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40首)
1.静 女
《诗经》
静女其,俟我于城。爱而不见,首。
静女其,我管。管有,说女美。
自牧归,美且异。女之为美,美人之。
[将来可能这样考]
(1)《静女》中,写姑娘故意躲起来,小伙子焦急的句子是“ ,
”。
(2)《静女》中,“ , ”两句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3)《静女》中,“ , ”,是说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爱人送的才美,这是爱人及物、移情于物的手法。
(4)《静女》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其诗句是“ , ”。
(5)《静女》中,描写男子赞女子送给他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 ,
”。
(6)《静女》中,写女子送给男子的第二个礼物的两个句子是“ ,
”。
(7)《静女》中“ , ”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自我校对](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词 (2)彤管有炜 说情女美 (3)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4)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5)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氓 (6)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7)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无 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岂曰无衣?与子同。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岂曰无衣?与子同。王于兴师,修我,与子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无衣》中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句子是“ , ”。
(2)《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修整铠甲和兵器,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2)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3.氓
《诗经》
氓之蚩,抱布丝。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期,子无良媒。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笑载言。尔卜尔,体无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嗟鸠兮,无食桑!于嗟女兮,无与士!士之耽兮,犹可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自我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室劳矣。兴夜,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矣。
及尔老,老使我怨。则有岸,则有泮。总角之,言笑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反衬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
(2)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一文中,集中体现在“ , ”。
(3)《氓》一诗中,直接表现女子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其他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 ”。
(4)《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5)《氓》中,男主人公占卜结果显示“ ”,随后女主人公提出“ , ”来完成婚事。
(6)《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未嫁时温柔体贴的一句是“ ”;表现其见不到心上人时的状态的句子是“ ”;写为妇多年终日操劳的句子是“ ”。
(7)《氓》中,描写女主人公静下心来反思这段不幸的婚姻,发出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 。
(8)《氓》一文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句子是: , 。
(9)《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 !
[自我校对](1)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2)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 (3)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4)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5)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
(6)将子无怒 泣涕涟涟 靡室劳矣 (7)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8)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9)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4.离骚(节选)
屈 原
帝高阳之苗兮,朕皇考曰伯。
提贞于孟兮,吾以降。
皇览余初度兮,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兮,秋兰以为。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之木兰兮,夕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以驰兮,来吾夫先路也!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 ,
”;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 , ”,这也强调了自己的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
(3)《离骚》中“ , ”两句,说明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 ,
”。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5)《离骚》中,表明兼具“内美”与“修能”的诗人报国尽忠心切,唯恐时不我待的句子是“ , ”。
(6)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 , ”。
(7)《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8)在《离骚》中,表现屈原誓死追求真理的句子是“ ,
!”
(9)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写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 ”。
(10)《离骚》中表明对楚王忠心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3)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4)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5)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6)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7)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也 (8)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也
(9)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10)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也
5.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牵牛星,河汉女。
纤纤素手,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不得语。
[将来可能这样考]
(1)《迢迢牵牛星》中,有两句诗表明古人面对浩瀚的星空,有时候也会产生浪漫而奇特的想象,这两句是: , 。
(2)《迢迢牵牛星》中写出织女娴熟的织布技能,也显示她美丽动人姿容的句子是: , , , 。
(3)《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 , 。
(4)《迢迢牵牛星》中“ , ”两句说织女虽然整天织布,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
5.《迢迢牵牛星》中,比较明确地表现抒情主人公哀怨产生的缘由的诗句是: , ?
6.《迢迢牵牛星》中“ , ”两句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7.《迢迢牵牛星》中最能表达人间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 。
8.《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2)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3)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4)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5)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6)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7)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8)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6.短 歌 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如朝露,去日苦多。当以,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有杜康。青青子,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吹。
明明如月,何时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度,枉用相存。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南飞。绕树三,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天下归心。
[将来可能这样考]
(1)《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以高山、大海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名句是“ , ”。
(2)《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名句是“ , ”。
(3)《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
(4)《短歌行》中,用“朝露”来做比喻,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叹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4)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鸟恋旧林,池鱼思故。开荒南野际,守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后,桃李罗堂前。远人村,依依里烟。狗深巷中,鸡鸣桑树。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笼里,复得自然。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 ”。
(3)在《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 的原因。
(4)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作者摆脱官场生活、回归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 , ”。
(5)《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3)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4)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5)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8.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转绕芳,月照花林皆似;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尘,空中孤月轮。江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青枫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石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表现“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 ”。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 ,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这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6)《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是“ ? ?”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 ?”
