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洪波开什么车(马洪刚开的什么车)

就在2年前,2020年6月14日。

5名男子携带Zha弹,溜进了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一栋别墅,挟持了里面一家老小。

其中,这家的儿子急中生智。

他趁绑匪不注意,翻出窗外,跳进别墅旁边的小河,游到河对岸偷偷报了警。

接到报警后,警方很快封锁小区,包围住别墅,断了绑匪们所有的去路。

双方僵持了12个小时,绑匪自知插翅难逃,最后只能缴械投降。

幸运的是,所有的人质都没有受伤。

原本是皆大欢喜的事,可绑匪太会“绑”了,他们这次瞄准的是超级富豪。

富豪被绑,价值突破4000亿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仅一日,股价缩水超110亿。

以至于后来,公司出面回应,依旧无法力挽狂澜,收拾这残局。

而这位富豪,名叫何享健,身家早已超过千亿,他是广东“美的集团”创始人。

(何享健)

1942年,何享健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北滘镇。

那时的北滘镇只是一个小渔村。

每天老百姓听着炮火声,又要操心着眼下的蝗灾,生活非常艰苦。

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吃饱饭都算是奢侈,更别说,能够上学读书了。

何享健上完小学后,就没再读书了,跟着父母一起种地干活。

后来,种地实在养活不了一家老小,何享健又跑去工厂当学徒,日子还算凑合过。

之后,何享健进了生产队,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就被提拔为街道干部。

那年,他26岁。

当上了街道干部,何享健依然没有摆脱贫穷,每天依旧吃不饱,穿不暖,常常为生计发愁。

而且,街道干部负责解决群众就业问题。

可何享健上任后,找遍整个小镇,都没能给父老乡亲找到一份一天6毛工钱的工作。

眼下,难道自己只能听天由命了吗?

何享健可没有那么轻易妥协,既然老天不眷顾,那就自己动手。

说干就干,何享健东拼西凑借来5000块,带着23个社员,创办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虽说是个手工作坊,但不仅生产组的招牌也是手写的,就连作坊也是“手工”的。

何享健用竹木和沥青搭了一间20平米的厂房,带着大家一起生产塑料瓶盖、玻璃瓶盖、皮球。

塑料需要加热,可他们没钱供电,只好用煤油灯给塑料加热。

厂房本来就窄,热气根本散不开,全囤在厂房里了,呛得大家睁不开眼。

为了给模具降温,何享健动员大家,一起到附近的水井打水,轮番给机器浇水。

经过一番折腾,瓶盖终于生产出来了,可该卖给谁,这又是个头疼的问题。

何享健揣着干粮和水,背着一麻袋瓶盖,在广东省内到处跑。

赚到的钱,生怕被偷,何享健就把钱塞在鞋底。

为了省钱,晚上他就在火车站凑合睡一觉,饿了就咬干粮充饥。

每天的早餐,就是一杯红糖水。

好不容易赚到了钱,何享健自然高兴,可高兴之余,又有些害怕。

毕竟,当时还是集体经济的天下。

何享健创办这生产组,简直就是顶风作案,跟集体对着干。

如果稍有不慎,整个生产组就被查封了。

那时,谁脱离群众,私自赚大钱,可是“大罪”,曾有人编个顺口溜讽刺这种人:

“村前百花香,村中机器响。为了钱钱钱,忘记大方向。如果不改变,恐怕必遭殃。”

平时,大家躲在厂房里干活,尽量不点煤油灯。

生怕一点动静,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搞生产组那会,何享健天天睡不着觉。

既担心自己的厂房被人发现,又害怕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赚不到一点钱,连累社员。

好在熬了12年,终于熬出头。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何享健嗅到了生命,也嗅到了商机。

那时流传着一个说法,改革开放,全国看广东,广东看顺德。

改革开放时期,顺德占据全国五分之一的家电产量,何享健也贡献了一份功劳。

何享健感知到了电风扇的巨大蓝海,将小作坊升级为电器厂,开始生产电风扇。

第一台40厘米的金属电风扇,如今还放在公司总部,代表着不忘初心。

1981年,电器厂通过招标的方式,何享健最后拍定了公司的名字。

这一年,电器厂营收突破300万,一举拿下市面70%的份额。

第二年,营收翻了整整一倍。

这时,何享健刚满40岁,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站上了行业的巅峰。

然而,何享健个人的巅峰,还远远没有到来……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1984年,何享健成立了电器公司,决心扫荡家电市场。

