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是哪一年属什么的(25岁是哪一年属什么的呢)

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主人黎明即起,先放开门炮,然后祭拜天地、祖宗,鸣放鞭炮,村庄一片氤氲。孩子们得枕下压岁钱,穿上新衣给长辈拜年。这一天诸事不做,谚云:“初一闲,满年闲”,尤其禁忌担水,害怕把龙担回来。村人相见,互相拜年问好。

有的地方有村人聚集一块,吆着牲口,到某一个山坡空旷地去的习俗,这叫出行。出行要看方向,择时辰,回来要驮柴,意即一年发财,四季吉祥。民国二十二年《葭县县志》记载:“是日早饭,以面包羊肉萝卜菜,名之曰扁食,盖取肉、面、菜一齐香之义。”扁食既好吃又有元宝的象征意义,榆林老百姓招待客人多用扁食,过年吃扁食更家家如此,一家人坐一块捏扁食,团圆、温馨,还有意把铜钱(现在用镍币)或纯肉包进去,谁吃出钱币意味一年财门打开;谁吃出肉扁食意味一年有吃禄,有口福。

绥德、米脂等地的老百姓有在正月初一下午吃钱钱饭的习俗。正月初一吃钱钱饭,目的有二;其一,过年前后,接连几天吃油腻食物,改食清淡爽口的钱钱饭,既利于消化,又让人胃口大开;其二,钱钱饭者钱钱翻也,今年财门大开,大吉大利,有福有喜,讨个口彩。

一些地方旧时有拜神子的习俗。一般是正月初一早饭后,族人聚居于家庙,按辈分给“老影”(祖先画像)叩头、宰杀献祭,商讨族内大事,然后聚餐。

21世纪以来电话(手机)拜年已成时尚。

初二开始,亲戚朋友携带礼品,互相拜年。

初五,送五穷。陕北人吃“福”,盼望五福临门,也送穷,盼望穷鬼远离。农历正月初五,送五穷之日。《榆林府志》记载:正月“五日,扫除尘垢,名‘送穷’。晨起饱食,谓之‘填五穷’。”燃放爆竹,吐故纳新,送去穷鬼,迎来财神。民国《米脂县志》记载:正月“初五日,饱食糕面(谓之‘填五穷’)。有剪纸作夫人状,五更时扫室中尘土,同纸人送街市路侧(谓之‘送穷’)。”绥德、米脂等地一老者担着炉灰到冰滩上划一个大十字,将灰倒其上,焚香烧纸,叩头祝曰:“穷鬼!穷鬼!速离我去,别来殃我,速殃财主!”也有的地方,从正月初一起,所扫的垃圾都堆在脚地拐角处,此日早晨,婆姨端上垃圾土,倒往远处,口中念道:“送穷神,送穷神,把穷神送个干干净净!”。神木、府谷一带正月初四晚上清扫一次屋子,垃圾不倒掉,放在角落里。然后用五色花布做一个布女人,女人还特别有衣兜,衣兜里装干粮,把这个布女人放在堆放垃圾处,焚香燃纸,叩头祭拜。第二天凌晨,主妇把布女人尻子里放一个二踢脚炮,簸箕端上垃圾,出门向南走360步,边走边念念有词:“穷媳妇穷,穷媳妇穷,穷媳妇早离我家门,三十里路上喝水去,五十里路上歇脚去,八十里路上吃饭去,离了我家门,到那财主家门。急急如律令!”走到目的地,放响二踢脚炮,倒掉垃圾,捡回一根柴棍,赶快返回,饱食一顿油糕有的还把糕捏成椭圆型的饼,这叫“填穷圪坨”,这样就把穷媳妇送走了。还捡回来柴,自然财门大开了。神木、府谷城里和乡下送穷有区别。城里人清晨把垃圾倒的远远的,要接五路财神。也就是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捡回点柴或炭,就算迎来了五路财神。生意人忌讳正月初五出借、赊欠、还债,这天只进不出,才可不穷。有“正月初五,撵走穷神,迎来财神,增禄增福,一生不穷”的说法。

