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买什么东西最容易超出预算?那估计就是买车了。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笑话 ,就是一个人原本是要买一辆自行车,结果最后买了一辆宝马回来。
具体内容不再重复,但大多数曾经买过车的人估计都深有体会。
就像我十年前,因为上班有点远,为了少点风吹、日晒、雨淋,决定要买一辆车--汽车!开始是想买一辆二手面包的,然后看来看去,目标不断上调,由二手面包到二手轿车,由二手轿车到新轿车,由两万多元的两厢夏利到四万多元的夏利N5,再由夏利N5到五万多元的江淮同悦,最后买的是六万多元的长城腾翼C30(手续办下来快七万五了)。原本老婆说六万多元都花了,再添一万就可以买一辆合资车。但最后我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就此打住,要不再看一段时间就得卖房子了。要知道,对于象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买车预算每上调一万,那都是要下很大决心的。
转眼十年过去了,虽然工资提高了,但买车预算并没有提高多少,但好在车价大幅下降,同样的钱在今天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买到更丰富的配置。
落地十万,其实就可以买到差不多的车了,这也是我对第二辆车在价格上的定位。
当然,价格越高,享受自然是不一样。但是,就象是一个普通人从来没敢奢望娶一个女明星一样,一个月薪三千的打工者买车也不会瞄上BBA。即使借钱、贷款,娶了一个“明星”回家,又岂是一般人能够伺候得起的?所以,干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
虽然买了车,在车辆的花费上会凭空多出相当大一部分的支出,但我还是建议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哪怕是一辆只值几千元的二手车。有车和没车的区别,要远远大于好车和一般车的区别。
在刮着风的雨夜,看着顶风骑行的路人,你会感受到一辆车带给你的温暖;即使时间再晚,你也可以在一两个小时之内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你会体会到一辆车带给你的便捷;看着后座上熟睡的爱人和孩子,你会感谢一辆车给予你的家人的呵护;停下车,靠在椅背上默默地想一下自己的心事,你会庆幸车辆给了你一个独处的空间。
关于买多少钱的车,本来在上一篇《选车记(一)》中已经提及,但感觉意犹未尽,所以就有了这一篇文章。目的就是告诉那些像我一样正在买车或者打算买车的朋友,车就是一个工具,别赋于它太多的社会属性,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选择一辆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车。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相关阅读
选车记(一):先谈谈开了十年的长城腾翼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