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登为什么多年不回家(方登回到家后)



当年在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泪流不止。电影放映结束后走出影厅,所有人都带着哭腔,可见这部电影的感染力非同小可。

自从看了这部电影,我就对片中的一个情节无法释怀。

不是在决定救儿子还是救女儿时,妈妈说出:“救弟弟。”这三个字。而是在傍晚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妈妈说:“登啊,让给弟弟吃。”

一个西红柿,两个孩子。明明可以选择一分为二,可为什么这位母亲却连这种智慧都没有呢?更可气的是,白天的水盆里其实是有两个西红柿的,孩子们抱着电风扇回来的时候,弟弟就顺手拿了一个。按理说,剩下的这个怎么也该轮到姐姐了。可是没有,尽管有母亲明天去买的承诺,可这种教育方式仍然让我意难平。


时隔多年,如今再看《唐山大地震》,我发现在母亲决定孩子生死的时候,我并没有那么痛恨她的偏心了。在那种情形下,她的犹豫和最终的狠心决定其实都可以理解。

只是,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谅解,但在“分西红柿”这样的小事上,我却难以原谅。因为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一般是不会出现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情况的。但像这些生活琐事,却每天都在发生。或许在家长的眼中,姐姐从小就应该照顾弟弟妹妹,可是就像剧中小方登一样,她在弟弟被欺负时表现得像个大人,在弟弟争着要吹风扇时她说妈妈做饭热,要让妈妈先吹。

她的听话懂事没有得到偏爱,而是被习以为常。乃至“救弟弟”三字一出,废墟里的一对眼睛也瞬间黯然失色了。


曾经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理解,甚至难以置信。比如说长大后的方登在怀孕后,独自退学生活,不顾养父多年照料的情分,甚至都不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的行为。

可如今再看时,竟很自然地明白了。其实这就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旨。不是灾难片的特效展示,而是一段故事在被缓缓道出。

所谓“地震”其实并不是一瞬间的灾祸,而是那一代人永生的磨难。

不难看出,这部电影实际上是一场以家庭为主的叙述。剧中的一对龙凤胎,便代表着两个受家庭巨大影响而长大的孩子,在面对各自生活时所呈现出来的性格畸形。


其中,方达作为弟弟,从小受母亲的偏爱,长大后也对母亲的恩情尤为看重。但剧中,这个男人对待妻子却很大男子主义。甚至在初次带未婚妻回家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要是我妈不同意,咱俩就得分。”

如果我是这位未婚妻,听了这话肯定心里凉下半截。倒不是说这种表达方式让人不快,而是这种想法让人从心里排斥这个“妈宝男”。

后来妻子生了孩子,过年想带孩子回娘家,他也强硬地不允。气的媳妇说:“小心鸡飞蛋打!”可是方达又是怎么回复的呢?

“鸡有的是,蛋也不缺!”

最后,还是把孩子留给了奶奶。妻子临走前看着孩子欲哭又止。


其实方达只想着让他母亲有个盼头,和孙子在一起有点依偎。况且之前母亲也表达过想给他带孩子的欲望。这么做,只是让他自己能够得到一些慰藉。可是妻子的父母甚至都没见过孩子,这种做法也完全没考虑到妻子的感受。要不是这位妻子通情达理,可想他的小家也会经历一场地震吧。

再说方登,我一直不理解她对养父为什么那么无情。小时候,养父最在意她的感受,养母还曾说过:“这孩子不是我们亲生的。”这种话,可是养父一次也没说过,内心已将她视为己出。可是她为什么能在怀孕后一声不响地离开,这么多年都不联系养父呢?


其实也是因为她童年的创伤,导致了她一直忘不了自己被抛弃的事实。

后来她在回到养父身边时,终于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告诉了养父,她说:“救弟弟,这三个字一直都在我耳边,我不是记不起来了,而是忘不掉。”

对于一个曾经没有被选择的生命来说,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被抛弃,因此她必然会选择退学生子。

但是她为什么不回养父家,将一切都解释清楚呢?

其实剧中已经给了合理的解释。


方登高考前噩梦惊醒,养父给她按摩缓解头痛。夫妻二人回房后,养母却对养父不注意形象的行为大加斥责。

她说:“女儿都大了,你穿成这样成何体统?”

这些话都被方登听到并记在了心里。后来养父说要带她出去散心,还没等养母反对,方登就拒绝了。其实这种隔阂在很多亲生父女间尚有存在,就更别提是养父女了。

方登上大学后,两个暑假都没回家。但为什么强调是暑假呢?

其实这时候在方登心里就已经有了顾虑,以至在养母过世后,自己怀孕的时候,她也无法走出内心的隔阂,以这样的身份和养父独处。


这两个在地震中幸存的孩子,内心都带着对世界畸形的认知。他们的人生观是有缺失的,是因为地震而破碎,后又无法复原的。

尽管片中用一场地震掩盖了人们在成长中所经历的动荡,但实际上,在很多普通人的生活里,却时刻充斥着偏爱与绝情。

这些由家庭环境带来的性格养成,其实已经决定了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走向怎样的结局。只是我们在自认为安稳的岁月里,以为生活毫无阻力。

其实很多事都由不得我们去选择,生活早已将我们打磨成了该有的样子。我们要做的其实和这些扰攘的俗世相比,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