送穷,寄托着旧时榆林老百姓拔掉穷根的美好心愿,现在,送穷一般比较简单了,仅仅倒掉垃圾而已。

初六,俗称过小年,过法和除夕相似。早上燃放爆竹,吃油糕,中午祭奠祖先,回来后食杂面,下午在门拐角处放置冰炭,晚餐是丰盛之肴馔,室外挂灯笼,室内点长明灯。去年新婚之婿,携带妻子到岳父家过小年。定边、靖边有以长幼为序叫魂的习俗。榆林旧时有将炒黑豆撒于房壁叫作“爆六甲”的习俗。

初七,人日。《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榆林俗呼人日为“人情”或“人七”,过法同正月初一日,但不再拜年。也有不少禁忌,诸如不吃囫囵的,不动针剪,不动刀案等。春节文娱活动多从此日始,不少村社闹秧歌,给村人沿门拜年。也有的晚上转九曲。榆林旧时用糠著地上以火柱炙之,名救人疾。

初八,是谷日,府谷有在晚上做面灯祀星的习俗。灯是用棉纸折成花型,蘸油点燃,灯有49盏的,108盏的,初更时即设香案,设献供然后祭之谓顺星。相传正月初八诸神下界,故有此俗。

立春日,有打春牛的习俗。这个习俗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据说,西周周公旦始,一到立春这天,就要制作一个春牛,来告诫农民该春耕了。旧时,各州县衙门在立春这天要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据清光绪二十五年《靖边县志》载:“每岁预造春牛、芒神,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僚俱吉服迎春,东郊祭勾芒神,至本日朝衣祭芒神迄,各执彩鞭遂击鼓三声,各行礼毕,各官更莽衣,行耕藉礼。”“立春日,署中鞭春毕,小民争抢春牛,得撮土,即调水涂灶,或剥得牛身席片,有纸糊为器,谓岁收必丰,年运必达。”葭州州官迎春仪式更为隆重。立春这天,县官身穿朝服,花翎顶戴,脚蹬朝靴,还披着兽皮披风,坐在轿内,伙同其他官员、地方绅士、庙会纠首等,由吹鼓手、和尚、道士簇拥着到州城南先农坛处,先象征性地吆牛犁地,又去城东郊祭祀勾芒神。这时有四个拉木制春牛的人,春牛后还跟一个人抱着纸制的童男,童男一般不穿鞋,或只穿一只鞋,沿途群众不断将装有五谷的小袋挂在春牛角上,祝愿五谷丰登。到了东郊祭祀之后,即有一衙役反穿皮袄、歪戴帽子,连跑代跳地到州官跟前下跪报捷。连报三次:“报,报,报,报大老爷 连身三级,一品当朝。”“报,报,报,报百姓无灾,州境平安。”“报,报,报,报迎春大吉,五谷丰登。”之后,州官回衙门。次日早晨,在州衙大堂口搭的临时帐篷内放着春牛,州官手执牛鞭,对春牛左右各打三下,最后一鞭落下,早已等在那里的群众一哄而上,把春牛抢了,把抢的牛角、牛角、小春牛或放在屋内,或挂在门上,或放在小孩枕边,或把五谷袋缀在小孩衣服上,镇邪祈福。今已不如此。佳县民间,还做一个丝绸小鸡,叫春鸡,戴在小孩头上。府谷还有小孩过春牛肚膛的习俗,曰“钻春牛”。榆林于是日设春盘,食春饼萝卜菜,谓之“咬春”。人们头插金花,自成行列,由北到南,遇街“迎春”,晚间在城西南角摆九曲黄河阵,喜闹半夜。此俗已无。

十二日,老鼠嫁女。《榆林府志》记载,正月,“十二日,‘鼠嫁女’,不炊米,谓之鼠忌,是夜家人熄烛早寝。”《府谷县志》记载:正月初十,“名鼠嫁女日,是夜家人灭烛早寝,恐惊之致害百谷,啮衣裳。”《绥德州志》记载:正月“初十俗称老鼠嫁女,忌食米粥,是夜家人灭灯早寝,恐惊之也。”民国《米脂县志》记载:正月“十日,谓鼠嫁女,晚以食物撒隅,名为鼠撒路。”清道光《清涧县志》记载:正月十二日“名老鼠嫁女日,忌汲水,至二十日,曰老鼠回门,不推碾磨,不吃小米。”老鼠嫁女竟持续七八天,还回门呢。

