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属于什么(月球属于什么星)

邓丽君的代表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算得上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回忆,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人们总是能回忆起那年那时陪伴自己赏月的人。他们或许已经湮没在我们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月亮此时变成了一种情感的寄托。

可是我们对于月亮的了解大多集中于文学和意象方面,也就是说,我们更熟悉的是月亮的引申义,而对它的本身“月球”算得上是知之甚少。那么你了解真实的月球吗?有关月球起源、登月骗局、诡异月背和各国探月这些代表性事件又知道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备受瞩目的“月亮女神”到底有哪些“绯闻”,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


月球是什么?

宇宙当中的天体大多都有自己的卫星,这些卫星围绕着它们不眠不休地旋转。卫星的大小和个数却各有不同,像“花心”的木星就有79颗卫星,而冥王星的卫星“卡戎”的体积质量与它十分相似,就像是它的双胞胎兄弟。可见,作为地球天然卫星的月球,算得上是众多奇葩当中比较正常的一个了,不仅其体积质量维持在刚刚好的水平,还是地球的唯一。

月球的别称有很多,尤其是在我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球是我国古代诗词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诗人总有几首诗会写到月球,像李白这种诗坛重要人物更是“无月不欢”。所以汉语当中也会称月亮为太阴、婵娟、预判、玄兔等等。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当然要配美丽的人,因此古神话当中的嫦娥仙子居住地也被定在了月球之上。

以上是存在于意象当中的月亮,更多源于人类的想象,真实的月亮不过是一颗平平无奇的天体罢了。它的质量是地球的0.0123倍。平均半径为1937.1千米,是地球半径的0.273倍。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月球的大小和地球相比真的不值一提。谁又能想到这样的它竟然能在太阳系所有卫星的体积排名中排到第五呢?只能感叹一句,果然“月”不可貌相。

不过人类在使用望远镜观测到月球表面之后,发现我们过去对它的想象实在是过于美好。因为幻想当中的女神竟然真的变成了“麻子脸”,倒也不是嫌弃它丑,只是觉得它与我们想象中的模样确实差距太大了。后来也有人提出,这些麻子般的陨石坑实质上是月球保护地球的证据,它像一个卫士,为我们抵挡住了来自宇宙的“风霜雨雪”,从一个身姿绰约的少女变成了无往不前的战士。我们看到的撞击坑,都是她守护地球的勋章。

月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是27.32天,以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式运动。不过由于地球潮汐锁定的机制,我们从地球上对月球观测时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至于月球背面的模样,在嫦娥四号成功登陆之前一直都是个迷。


月球的身世之谜

现代科技可以准确地测出月球的尺寸和其他基本信息,但是却无法推断出月球从何而来。因此,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其实是十分有限的,起码关于它的身世,至今都没有一个肯定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科学家提出了月球起源的假说,主流说法是以下这四种,分别是分裂说、俘获说、同源说和碰撞说。

最早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设是在1898年,提出这一假设的正是达尔文的儿子,他认为月球其实是地球的一部分,其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转速过快“甩”出去的。这些被甩出去的零散物质在日积月累当中聚集,最终形成了月球。这种假设就是分裂说,其认为月球是由地球分裂而来的。

第二种俘获说则是基于天体之间的引力来判断的,像我们的太阳系当中的八大行星之所以一直在固定的位置上围绕着太阳做着运动,实质上就是因为太阳对我们有着巨大的引力。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恰好远远大于月球,因此认同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月球是在路过地球身边时被地球的引力捕获了。

第三种同源说则是认为地球和月球形成与同一时间,算得上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不过这种说法在人们对月壤进行探究之后被否决了,因为不少岩石样本显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最后则是目前最受主流认同的碰撞说,在这种假设当中有一个名为忒伊亚的星体曾经和地球相撞,这场撞击使得地球损失了大量的质量。而月球正是在这次撞击当中产生的,所以月球的构造当中有一部分来自地球,另一部分则是源于“忒伊亚”。以这种说法来看,月球确实与地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起码有一部分的“血脉”是属于地球的。


各国的探月活动

人类的探月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毕竟当我们有能力飞入太空时,第一个探索的目标就是月球。最出名的就是冷战时期的美苏探月竞争,在1958年到1976年这个时间段当中,苏联进行了64次探月活动,美国则少一些,大约只有50次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国家的统计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最后展现的数据具有差异性。