当时,市场的大门被春风吹开后,一大批家电企业脱颖而出。

尤其在白电领域,大家更是争得头破血流。

一方面,白电更新换代周期长,引起一条生产线,就能维持很长时间的生产;

另一方面,当时家电需求巨大,不愁卖不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想来家电市场分一杯羹。

在国内遍布家电企业时,何享健却剑走偏锋,走出国门。

他告诉员工,“不与国内同行争市场,我们要走出国门,去抢别人的地盘。”

1985年4月,何享健成立空调设备厂。

第一次踏出国门,奔赴日本考察市场,并将日本技术引入自家。

在这当时的家电企业里,何享健是最先发展空调业务的。

可他发力过猛,风扇对大家来说,尚还是高级玩意,哪买得起空调?

前期口号喊得有多响,现在跟头摔得就有多疼,空调月销量不到20台,公司经营入不敷出。

到最后,何享健不得不放下姿态,跟员工借钱来度过难关。

1988年,公司才熬过来,走出困境。

这一年,何享健二次冲锋,拿下自营进出口权,走进海外市场。

这一步棋,何享健走得可真险。

走得好,他能蹭蹭国际品牌的光,打开自家知名度。

如果走错了,无疑会摔得粉身碎骨。

好在,何享健赌赢了。

这一年,公司很快实现了1.2亿产值,成为顺德十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之一。

1993年,何享健乘胜追击,推动公司上市,募得12亿资金。

成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

上市后,何享健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大家都说,“一辆三轮车,驶上了高速公路。”

然而,刚开上高速公路,三轮车却拐进了死胡同。

1996年,空调销售额从第三跌至第七,业绩缩水了近5亿。

屋漏偏逢连夜雨,何享健公司垮了半边天后。

竞争对手开始放出消息,声称公司将被收购,何享健玩完了。

早就见过大风大浪,何享健自然不会被对方吓倒,他决心从零开始,改革管理体制。

杯酒释兵权,何享健果断放权,将利润责任下放,事业部成为利润中心。

何享健放权非常彻底,有部门经理请示千万级别的投资时,他头都没抬,只说了一句:

“你自己拿主意。”

之后,何享健引新剔旧,高薪招聘新人,给公司元老施加压力,推动他们学习新事物。

无法适应新事物的人,只有一条路:走人,这其中就包括何享健的夫人。

一次座谈会上,他搬来一台电脑,对在场的人说:

“谁能使用这台电脑,我立即提他一级。

这个月底,还有人学不会,走人。”

1997年,何享健提拔方洪波,让他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

(方洪波)

新官上任三把火,方洪波上任后,第一把火就祸及一个主管,主管被换掉。

之后,这个主管怀恨在心,偷偷砸了方洪波的宝马。

何享健知道后,大发雷霆,让方洪波把车开到总部大门口。

让所有人参观,说:“方洪波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他就代表我。”

大刀阔斧改革后,公司焕然一新,业绩翻了一翻,达到50亿。

在创业30年的表彰大会上,56岁的何享健老泪纵横,激动地说:

“30年前虽谈不上深谋远虑,但我自己有个目标,一生就办一个企业。

这个企业要有理想、有竞争力,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能让人民安居乐业,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斩除了祸根,公司很快进入发展快车道,到2001年,公司业绩已经达到140亿。

之后,何享健继续将版图扩大,发展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并陆陆续续在海外成立分公司。

海外市场遍地开花,可在国内市场,何享健有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当时,行业竞争激烈。

有些企业为求突围,开始开拓新业务,加入并购大流。

当时公司上下,也建议何享健抓住机遇,展开海外并购。

一些濒临破产的外国公司,甚至毛遂自荐,主动找上门。

可何享健全都拒绝了。

他觉得,公司发展虽然已经如日中天,可还没到足以大规模并购的地步。

这一步,如果贸然行动,很可能将公司推入深渊,他不想再重蹈之前的空调事故。

“我们有什么能力去管控别人?

我们去收购美国、欧洲的大企业,就如同一个第三世界小国的民营企业来中国收购一个大型国企,他们服气吗?”