老鼠嫁女之日,或在正月初十,或在正月十二,但一定在晚上举行,晚上是老鼠的天下。老鼠是子神,夜半当然是它的天下。据说老鼠嫁女之日,不吃囫囵食物(应吃磨碎的食品,即面食)。下午不用刀切东西。据说切了东西,伤了鼠爪,鼠害更烈。还说让小孩头枕驴鞍子,在灶头静听,可听到老鼠嫁女之时的鼓乐之声。晚上家人早寝,恐惊老鼠。

现在已不如此,仅作茶余饭后闲谈的资料。

十五日,元宵节。或食油糕,或食元宵。此日农家多做米茶,据说此日做的米茶香甜可口。妇女不做针线,恐伤佛目。此日春节秧歌活动进入高潮。白天,秧歌聚集公众场合公演,观者如堵;晚上,不少地方转九曲,观灯,街衢张灯结彩,唢呐锣鼓、鞭炮、秧歌之声,声震群山,不少地方家家垒火塔塔。

米脂、子洲有的村庄有打铁铧放火花的习俗,烧红的铁锅用铧铁用力摩擦一下,顿时天空火花飞溅,绚丽好看。

横山等地元宵有放花的习俗,更为壮观。

元霄节,各地还有一些独特习俗。

《延绥镇志》记载:“十五夜,用面为不托,名灯盏,注油燃灯,至十六日早作羹食之,视收灯也。”

旧志记载,佳县有拜街习俗:“无论男女于是早燃香盈地,由南城极南始,行至北城隍庙,焚香纸,邀神贶,约数百人,谓之拜街。”(民国二十二年《葭县志》)

子洲淮宁河一带新嫁女儿得回娘家观灯,叫躲灯。

清末民国初年,米脂城内,还有僧众作斋醮的习俗。

府谷县在元宵晚上,有给祖先坟墓燃点火塔塔的习俗。“元宵日,同牲献、香纸、酒菜于祖宗坟墓前祭拜。”

榆林城入夜,四处城门口燃烧的大火塔和“火判(用砖泥砌成的“火判神”,内燃烧煤炭,口鼻耳冒火焰)烈焰熊熊,全城各式各样花灯、彩灯竞放,五彩缤纷,光明如昼。此时大街上又来载歌载舞耍龙灯、耍狮子、跑旱船的,人们拖儿抱女争着钻“龙身”,称之可“消灾免难”。之后驼峰山上大放礼花,各种各样礼花在夜幕中腾空而起,竞相开放,火树银花,绚丽多彩,欢声四起。大街小巷游观人群熙来攘往,直至深夜。旧时,每到元宵节期间,榆林城内西南沙滩还摆“黄河九曲阵”,男女老幼,前呼后拥都要前去转一次“九曲”,俗语说“转九曲活九十”。榆林城内吃元宵,但农村仍吃扁食(水饺)。

十六日,榆林城中士女探亲访友,谓之散百病。乡村农户于是日晚上点燃篝火,是谓人火,将衣服、被褥、枕头等在火上烤,边烤边说:“燎百病,燎干净,满年四季不生病。”小孩跳跃篝火,既欢且乐;大人也象征性地跳一下,祈求吉利。有的村庄还撂火梗,叫作撂毒虫。火熄了在灰烬上烤白馍,至脆黄发香,食此馍馍,据说可以不生恶疮。第二天,有人在灰烬上拨拉的看一下,有何种谷物,预测丰稔。有的地方将灰烬送到河上撒在冰滩,谓之送百病。

二十日,小填仓日。仓子是储放粮食的地方,陕北人的仓子有石板仓,也有柳编仓,填仓意味着仓内粮食增加,满仓满箱。这一日用灰在院子里洒一个圆圈,名为打灰窑,中午吃米面蒸的十五,不吃稀粥,即不食囫囵食物,食之则生白发小孩,今已废止。晚上用面做成灯盏,凡有窗子处都点上一两盏,还可以做一个端着灯盏的面人,为仓官。此日忌开仓,防止粮食走失。

