对象企业,每家党组织“一对一”对接1家链上企业帮助孵化党组织。

不仅如此,石岩街道还依托5G+8K产业链党委成立全市首家产业链党校,聘请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宝安区委党校等机构专家学者和省市优秀组织书记等先锋代表担任讲师,策划开展两新党建、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等培训,“手把手”指导产业链党委各成员单位提升党建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推动产业链党建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同时,鼓励、引导产业链党委成员企业定期开展“互学互鉴”活动,开展共过主题党日、共学党建知识、共听优秀党课、共看红色影片、共谈入党感悟等活动,让不同领域、企业党员互相对标,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在党建引领下,目前,石岩街道55家5G产业链规上企业、46家8K超高清视频规上企业,年产业超过600亿元,链上企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更成为增强所在区域经济韧性的“中流砥柱”。

坐落于沙井街道的全至科技创新园,是一个以工业4.0、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为主导产业的产城融合园区,目前入驻中小微科技型企业160多家,集聚高端人才3000多名,年产值逾30亿元。

自组建产业链党组织以来,全至科技创新园通过每周党企联席会议制度,举办政策宣讲会等途径,积极帮助园区企业分析新趋势、讲解新策略、捕捉新商机。在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包括产业空间、物业服务、项目申报等扶持举措为初创企业带来了“及时雨”,截至目前,已2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孵化。

“茫茫大海接蓝天,水下尽是养蚝田。”滔滔珠江奔流入海,在咸淡水的交汇地带,临海而作的沙井人开始了养蚝的探索,开创了我国古代人工养殖生蚝的先河。

插杆养蚝、瓦片养蚝、三区养蚝……千百年的传承与实践,孕育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成熟的分工机制,催生了沙井蚝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沙井街道历史悠久的蚝产业早已名声在外,拥有蚝产业链上的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等企业300多家,年产量27万吨,从业人员超万人。每年岁末举办的沙井金蚝节,更是成为深圳乃至全省范围内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

去年11月,宝安专门成立沙井蚝产业综合党委,将涉及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等各环节的相关企业、专业户和主要集聚地的蚝一、蚝二、蚝三、蚝四社区党委及街道集体资产办、企服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全部纳入作为产业链党委委员,以统筹加强本地特色养殖业产业链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链接、整合、服务产业链上的各个经营主体,共建共享整合叠加各类资源,实现补链、延链、强链,把党建工作向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延伸,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仓储、研发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沙井蚝产业综合党委的做法并非个例。在航城街道,依托从本土“小个专”成长为百亿级“独角兽”的跨越速运集团,于去年10月挂牌成立了航城街道物流快递行业(小个专)联合党支部,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联、优势互补的原则,引导与之关联的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的党建联合体,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成果共促。

宝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宝安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深化对产业链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把产业链党建延伸至全区各个重点产业。

宝安区快递物流行业综合党委、福海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委、沙井蚝产业综合党委、石岩“5G+8K”产业链党委、航城物流快递行业(小个专)联合党支部……去年以来,宝安区先后成立6家产业链党组织,入链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原组织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纳入双重管理。

作为深圳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一直以来,宝安区高度重视产业链党建,多措并举着力实现“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让党组织与产业链同步延伸、组织活动与经济活动同步开展、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步提升。

纲举而目张,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行动落到实处的关键。

今年以来,宝安区委组织部明确将加强产业链党建列入基层组织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按照“属地管理与行业指导相响应”的原则,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发改、科创、工信、应急、市监、工商联、投资推广、各街道等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动产业链党建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宝安区大力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链上党建”模式,依托辖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产业配套,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为深圳工业强市、科技立市牢牢守住基本盘,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在福海街道,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委现已汇聚链上企业140家,成立链内党组织33家,总产值约300亿元。据介绍,福海街道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委积极动员党员和成员单位负责人深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调研听取党建工作意见、行业发展难题,不仅主动帮助深圳市锐泰精密等一批成长型企业牵线合作银行解决贷款问题,还多次组织链上企业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参加先进机械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高精模具等供需对接会,促成意向采购额超过5亿元。

接下来,宝安区将结合产业特点,依托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链上党建”新模式,重点抓龙头企业、抓行业协会、抓党员出资人,以党建圈做大朋友圈,以党建链接起产业链,把产业上下游企业拧成“一股绳”,推动链上企业抱团发展、集群发展,牢牢把产业链安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下一步宝安将继续巩固提升现有6个产业链党委,争取推动1000亿级、500亿级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成立产业集群党委,依托“亲清政企服务平台”,不断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模式,精准派驻党建指导员和驻企服务专员服务企业,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强有力的“链上党建”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文】胡百卉 李能 康勇斌

【摄影】何俊

【作者】 胡百卉;何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