爪子伸不了那么远,但可以挠一挠国内的小企业。

几年的时间里,何享健接连兼并几家家电企业。

此时,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接连受挫,而何享健却捷报频传,再一次成为行业内焦点。

可还没等媒体将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何享健却默默退下舞台,方洪波走上了金字塔尖。

2009年,何享健提拔42岁的方洪波,为公司董事局主席。

三年后,何享健卸任董事长,将位置让给了方洪波。

(左是方洪波,右是何享健)

而儿子何剑锋却只是一个小小的董事。

这时,公司市值已经突破百亿,何享健这波操作,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说,坚决不让企业成为家族的地盘,

“一个公司如果要公开、公正、透明、规范,家族管理难以做到。”

何享健骄傲地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了方洪波。”

在遇到何享健之前,方洪波只是集团内刊的编辑。

因为提出一句广告词,而让何享健注意到他。

之后,何享健重点栽培他,一步步将他推向更高的位置。

然而,江山易主,山河动乱,方洪波接手后,公司又摊上大事了。

那时,国家管控,各种家电刺激政策退出,补贴减少,出口需求陡减。

欧美债务危机爆发,海外订货量减少,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方洪波上任那年,公司营收缩水300亿,两年后,股价更是跌至谷底。

公司有些元老,本就看方洪波不爽,这下终于抓到他把柄,可以在何享健面前大做文章了。

结果,他们长篇大论抨击方洪波,何享健却一声不吭,每周继续跟方洪波打高尔夫。

方洪波问何享健,何享健还是那句话,“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为了自救,方洪波大量裁员,又疯狂砍产品线。

他规定,不得新设一间厂房,新建一条生产线。

除此之外,他对公司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双管齐下,公司终于扭亏为盈。

2015年,公司营收达到1200亿,重回巅峰。

在方洪波的带领下,公司销售额突破2000亿,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最后,在伯乐的赏识下,方洪波身家达到80亿,名利双收。

卸任后,何享健做起了慈善事业,2014年,他成立慈善基金会,捐赠4亿。

3年后,他又捐出60亿,拿出所有的股份,用于社区建设。

自从卸任之后,何享健就很少露面,媒体联系采访,都被他以“普通话不好”理由拒绝了。

除了集团的年会晚宴,何享健极少出现在公司。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何退下了,小何们走到台前。

他们看似游离于公司之外,但所做的事情,却与公司息息相关。

作为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非常争气。

27岁成立公司,之后成立控股公司,做起了电饭煲业务。

(何享健儿子:何剑锋)

之后,他将名下两家公司卖给老何,套现7000万。

何享健的大女儿,何倩娥名下就有10家公司。

其中7家是新材料公司,生产塑胶制品,是老何公司的上游产业。

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女儿近三年,就赚了自家公司20多亿。

2020年,何倩娥公司上市,粗略统计,身家约48亿。

而小女儿也丝毫不逊色,担任七家公司的高管,帮老何处理香港一些业务。

虽然明面上,集团的决策层里没有何家人,但处处可见何家影子。

外人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何享健家族的商业版图遍布各地。

2020年,经历绑架事件,集团股价大跌,半年后,股价回血。

甚至在2021年2月,股价突破百元,市值暴涨至7000亿。

此后,股价一路下跌,为了挽救局面,何享健完成8亿增持计划。

然而,还是无法阻止,短短4个月,市值蒸发2000亿。

好在最后,集团股价慢慢回升。

但也无法重回巅峰,截止目前,集团市值突破5000亿。

而何享健本人,也以2067亿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单》第7位。

如今,何享健已经80岁,经历了几多风雨,他依旧一副淡定的样子。

仿佛两年前的绑架,只是他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

最近一次露面,还是在河南暴雨,他捐了1亿,此后便再也没有现身。

前段时间,依旧有记者想要采访他,何享健还是婉拒了,说:

“普通话不好,身体也不好,不折腾了。”

说完,他便挂了电话,挥动球杆,打出了最后一颗球,大气不喘一口。

球出去了,可球杆还在他手里,下一轮球该怎么打,还是得听这根球杆。

往后,公司如何走,最终还是得听何享健的指挥。

对于何享健,你怎么看?

作者:朱小畅&罗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