二十三日,此日据说是老君爷的生日,诸事禁忌,晚上,用冰镇门,是夜家家仍打焰火,此日之火为老君爷的火,煤工敬奉老君,对此日尤为重视。府谷次日有燎百病的习俗。榆林人垒火塔跳跃说可燎百病,不吃米饭,而吃面条和疙瘩,有“头疼疙瘩牙疼面”的说法,农村尤为重视。绥德人此日在城内点火塔闹秧歌,尤为隆重。《延绥镇志》记载,此日夜,“聚猪羊骨杂烧之,名‘炼干’。俗谚曰:大忌二十三,太上老君不出庵。”

二月一日,据说是蜇龙升天之日,乡人聚集龙王庙祭祀,谓之开庙门。庙门开,龙神起。洒扫后,杀羊祭祀。清涧、子洲、子长等地,晚上村人举办龙眼会。届时,每个社的群众聚集在龙王庙前,敲锣打鼓,举着上写“东、西、南、北、中”的五方五色旗,浩浩荡荡走上山头(有的地方举着火把,并要至少凑够七姓之人)。上山后,先点燃火塔塔,把五色旗插向五方,插时旗下得各埋一颗鸡蛋,然后焚香燃纸,全体下跪,由纠首宣读祭文:今告于五方五帝之神前曰:神灵施恩,普救众生,瘟疫远离,百病不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冰雹不生,普降甘霖,拯救众生。然后,在中方的旁边画一个大圆圈,圈内刨一个土堆,插上香把,所有的人在圈内拿一炷点着的香,不敲锣打鼓,不东张西望,静悄悄地迅速走回社内公馆。此时才欢聚一堂,畅饮美酒,欢歌笑语,热闹非常。之后纠首准备一块磨扇一个碾夹子,一个纸钉和一只公鸡,静待鸡鸣。当鸡啼第一声即将结束鸣叫时,一人手持纸钉和碾夹子,向磨扇上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红布猛击一钉,这样在纸和红布上留下深深的钉印,这叫龙眼纸和龙眼肚肚。据说,用龙眼纸擦身可以医疾病,小儿穿龙眼肚肚可以避邪。此俗各地大同小异。子洲老君殿一带,读祭文前,先由一长者引唱,众人附合。左转数圈,右转数圈。唱词大意是:祈风伯雨师,保佑愚民,将冷风雹雨下在深山旷野,把和风细雨下在庄稼地里,确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歇一会又唱,一连数次,之后宣读祭文,读毕祭文后,祭活鸡一只。另外由数人组成打天气组,观察西北方天气,如有黑气,则预兆将有冷雨,即忙朝其连放数枪(土枪)。据老农说:初夜见西北黑气,主四五月降冰雹;半夜见西北黑气,主夏降冰雹;后半夜见西北方黑气,主秋降冰雹,黑气流向何处,何处有冰雹。

二日,龙抬头之日,太阳未出前不得担水,恐怕担回龙头;也禁女工,怕伤了龙目。旧俗早上吃龙眼窝窝,谓之“啖蝇头”。有些农家蒸十二个软糜子窝窝,看那个窝窝上水多,预兆那月雨水多。此日,男子多理发,叫抹龙壳或揭龙盖。谚云:“二月二,龙抬头,粪爬牛不抬头,一脚踏到地里头。”府谷、榆林旧时有用灰围宅舍谓之围蚰蜒的习俗,今已无。米脂、绥德一带,吃过年时的黄馍馍和烧黑豆,正月不理发,此日适宜理发,叫“抹龙壳。”

二月二日,也有开庙门扫庙宇的习俗,谚云,庙门开,龙神起。

三月三日,为上巳节。清乾隆《府谷县志》载上巳日“晨起,折柳条鞭宅舍中墙壁并窗、门、角,插于屋上,以驱毒虫。士女踏青郊外。”光绪《绥德州志》记载:“三月上巳日,以黄纸书符贴壁间,并以杨柳鞭壁,谓能收蛇蝎于葫芦,使不蛰人也。”民国《米脂县志》记载:“三月三日昧爽,取新柳枝鞭室内四壁,名刷蝎子。”上巳节主要有两项民俗活动,其一,踏青;其二,用柳枝鞭打四壁。一个目的:驱除邪恶,换来清爽。用柳枝鞭打四壁的习俗渐少,而士女兴致勃勃,上庙烧香,踏青郊游,仍流行。有的采新生艾叶,以备疾用。