(8)《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的句子是“ , !”
(9)《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独自忧愁的句子是“ ,
”。
(10)《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是“ , ”。
(11)《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
”。
(1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两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对方的句子是“ , ”。
(13)《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没有用的句子是“ , ”。
(14)《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2)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3)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4)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5)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6)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7)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8)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9)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10)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11)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12)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13)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14)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9.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归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 ”。
(2)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来突出山中幽静环境的句子是“ , ”。
(3)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 ”。
(4)《山居秋暝》中从动、静、声、色四个方面描写山中秋天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景的诗句是“ , ”。
(5)《山居秋暝》中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3)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4)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5)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10.蜀 道 难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开国何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相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折之回川。黄之飞尚不得过,猿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岩峦。参历井仰息,以手抚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朱颜!连峰去天不尺,枯松倒挂绝壁。飞湍瀑流争,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亲,化为狼与。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
一、高考曾经这样考
(1)(2019·全国卷Ⅰ)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2016·全国卷Ⅱ)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2014·全国卷Ⅰ)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二、将来还可能这样考
(4)《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
(5)《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6)《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7)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运用“上”“下”对举的表达方式,极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
(8)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 , ”。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1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从“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2)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一句的句子是“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3)《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
(14)李白《蜀道难》中用“ , ”两句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15)李白在《蜀道难》中借杜鹃啼月渲染了环境的苍凉之后,感慨道:“ , , !”
(16)李白在《蜀道难》中,由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军事意义的诗句是“ , , ”。
[自我校对](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4)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5)飞湍瀑流争喧豗 跌崖转石万壑雷
(6)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8)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10)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1)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12)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13)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14)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5)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16)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11.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海客谈洲,烟涛微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水荡漾清猿啼。脚谢公,身登青云梯。半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石忽已。熊龙吟岩泉,深林兮惊层。云青青兮欲雨,水兮生烟。列缺,丘峦崩。洞天石,然中开。青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以动,惊起而长。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 ?”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句子是:“ , 。”
(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接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5)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7)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8)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9)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12.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有飞。
[将来可能这样考]
(1)《越中览古》中烘托出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的两句是: , 。
(2)《越中览古》中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及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2)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13.将 进 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空对月。天生我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耳听。钟鼓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欢。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万古愁。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2)《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的诗句是“ ,
”。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4)《将进酒》中“ ,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5)《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是“ , ”。
(6)《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
”。
(7)《将进酒》中“ , ”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人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8)《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而自己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 , ”。
(9)《将进酒》中,表现作者藐视富贵利禄却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 ”。
(10)《将进酒》中,气势惊人,以时间空间范畴夸张,以比喻来表现人生易逝,用黄河的永恒伟大反衬生命短暂渺小脆弱的诗句是“ , ”。
(11)《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发出感慨的诗句是“ ,
”。
(12)《将进酒》以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 ”。
(13)《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4)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5)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6)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7)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8)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9)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1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12)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14.蜀 相
杜 甫
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
[将来可能这样考]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2)《蜀相》中以幽静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 ,
”。
(3)《蜀相》中描写景色,以乐景衬哀情的句子是“ ,
”。
(4)《蜀相》中写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
(5)《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沉挚悲壮”风格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5)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15.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杯。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客至》中写迎接客人到来的喜悦的句子是“ ,
”。
(2)《客至》中“ , ”两句写主客对饮,并招呼邻翁助兴,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3)《客至》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4)《客至》中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的句子是“ , ”。
(5)《客至》中描写春水和鸥群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2)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馀杯
(3)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4)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5)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16.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哀,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霜,倒新停酒杯。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
(3)杜甫漂泊流浪,登高望远,见秋风落叶、大江东去,吟出应景诗句“ , ”,可见诗人内心是多么凄凉。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5)杜甫《登高》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7.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马关山北,凭轩流。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5)古人有许多写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诗句,孟浩然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有“ , ”。
