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得到为什么火(《罗辑思维》成功的原因)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实质不应该是对《罗辑思维》或《樊登读书会》这类二道知识贩子的批判,如果把对知识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思考,再卖给市场上需要的人,那所有的内容创作者几乎都属于这一范畴,区别只在于罗胖和樊登深刻地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

因为学习知识的过程漫长复杂,没有掌握相关的技巧,甚至会觉得枯燥乏味。

一个人要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还需要有专业人士引路,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并在实践中反复打磨。

以上还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础的条件,具备了条件,还要看你对行业发展的预期怎样,是否选对了赛道,是否在风口到来前提前布好了局。

各个环节都要顺利拉通,成功才具有可能性。不得不说,这其中还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但是,像知识付费类产品会给人一种我花钱买了该产品就胜券在握的幻觉。

本质上不过是一种避重就轻的逃避现实痛苦的行为,这是人的本性。

01、浮躁时代下的乱象

既然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那么我可不可以通过演绎的方式,将躺在书本上的知识化妆打扮一下,放在舞台上表演出来,再加上舞台上绚丽的声色光影,演员的动情演绎,一定会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现在的短视频的趋势就是迎合了大众对于短平快的娱乐化知识的诉求。

装上某音之后,我妈每天都会在上面刷各种视频,财经类的、情感类的、成长类的,遇到讲到她心坎上的,还会转发给我,结果就是,每天工作完一打开微信,有好多个她转发给我的视频,还叮嘱我一定要仔细看看,年轻人看了好少走弯路(有同款妈不?哈哈)

不仅如此,我妈还将在短视频上学到的理论金句贯彻到她的日常生活当中,每次一开头,言必谈及国际形势,国家各项政策或是各种人生大道理,说的人比听的人更加激动,像打了鸡血一般。

我妈的文化水平不算高,但她爱学习、观察、思考、总结,所以在社会上还是混出了她的一席之地,我经常调侃她是“社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文化不高这回事,难免还是有点自卑。

自卑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急于掩饰自己的短板。

自媒体时代,碎片化的知识可以随便获取,对于我妈这种,让她重头开始学习基础知识不太现实,她也不期望能够获取专业的、系统性的知识,这种由金句组成的、言之凿凿的快餐式的知识,正中她下怀,只要让自己显得有文化、有见地就行了,她只要这种灵魂层面的“包装”。

而沉迷于《罗辑思维》的人可不是仅仅想要包装自己而已。

喜欢它的人希望通过学习来达到扩展认知、思维升级、获得新的信息、新的见地的效果。

自己一个小白,学习过后也能获得专业的视角,以显示某种深层次的(价值层面:我是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优越感。

再或者,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吗?兴许跟着罗胖学习能够给自己一层不变的人生带来某种转机。

小羊认为,《罗辑思维》这类型的知识付费栏目会有这几种类型的消费者:

(1)本身就是某个行业的专家,自身拥有系统化的知识结构,通过罗辑思维来获得另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

(2)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完整的基础教育,没有独立的思考习惯,但向往知识分子身上所拥有的光环,自己也希望能够蹭到热度;

(3)纯粹跟风凑热闹的,谁最近比较红就跟风追谁,如果风评不好也能立马抛弃他;

这三种类型的消费者中,只有第一类能够理性地看待《罗辑思维》这种演绎失知识栏目,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把它作为工具来使用。

第三类消费者虽然也跟风追热点,但来得快散去也快,也不容易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最难搞的就是第二类消费者。他们不满自己的现状是真的,急于摆脱现状的焦虑也是真的,他们没有分辨能力也是真的,把罗胖的话当成真理也是真的,不管符不符合自身情况一通乱套更是真的。

这就很麻烦了,不了解自己,看不到真实客观的情况,没有方向盲目地努力,是最可怕的。

02、对演绎类知识”上瘾“的背后,是对真实人生的无力感和焦虑

精英人士自带优越感,他们是不容易体会一个普通人对自身命运有多么无力。

小羊就是普通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太明白普通人在各方面的资源都不足(显性资源如金钱人脉,隐形资源如智力资源、认知层次等)的情况下想要翻身有多难。