寒食节。清明前一日,是日禁火。为纪念春秋时随重耳到过狄地(陕北)的介子推。此日群众多食冷食,不少地方吃摊黄。清涧、子洲、米脂、吴堡、神木等地有吃“子推燕”的习俗。即在大白馍上捏数个雀雀燕燕蒸熟而食。有的在酸枣枝上悬挂雀馍、燕馍。寒食节捏雀雀燕燕是巧妇们大显手段的时候。据《东京孟华录》记载:“寻常京师以冬至一百零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为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可见子推燕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保存在陕北民间。子洲淮宁河川上游又叫重耳川,春秋为狄地,据说重耳逃难就住在这里,介子推割股奉献也在这里,重耳并娶了狄女季隗为妻。这里群众吃子推燕代代不衰,更有一番深情厚意。

清明节。此日群众多食煎饼,家家上坟祭奠祖先,上坟时间可提前,不能推后。如果上坟太晚,据说祖先魂灵已被收禁,享受不到子孙的祭奠。上坟时坟尖须压纸钱,并培土。

榆林城群众,“作秋千戏,士女插柳毛、柏叶于鬓,出城拜扫,或选胜踏青饮酒,儿童竞放风筝,两日乃止。”榆林戏秋千之俗,少见了,儿放风筝的习俗至今仍有,且一年比一年活跃、新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多组织少年儿童为革命烈士扫墓。

是日,子洲淮宁河群众未婚夫家给未婚妻送一对形如髽髻的白馍,一对面花篮,四个子推馍,八个燕燕雀雀馍,意即髽髻夫妻,恩爱长久,白头到老。未婚妻家也回赠一对面虎,一对面鱼,退回两个子推馍,祝愿丈夫虎虎有生气,富贵有余。

清明节,有给祖宗坟茔立碑的习俗。

清明要清,谷雨要淋。但清明往往下雨,清明下雨,下饱墒了较好,如果雨洒地皮,则“雨洒清明节,风刮四十五。”

谷雨节。据《延绥镇志》,旧时,榆林群众在此日贴厌蝎符于壁,书咒其上曰:“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四巡,送蝎千里化为尘”。又书“叭、吐、口威、口毒”等字于四隅,今已不如此。

四月八日,浴佛节。此日是陕北庙会活动最活跃的时候,不少村社有庙会活动,佳县白云山、榆林青云山等地庙会更为有名。从四月初一日起,不少群众到佳县白云山上香,尤其是携带十二岁的小孩还愿,靠神签占卜年成丰歉世事否泰。群众或吃豆腐,或吃蒸黄,有谚语曰:“四月八,不吃黄儿不得发。”还有“过了四月八,拦羊娃娃往回爬”的谚语。因天气渐热,日子渐长,拦羊娃回晌午。

二十日,据说是盐神生日,盐工多祭祀,极为虔诚。

五月五日,端阳节。家家食米粽。榆林的粽子是软米和红枣的,香甜可口。所以,信天游里有:“大软米粽子包沙糖,送给我三哥哥尝一尝。”。旧时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府谷一带群众把雄黄酒蘸在手上,在小孩额头画十字,为了避邪。雄黄有毒,今已不喝雄黄酒了。还有些地方喝菖蒲酒。菖蒲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瘘,久服耳聪目明。清早将艾叶、柳枝插于门上,将艾叶挂于耳上,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农家用草汁染成五色丝线,系于小儿手指、脚趾上,名之曰长命缕,以避邪。有的还佩戴香药香包。也有书写符箓贴于门上者。据说,此日用河水洗眼,眼目明快,不患眼疾。遇青蛙捕捉之,可以医治皮肤疾患。但是很难见到蛤蟆,俗话说:“癞蛤蟆躲端午。”新嫁之女也要回娘家躲端午。旧时,认为五月五日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诸事禁忌,不宜出行,所以,用各种方法驱邪避灾,期盼大吉大利。

十三日,据说此日是关羽生日,关公在此日蘸水磨刀,故雨多,村人多给关圣帝君放牲祈雨,也有唱社戏、说社书的习俗。民间有“初一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月干”的说法,如果初一无雨,十三也无雨,再一个月也没有雨,庄稼不能按时入种,岂不愁煞人?在关羽生日求雨,是陕北以农为业耕作习俗的折射。