(6)《登岳阳楼》中体现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7)《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和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4)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6)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7)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18.石 头 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在,潮打空城寂回。
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将来可能这样考]
(1)《石头城》中“ , ”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2)《石头城》中“ , ”两句写月照空城。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着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这真是多情了。
[自我校对](1)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2)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19.琵 琶 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醉不成欢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半遮面。转拨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抹复挑,初为《裳》后《六幺》。大弦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语花底滑,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铁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湿。
一、高考曾经这样考
(1)(2018·全国卷Ⅱ)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2018·北京高考)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
(3)(2016·全国卷Ⅲ)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2015·全国卷Ⅱ)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二、将来还可能这样考
(5)《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
(6)《琵琶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
”。
(7)《琵琶行》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轻细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流畅特点的句子是“ ”。
(8)《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9)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10)《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的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11)《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地出场的诗句是“ ,
”。
(12)《琵琶行》中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的诗句是“ , ”。
(13)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表达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之情。
(1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情。
(15)《琵琶行》中的“ , ”两句,作者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6)《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
。
(17)“ ,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共鸣。
(18)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19)《琵琶行》中“ , ”两句运用联想,描摹了琵琶女演奏的乐音陡然高昂,如瓶水四溅,跃马拼杀。
(20)《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1)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
(22)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的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还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2)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3)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4)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5)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6)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7)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8)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9)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0)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11)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2)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13)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14)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15)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16)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17)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18)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19)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20)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21)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2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0.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U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老鱼跳波瘦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 ,
”。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 , ”。
(4)《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 ”,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 ”。
(5)《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 ,
”。
(6)《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 ”。
(7)《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8)《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9)《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10)《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和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11)《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自我校对](1)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2)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3)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4)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5)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6)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凭中国弹箜葡
(7)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8)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9)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10)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11)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21.菩 萨 蛮
温庭筠
小山重金明灭,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眉,弄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绣罗,双双金。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早晨醒来的状态的句子是“ ,
”。
(2)温庭筠《菩萨蛮》中写女子因没有丈夫在身边而呈现懒散状态的句子是“ , ”。
(3)温庭筠《菩萨蛮》中化用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写女子容颜的句子是“ , ”。
(4)温庭筠《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和孤独的诗句是“ , ”。
(5)《菩萨蛮》中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2)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3)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4)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5)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22.锦 瑟
李商隐
锦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望帝春心托。
海月明珠有泪,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然。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 , ”。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中的“ ,
”两句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惘然,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 ? 。
(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追忆的句子是: ,
。
(5)李商隐《锦瑟》中的“ , ”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6)古典诗词善以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
”。
[自我校对](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升烟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5)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6)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3.浪 淘 沙
李 煜
帘外雨,春意。罗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李煜《浪淘沙》中“ , ”两句写出作者当时的感受,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2)李煜《浪淘沙》中“ ”一句写出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3)李煜《浪淘沙》中“ , ”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4)李煜《浪淘沙》中“ , ”两句感情非常复杂——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也几乎是他生命的结束。
[自我校对](1)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2)罗衾不耐五更寒
(3)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4)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24.虞 美 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回首月明中。
雕玉应犹在,只是朱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高考曾经这样考
(1)(2018·全国卷Ⅲ)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2016·山东高考)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二、将来还可能这样考
(3)《虞美人》中作者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的句子是“ , ”。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 ”。
(5)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愉悦,但它却使身为阶下囚的李煜倍感烦恼,他在《虞美人》中怨问苍天的一句是: ?