所以,普通人的无力感很重,而且找不到方向,这也是前几年传销盛行的原因。

像张庭被定为传销的TST公司就是精准地击中了全职宝妈们回归家庭,却没有收入,在家中得不到尊重的痛点才迎来发展时机。

有人洞察了普通大众的痛点,于是给大众造晋升的美梦,再反过来收割他们。并不是他们智商低或者笨,而是他们太需要这个梦想了,这是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他们不想如蝼蚁一般,匆匆地来人世走一遭,再默默地、毫无贡献地离开。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执迷于不切实际的梦想的人,只是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他们,认为他们不是“积极入世”的成功者。

我们看到的例子,都是追梦成功,被报道出来的,而那些没有成功的,既无法放弃心中对于理想生活的执念,无法向现实彻底妥协,又无法完全不顾现实,自顾自地活在理想生活中,他们在这种割裂的状态里反复拉扯,直到被埋在时光的尘埃之中。

有一则有关《红楼梦》的轶闻,说的是小说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有很多女孩子沉迷于其中描绘的富贵风流的生活,宏伟的建筑、精致的餐饮吃食、男女主人公凄美浪漫的爱情,哀婉伤情,几乎下不了床。

红楼梦中描绘的生活和女孩们现实中的生活差别太大,它无不反衬出自己生活的平庸单调,女孩们的心态开始失衡;

《真实故事计划》里写了一个非典型的农民“杜深忠”,跟我们印象中的农民形象完全不同,他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鄙陋、没有追求的人。

相反,他固执地在内心保存了一小方天地。在这方天地里,风清月朗。他的审美意境高远,他的内心宽厚纯净。

当记者采访到他时,他正用毛笔蘸着清水,在月光洒下的门廊下临摹着字帖。

年轻时,他也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文艺青年,他觉得,自己不可能一辈子被埋没在乡村,寂寂无名。他拿着存下的一点钱,应杂志社的邀约,来北京“追梦”。

可是,那时候的文学圈,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熟悉的文学样式早已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各种意识流、哲学思潮。他努力看那些外国作家的作品,看了好几遍都没有看懂。

命运的第一扇门对他关闭。他并不打算妥协,可是,现实却不容他多想。

在农村,年龄大了(杜深忠那是快30了,在农村,在那个年代,是很不同寻常的事)还没找对象会被视为异类,杜深忠也不例外。

勉强成了家、有了孩子,物质生活的压力、家庭责任的重担容不下杜深忠的文学梦,他只有不断地向现实妥协,起初,他还不断抗争,年久日深,文学真的成了心里那一抹白月光,可望不可即了。

普通人要实现阶层的跃迁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像杜深忠一样慢慢被迫向生活妥协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

03、什么才是正途?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如果罗辑思维给这些人造了一个成功的美梦,我们又何必要去吹灭它。何必要这么残忍呢?

我觉得这是精英主义者的想当然的说法。如果你的孩子沉迷于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完全不顾现实,不在现实层面扎扎实实提升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你会怎么做,你会任由他沉迷下去吗?

但凡有良知的家长都不会。他会想方设法说服孩子看到社会真实的样子,也会用他们的经验来引导他适应规则,在不破坏规则的前提下来赢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现实生活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正反馈才会击破一个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而底层的人,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叫“如何从底层杀出?”

小羊认真翻看了好几个答案,发现高赞的答案都有这一条“成为细分领域的专家,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集中在这上面。”

因为普通人逆袭的机会很有限,社会发展到如今,各个行业都面临充分竞争的局面,普通人没有资源优势,只能集中精力,找到自己的擅长点,精准发力,或许还能为自己拼得一席之地。

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对芮小丹说,要在15年之中挣1000万没有问题,他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他给出了两个建议:(1)不要以求职应聘为生,拿学位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应该是什么有用学什么,只要不影响创作经营,学他个十年八年的,就会有个学习环境;

(2)…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也。

丁元英的建议里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就是,我们应该判断什么是对社会“有用”的知识技能,而不是看表面的东西。

一旦找到了这个方向,就要坚持“长期主义”,特别是能够产生复利积累的行业,更值得我们长期去深耕。

其次就是我们需要悟到我们经营之“道”,也就是看到它的实质,我所做的事情,是属于整个价值链条的那一环,整个行业是如何联动的等等,而不只是埋头学习知识而已。

不管人沉迷于什么东西,那都是表象,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的,是自己的心魔。

祝各位所得皆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