六月六日,天贶节。新麦登场,农家尝新,谚云:“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此日晾晒衣物、书籍,取灶灰覆裘毳,诸虫畏之。榆林市群众鸡初鸣即熬绿豆汤,呼之为奠浆水,到明携至祖茔浇奠,为亡魂解炎热,以早为好,后至者为不孝。归来汲水器中,作面酱不霉,不败。榆林城人此日吃茄子熬羊肉。六月六,还有接姑姑的习俗,农家把女儿接回娘家一块欢度节日。府谷还有放河灯的习俗,家家户户制作各种河灯,于申时开始沿河放灯,下游之人,捞河灯,谁捞来好河灯,兆有好运。如果捞来熄灭之灯,即是不吉之兆,需顺手把一方手帕丢入河中。捞灯之人,今年捞来一盏,来年,要放五六盏。

伏日。伏日,也叫数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也叫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也叫中伏,立秋后第三个庚日叫三伏,也叫末伏。此时是最热的时候。头伏第一天,农人多吃面食,盼望雨水丰旺。不食疙瘩面,恐下雷雨。伏天,大人小孩忌理发。头伏三天内,妇女不下河洗衣,男子忌游泳嬉水。伏天是农忙时候,谚语:伏里狗刨出,强似秋里细锄出。伏里有雨,锅里有米。伏里不出,秋里不熟。头伏荞麦二伏芥,三伏种的好白菜。都说的是伏天的农事和天气。 十九日,榆林城人素食敬佛,多食西葫芦炸豆腐(西葫芦、豆腐、洋芋块,均用麻油炸黄,佐以片粉、黄花、蘑菇等烩成),素淡可口。尤其要上万佛楼敬佛。

七月七日,乞巧日。这是中国的女儿节和情人节。旧俗此日妇女设瓜果祭拜织女星。以乞针之灵巧。有的地方女儿在正午用金针漂水碗中,视针影之妍媸,以测巧拙,今已不如此。据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夫妻久别重逢,泪水涟涟,故人间多雨。是日乡间少见喜鹊,喜鹊给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传说妇女儿童吃了鸡膀子能聪慧灵巧。

十五日,中元节。旧时农人携瓜果往先茔拜扫,佛寺也有做盂兰会的习俗。陕北称七月十五日为麻谷节。这一天农户择田禾长茂处悬挂黄白纸幡,叫挂田蔓,预祝丰稔。《延绥镇志》就有记载:“七月十五日农家早向陇头择禾之长茂者悬五色纸旗,名曰田幡,庆秋成也。”有竹枝词云:“盂兰盆会届中元,冷向秋风泣墓门。焚罢纸钱齐拜扫,故留一串挂田幡。”今已不如此。据传说,是日牛郎织女分别,故人间多雨。神木、府谷一带,七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捏面人。妇女们将白面捏成栩栩如生的诸如:“大肚罗汉”“戴花姑娘”“挑水汉子”“猴啃西瓜”“金鱼摆尾”“鼠蛇盘兔”“莲花生子”等等面食品,蒸熟、晒干,或馈赠亲友,或让孩子们吃,孩子们上学也当干粮带上,在教室里互相比试,俨然像一次食品艺术展览。为什么要捏面人呢?传说隋炀帝有个大将麻叔谋,也叫麻胡。此人非常残暴,常食婴儿。后来,被腰斩了。但他死后仍变成凶兽马獒,吃农家的牲畜,尤其爱吃婴儿。所以,有人设法在七月十五日捏面人,献祭马獒,久而成俗。至今,“麻胡来了”仍是恐吓小孩的话语。榆林南乡这一日有挂锄的习俗,群众吃糕斜馍。糕斜,分三层,上下两层用白面制作,中间那层用糕面制作,黄黄白白,可谓金银馍,吃时别有风味,并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二十一日,据说是魁星生日,佳县白云山道观举办羊道会。羊道会主要有两项内容。其一是喝羊道汤。羊道汤就是把羊的各部位从头到蹄一一做成汤。如羊耳朵汤、羊脑窝汤、羊口腮汤、羊舌头汤、羊肚丝汤、羊小肚汤、全身羊肉汤、羊蹄筋汤等,每道汤做法迥异,味道醇香,请与会者品尝。其二是赛诗。赛诗时用抽签的办法限定诗题、诗韵,即席作诗,作不出者罚酒三杯。比俗多为文人雅士参加,频于失传,1985年又重新恢复。

