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之后称为什么(朝阳被称为什么)

开篇声明:本文为九州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铮史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

要说中国现今的所有城市中,历史上曾出现的名称最多的,非首都北京莫属了。概括起来,多达20个名称,九州在本文为大家一一介绍。

燕都、蓟

据徐才宗在《国都城记》载:“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可见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国因燕山而得名。而其国都设在蓟城,因此北京的最早的地名应为“蓟”,同时因为是燕国国都,故也叫“燕都”。

九州配图:燕国都城蓟

幽州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幽州原本就是古九州之一,后来的两汉、曹魏、两晋和唐代时期均在此地设置了幽州,其治所均在现在的北京一带。

九州配图:幽州

广阳

广阳郡,或叫广阳国、燕国。设立于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此后一直到西晋期间,这片地方都属于幽州刺史治下的一个郡国,治所就以蓟县(今北京市一带)为中心。

涿郡

涿郡,中国古代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2年),分广阳郡南部、巨鹿郡北部及恒山郡一部,置涿郡,直隶于汉朝廷,治所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辖境大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以南一带。历朝历代,名字多有变化,治所也有所变动。例如隋朝大业初年,又改幽州置,治所在蓟县。

九州配图:涿郡

范阳

三国曹魏文帝统治时期,公元224年置范阳国,公元226年改涿郡为范阳郡。历经变化,在隋朝和唐朝天宝年间,此地又改回范阳,隋和唐时,其治所在蓟县。唐代的安禄山曾经就曾任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

南京

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作为辽国的陪都。当时,辽国的大都设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当时的辽国朝廷里吸收了很多汉官,辽人大部分在上京办公,而汉官则大部分在南京府治办公。

九州配图:辽朝陪都——南京

析津、燕京

辽圣宗耶律隆绪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辽朝廷又将幽都府改置为燕京。治所在析津、宛平(今北京城西南)。在很多古籍文献以及古代文学小说中,常常使用燕京这一名称。

燕山

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3年),随着辽国的逐渐衰微,北宋与北边的金国联合攻灭辽国,占领了燕京。宋、金议和之后,燕京回归北宋,宋朝廷于是在这里设置了燕山府,自此又有燕山之称。

中都

北宋徽宗宋宣和六年(公元1125年),金人南侵,燕山府在回归两年后又再度丢失。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金人将国都向南迁至燕京,并改称中都,治所便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九州配图:金朝中都

大兴

金国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并在今天北京东南部设了大兴府,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以原来金朝的离宫(今北海公园)原址为中心重建了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九州配图:元大都

汗八里

元代时期,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意为“汗城”,意思是说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在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为汗八里。

北平

朱元璋把蒙古人赶跑之后建立了明王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了颂扬其平定北方的大功绩,于是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

顺天、北京

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在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后成功登上皇位,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以向天下告示他取得皇位是顺应天意。并在顺天府扩建北京城,并最终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这里,从此有了北京这一名称,如此算来,北京的称谓至今也仅仅是600余年的历史。

九州配图:明代北京图

京师、京城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迁至北京,此后便以京师或京城来代称,直至清代。《诗经·大雅·公刘》中提及:“京师之野,于时处处。”这是典籍中关于京师一词最早的出处,后世便开始将王朝之国都称为京师。因此北京成明朝国都后,也被称为京师或是京城,时至今日,还能听到北京城的说法。

九州配图:朱棣

宛平

宛平这个名称很多人不熟悉,其实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一种泛称,虽然不准确,但还有一定的市场。明清时期的宛平县治区大致的辖境是现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西部。

京兆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掌权后废顺天府,次年在此设置了“京兆地方”这样一个行政区,直隶于中央,所辖之地差不多含括了今天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时,京兆地方这一名称被废止,重新改名北平。


声明:1.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