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退市的方法是什么(如何避开退市股)

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先后发布公告,就改革后的退市制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退市新规明确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等4类强制退市类型以及主动退市情形,并对各自指标分别完善。

新规一出,便引起市场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趋于严格,堪称史上最严退市新规;但也有的认为与市场此前预期的“零容忍”大有出入,此轮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尚显宽松。

其中最为争议的在于退市新规中规定的造假退市标准,对于中小项目而言存在漏洞。根据新规,只有连续三年,且每年造假都超过当年对外披露的利润的100%,且累计超过10亿元,才触及退市标准!

要同时满足三年时间、造假比例达到100%、累计金额超过10亿元三个条件才触及退市标准,这对于任何一个意图造假的财务总监来说似乎有些小看他们了。在做资产负债表时只要稍微用点心,利润表几乎可以随便造。

首先造假比例方面,只要公司当年利润是正的,即便只有1元利润,造假到1个亿,造多少年都不会退市,造假金额占比撑死就99.9999%,不到100%。只有当公司当年利润是负的,造假时才可能达到100%甚至超过。(不知规则制定者是不是搞错分母了?)

数学不好,算不清比例的,那就不要连续三年造假就行了,造假两年老实一年也不用担心退市了,只造一年就更安全了!像瑞幸咖啡那种收入费用同时造假但不影响利润的就更是可以放心了,完全不可能因此退市!

网友直呼,这对造假不是零容忍,而是100%以下就容忍;对造假不是零容忍,而是连续3年以下超标可容忍;对造假不是零容忍,而是金额凑不满10亿就容忍。

受新规影响,不少ST股都起死回生,而此前“A股史上最大财务造假案”的康美药业也将侥幸逃过退市。

从康美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可以看到康美的利润表确实造假了三年,但都达不到100%。其次资产负债表认定了2016、2017和2018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货币资金,每年都超过净资产的50%。但是,2018年度报告只认定了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合计只有36亿,因为被发现了造假,货币资金在半年报后更正了,导致第三年虚增不到净资产的50%,也就不符合连续三年达到净资产50%的指标了,所以也不符合退市条件。

由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了康美的严重造假,在连续三年造假之前纠正了康美的错误,进而造假仅有“两年一期”的康美得以保留上市资格而不会触及退市指标。康美得以维持上市资格,股东们可以继续交易,地方政府可以保有上市公司资源,多赢的局面!

但这真的是新规所期盼的效果么?

目前新规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相信监管层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建议与意见,静待最终落地的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