立秋日。群众多将绿豆、红豆、豇豆、扁豆、黑豆、小豆、黄豆、豌豆、蚕豆、刀豆等各色豆子放在一起煮食,叫吃秋豆饭,别有风味。一个海碗里放着滚圆的豆子,有红,有黄,有绿,有白,有黑,有紫,有青,可谓七彩缤纷,另人胃口大开。为什么要吃秋豆饭呢?秋豆,谐音秋收,人们盼望有个好收成,其二,吃了秋豆饭,可以解热清暑,其三,豆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各种豆子放在一起是一种滋补品呢。群众中流传不少立秋谚语,前晌立了秋,后晌凉飕飕。说得是立了秋,天气渐凉。立秋糜子四指高,出穗拔节打缠腰。说得是农事活动。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农家皆食水饺。并自制月饼等点心,自己食用外,互相馈赠。晚上用瓜果、梨枣、月饼等献月,山间老者向月叩拜,极为虔诚。家人团聚,饮酒赏月。有的地方烙一个大月饼,此谓团圆月饼。月饼上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树、嫦娥奔月等图案,一家人在一起,分而食之。假如有亲人不能归来。也要留下,设法捎给他。子洲县老君殿镇一带,是日晚有偷儿女的习俗。凡结婚数年尚未生育的妇女,月光下到多子女家菜田偷摘一点菜吃,据说,如此即可生育。榆林城未婚女婿要拜未来的岳父母。

九月九日,重阳节。田禾上场,有谚语:“九月九,家家有。”是日农家多食米糕,也有吃荞面饸饹的。有的村庄此日献场,酬谢谷神。文人雅士有登高赋诗、赏花饮酒的习俗。民间还互送花糕。1989年开始,为全省老年节,尊敬老人,为老者祝福。有的地方召开大会,表彰敬老好儿女、好媳妇。

十月一日,农家上坟祭奠祖先,同时将五色纸折成衣服,在祖宗坟茔上焚烧,曰送寒衣。据说送寒衣只能拖后,不可提前,恐被他鬼抢走。道光《怀远县志》记载:“寒衣节,有丧服之家,剪纸作衣、糊纸为箱,焚于门外,烧侧柏枝之有子者,响如爆竹,男妇举哀以送亡者。”民间有谚语:“十月一,有的有,没的没。”意即如果岁歉,有的农家已粮食不多了,所以此日有的家庭照样美餐一顿,有的家庭就不能美餐了。

十一月冬至日,群众有熬冬和炒冬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前一日晚上举行。所谓熬冬就是将猪骨、羊骨等煮在锅内,掌灯时,家人团聚,啃食猪羊骨头。俗话说:“猪的骨头,羊的髓;鸡的翅膀,牛的胃。”熬冬后,孩子们把黄豆、黑豆、高粱、玉米、麻子、小麦等五谷放入大锅里,炒成米花,大家抓食。群众叫此为炒百虫足。谚云:“冬至熬一熬,来年好一好;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冬至不炒不熬,是少趣味的。冬至和数九连在一起,群众有连冬数九的说法。谚云:“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阂门叫狗,五九六九水在浮面走,七九八九河边看杨柳,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府谷一带,是日多吃油炸糕和头脑。所谓头脑,就是把适量的洋芋、萝卜、豆腐、羊肉切成块状,烩在一起即成。旧时从冬至这一天起。文人雅士有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群众有“数伏数凉哩,数九数暖哩”的说法。

十二月一日,乡人把熟黑豆、干草节,红枣用麻绳间隔串成枣牌牌,挂于小孩胸前,煞是好看。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枣牌牌直到腊日才能吃。