最初两国都尝试将最原始的探测器送到月球的周围,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还是十分有限,因此发射任务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因此有一类看法认为苏联的探月次数其实比现有数据更多,毕竟失败品更别说载入史册了,甚至连编号都不配拥有。这场竞赛最终以美国宇航员踏足月球宣告结束,美国也因此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赢家。

随着冷战格局的转变,美国和苏联不再将探测重点放在月球之上,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其他星球。探月活动也由此进入了一段“空窗期”,这段空窗期当中只有日本进行过探月活动。

1994年到2010年之间,又兴起了探月热潮。比如日本“辉夜姬号”探测器、中国的嫦娥一号、欧盟的灵巧一号以及印度的月船一号都在这一时期造访了月球。我国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之后,一鼓作气又将嫦娥系列的其他四个探测器成功送上月球,取得了一系列傲人的成果。

中国接二连三的成功使得其他的国家十分眼热,因此纷纷表示将探月和载人探月都提上日程。比如俄罗斯在2017年3月时就表示,正在筹备实施首次载人登月计划,这一计划会在2023年左右于东方发射场进行测试。

已经登陆过月球的美国此时也燃起了斗志,NASA在2019年时宣布未来十年之内他们将重返月球。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以便未来深入探索。此外,像韩国、印度等国也表示会部署探月计划,至此新时代的探月热潮再次到来。


阿波罗登月骗局?

美国作为目前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国家,其航天科技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近些年来,美国不论是在经济还是科技方面,都位于世界前沿,但是多年前那场被誉为“神迹”的阿波罗登月却频频遭人质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的美国为了应对苏联在深空探索方面接二连三获得的成就,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就是将美国的宇航员送上月球。

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表示,“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很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在这样急于证明自己的情况下,美国迅速展开实施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个计划涉及的规模算得上是空前绝后,根据估算起码有2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了其中。最终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将阿波罗十一号送上了月球。

最初人们都沉浸在登月的喜悦当中,尤其是美国,举国陷入了狂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民众提出对登月真实性表示质疑,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他们还列举了诸多证据。

比较典型的有旗帜飞舞之迷、太空黑色幕布背景之谜等等。美国宇航局一直都没有对这种说法作出正面回应,质疑的言论也越演越烈。看来要想使人们完全信服这件事,可能要等到下一个载人登月国家成功登陆并找到美国的登月痕迹之后才行。


诡异的月背藏着外星人?

在嫦娥四号于2019年成功登陆月背之前,我们对于月球背面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在这种无知的情况下出现了诸多有关月球背面的假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说在月背藏着许多的外星人。

有传言说阿波罗十三号当年在飞掠月球背面的时候,拍摄到了外星人的照片,这张照片当中有着一艘飞碟。更有一种说法想要从侧面力证这一传言,不少人认为月球其实是空心的,它的本质实际上是一艘外星飞船。

在这种猜测之下,我们在地球上无法观测到月背变成了是外星人故意为之,因为在诡异的月球背面有着无数UFO,这种说法无疑是将月背当做了外星人探访地球的“停车场”或者“中转站”。这样脑洞大开的场景显然更适合出现在科幻小说当中。

嫦娥四号登陆月背之后传送回的数据和照片彻底粉碎了这些传言,事实证明月球背面并没有外星人更没有密密麻麻的UFO。它和正面最不同的地方在于,表面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密集了。

月球基地和月球采矿

从现在各国正在筹备的探月计划来看,未来人们在月球上面建立基地是必然的,至于建成时间可能就在近几十年之内。等到那时,说不定大家都有登上月球一睹“广寒宫”真容的机会,星际旅游的第一站大抵就是月球了。

此外月壤当中氦-3的发现使得大家对于去月球采矿这件事情也十分感兴趣,比较在这个时代,谁掌握了能源就意味着掌握了其他国家的发展命脉。因此月壤中可以作为稳定核聚变材料的氦-3一经发现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虽然以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状况来看即使挖到了也无法大批量运回,却不影响各国将月壤列入本国未来的战略储备资源之一。

相信随着月球基地的建成,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也会更近一层,届时一个月球就在我们的脚下,还需要担心观察不到真实的月球吗?显然是不用了,待到那时,一切真相都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