(6)“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也用到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 。
(7)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
。
[自我校对](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4)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春花秋月何时了
(6)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5.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切,对长亭晚,雨初歇。都门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将来可能这样考]
(1)《雨霖铃》中“ , , ”三句,写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的时间、地点、场景。作者渲染了一个凄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雨霖铃》中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 , 。”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
(3)《雨霖铃》中写留恋之情的语句是: , 。即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4)《雨霖铃》中作者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便直抒胸怀,“ , ”。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
(5)《雨霖铃》下片中,作者叹息从古到今的离别之哀,“ ”,点明这首词的主旨。“ !”句又将离别之意推进一层,更何况正在清秋冷落的时节,伤感之情更难以忍受。
(6)《诗经·采薇》中写离别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雨霖铃》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 。推想别后的凄凉,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7)《雨霖铃》中“ , 。 ,
?”四句,作者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了高潮。
[自我校对](1)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2)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5)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7)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26.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归帆去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彩舟云淡,星河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是“ , , ”。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 , ”。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 , ”。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归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是“ ”和“ ”。
(5)《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描写色彩缤纷的画船出没,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的句子是“ , ”。
[自我校对](1)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 《后庭》一曲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4)归帆去棹残阳里 酒旗斜矗
(5)彩舟云淡 星河鹭起
2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如霜。
夜来梦忽还乡,小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无法被认出来的句子是“ ”,描写作者对亡妻的怀恋的句子是“ ”,与“此恨绵绵无绝期”有异曲同工之妙。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 ”两句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在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倍增“ , ”的感叹。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 ”。
[自我校对](1)纵使相逢应不识 料得年年肠断处 (2)明月夜 短松冈
(3)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4)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28.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尽,千古风流人物。故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空,惊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巾,谈笑间,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人生如梦,一还江月。
一、高考曾经这样考
(1)(2019·全国卷Ⅲ)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2018·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2017·山东高考)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4)(2015·全国卷Ⅰ)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二、将来还可能这样考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 , , ”。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由怀古转为对自身命运慨叹的句子是: , , 。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三句塑造了周瑜风度潇洒、指挥从容、自信而富有才略的儒将形象。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 , 。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 , , 。
[自我校对](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4)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5)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6)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7)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8)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9)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29.登 快 阁
黄庭坚
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将来可能这样考]
(1)黄庭坚的《登快阁》中,表明作者想摆脱纷乱现实的束缚,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
(2)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使用了钟子期、伯牙、阮籍的典故的诗句是“ , ”。
(3)《登快阁》中,“ , ”两句,透露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4)《登快阁》中,“ , ”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5)《登快阁》一诗巧用典故,其中“ ”化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化用阮籍青白眼的故事。
(6)《登快阁》中,“ , ”道出了作者渴望解脱,很自然地写出了作者的“归船”“白鸥”之想。
[自我校对](1)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2)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3)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4)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5)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6)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30.鹊 桥 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将来可能这样考]
(1)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
”三句,表现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急迫而喜悦的心情。
(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 , ”两句,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深情。
(3)《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运用两个精妙的比喻写尽牛郎、织女的相见之欢和离别之苦。
(4)《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对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5)《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写了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
(6)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自我校对](1)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3)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4)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5)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6)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31.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沉香,消暑。鸟雀呼晴,侵晓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轻舟,梦入芙蓉。
[将来可能这样考]
(1)《苏幕遮·燎沉香》中,“ , ”两句,写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
(2)《苏幕遮·燎沉香》“ , ?”两句,作者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
(3)《苏幕遮·燎沉香》中,“ ? ”两句,写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
(4)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采用主客移位方式,以虚景作结,表达思乡之意的诗句是“ ? , ”。
(5)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表现闷热烦躁难耐的诗句是“ , ”。
(6)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把荷叶修长挺拔、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的诗句是“ , , ”。
(7)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采用拟人化手法,既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呼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也显示出作者的闲适心态与生活情趣的诗句是“ , ”。
(8)周邦彦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写荷塘美景的句子是“ , , ”。王国维称之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自我校对](1)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2)故乡遥 何日去
(3)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4)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5)燎沉香 消溽暑 (6)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7)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8)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32.一 见 梅
李清照
红香残玉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将来可能这样考]
(1)《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 , ,
。”
(2)《一剪梅》中写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 ?