八日,腊日,又是佛教节日。《延绥镇志》记载,此日谓“道德腊”。家家户户一大早即吃焖饭(即腊八粥)。焖饭的主要原料是软米,也有放置各色豆子、红枣的,也可以下油盐。有些地方是日晚上有转九曲的习俗。腊八日天寒地冻,故有“腊七腊八,冻死哈巴”的说法。这一天初嫁之女需回婆家。有古训:“不忌腊八,死娘家爸爸”;“不忌腊八,把婆婆当成哈巴。”其实,快过年了,让新媳妇别老呆在娘家。横山有做腊八丸的习俗。这腊八丸是用兔脑和白面在腊八这天做成。这丸子据说催产催生最灵验。佳县腊八前一天晚上,“以五谷种入粱叶桶内,束其两端,置水缸中;晨起取各种验之,何种生芽为来岁丰收之兆。”(民国《佳县志》)

二十三日,祭灶。群众呼灶君为“灶马爷,”认为灶马爷是“一家之主”,对灶马爷尤为敬畏。群众放鞭炮、焚纸烧香,送灶神上天。用面蒸成山状,镶嵌若干红枣,此叫枣山山,放置灶君怀前,用饴糖粘灶君牌位,盼望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官降吉祥。”此日后,即筹办过春节,尤其是对打扫卫生十分重视,有“腊月二十四,卫生是大事;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六,家家擦灯树;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具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的谚语。同时换窗纸,挂年画,贴对联,贴窗花,置办年货,准备年饭,清理债务,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榆林人叫年月尽。这天早上,家家户户吃油糕。吃过饭后男人们上坟祭奠祖先,女人家中备办年饭。还要贴春联和窗花,中午吃杂面,下午,打扫院子,将水缸盛满水(水满福满),有的地方压黑豆钱钱(意即福多钱多),挂灯笼,用冰炭镇门,垒火塔塔。晚上,火塔塔点着后,灯笼也亮了,此时家家欢聚一起,“长幼设席群饮”(《榆林府志》),这叫吃年夜饭。这顿年夜饭,是团圆饭,不论是天南地北的家人,都要赶回来吃团圆饭。如果家中有人因事不能回来过年,吃饭时也得另放一双筷子一只碗,表示这个缺席的人也吃团圆饭来了。

吃过团圆饭,榆林府志记载“灯花竟夜,为之守岁。”是日晚,点长明灯,屋里屋外灯光通明。饭后,老人静坐,守岁,年轻人尽情玩耍,妇女们仍很忙,准备明天的扁食馅儿,或给孩子们准备新衣服;有的还给新衣服上缀上枣串,核桃等物,以避邪恶。还要打醋坛。所谓打醋坛即是妇女手持笊篱,上置数块火炭,倒上食醋,顿时有一股异样的呛味,在家中各个角落里走动走动,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除病。传说姜子牙封神时,给自己封了个醋坛神,醋坛神是替老百姓禳灾镇邪之神,是老百姓的保护神。除夕门上放置冰炭、打醋坛都是为了给姜子牙提供驱邪武器。其实打醋坛是群众讲究卫生的传统习俗,打醋坛可以灭菌消毒,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改革开放以来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已成了城乡的一道风景。大家和岁月一起欢乐,更增加了几分喜气,几分春色。直到新年钟声响起,大家同时在门外燃放爆竹,火树银花,声音如雷。看过春晚后,孩子们已经睡了,妇女将擀杖、菜刀、甚至驴蹄子放在孩子枕前,有的还用长命缰镇以石狮子拴好,同时在枕下放压岁钱,盼望孩子无灾无病,增智增福,健康成人。大人继续静坐守岁。年轻人欢聚一起或饮酒行令,或玩耍行乐。也有人观赏灯笼,据说谁家灯光摇曳,暗淡无光主凶;谁家灯笼明亮,则主吉。也有人上山品天气的,预测明岁收成是否丰稔。清《怀远县志》记载“是夕夜半,鸡犬不惊,风霾不作,黑雾不生,群以为来年物安民阜之占。”仰观天象,俯察人事,这是一种特殊的守岁,或许是古代星相术在民间的遗存。

旧时,除夕晚上,吹鼓手多到各家各户吹打一阵,名曰送喜送福,拜年庆贺,实则乞讨钱财,守岁的主人甚为高兴,或给钱币,或给糕馍等年茶饭。其实,吹鼓手拜年也是古老的风俗。《东京梦华录》记载:进入腊月以后,“即有贫者三五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称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

榆林人叫守岁是熬年,并说熬过年后一年不困。其实,除夕守岁,古亦如此。周处《风土记》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20世纪末,除夕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已成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