, 。”
(3)《一剪梅》中表现李清照期待丈夫来信的句子是:“ ? ,
。”
(4)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引用范仲淹《御街行》中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句子是:“ , , 。”
[自我校对](1)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2)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3)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4)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33.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惨惨。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它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 ,
, ”。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 ”。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
”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地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5)李清照《声声慢》中的“ , 、
”,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
(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哀愁太多太多,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自我校对](1)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2)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3)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4)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5)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6)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34.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渡,铁马秋风大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将来可能这样考]
(1)陆游《书愤》中,“ , ”两句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2)陆游的《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 , ”。
(3)《书愤》中陆游曾用“ , ”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4)《书愤》中,诗人用典明志,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与悲怆的诗句是“ , ”。
(5)诗人常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 , ”。
(6)《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4)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5)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6)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35.临安春雨初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将来可能这样考]
(1)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中有“ , ”的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茶与书法美的欣赏。
(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的诗句是“ , ”。
(4)《临安春雨初霁》中,写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地表现了江南市镇的暮春景色的名句是“ , ”。
(5)《临安春雨初霁》中,写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4)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5)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3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孙仲谋处。舞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铁马,气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得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下,一片神社鼓。凭谁问:廉颇老,尚能饭否?
一、高考曾经这样考
(1)(2016·全国卷Ⅰ)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2015·重庆高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
二、将来还可能这样考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不禁感叹的两句是“ , ,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
”三句,简洁地描绘了刘寄奴居处的自然环境。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 。
(7)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希望朝廷能够像赵王那样派人询问廉颇“ ”,表明自己虽然年老,但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
(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 , ,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自我校对](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4)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5)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6)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7)尚能饭否 (8)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
[将来可能这样考]
(1)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怀念故乡及抗金军民的诗句是“ , ”。
(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比喻民众抗敌恢复失地的意志不可阻挡的诗句是“ , ”。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流露出词人忧国忧民,要像鹧鸪那样不忘南归,坚定自己的报国志向的心迹的句子是“ , ”。
(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共用了三个“山”字。这三句含有“山”字的词句的含意截然不同,其中,“ ”既表明对中原的怀想,又可以理解为恢复中原有重重障碍。“ ”以高山不能阻止流水,比喻主和派终难阻止抗敌复国力量的发展。
[自我校对](1)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2)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3)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4)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38.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车香满路。凤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处。
[将来可能这样考]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而第三境,则取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即“ , , , ”。
(2)《青玉案·元夕》中,“ , , ”三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十五之夜焰火乍放后缤纷如落雨的美丽景象。
(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的情态的句子是“ , ”。
(4)《青玉案·元夕》中,“ , , ”三句,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整夜百乐齐鸣、花灯炫目的热闹景象。
(5)《青玉案·元夕》中用“ ”一句,写车水马龙、人潮拥挤的观灯盛况。李彦宏创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百度”之名源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 ”一句,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着追求。
[自我校对](1)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2)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3)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4)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5)宝马雕车香满路 众里寻他千百度
39.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将来可能这样考]
(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 、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2)姜夔《扬州慢》中的“ , 、 ”,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3)《扬州慢》中虚写昔日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 ”,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 , , ”。
(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 , ,
”。
(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 , ”。
(7)《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 , ?”
[自我校对](1)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2)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3)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4)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5)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6)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
(7)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40.长亭送别
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将来可能这样考]
(1)古代文人喜欢用“黄花”“大雁”来表达愁情,如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 , , , 。 ? ”。
(2)在古代诗词中,描写秋天不同景象的名句有很多,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写出了秋天的凄清、肃杀的景象;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 , ,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长亭送别,古人多以深秋景象渲染悲凉气氛,寄情于景。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唱道,“ , , , 。 ?总是离人泪”。
(4)古诗文常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陆游《书愤》中的“铁马秋风大散关”,李煜《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秦观《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苏轼《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 , ,北雁南飞”,等等。
(5)古诗文中有许多写鸟的句子,如曹操《短歌行》中的“乌鹊南飞”,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羁鸟恋旧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杜甫《蜀相》中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李商隐《锦瑟》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花地, , ”,等等。
[自我校对](1)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2)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3)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4)黄花地 西风紧 (5)西风紧 北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