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款新轩逸轮毂改多少尺寸(2016款新轩逸轮毂尺寸)

轩逸这款车系自2006年登陆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有13年的历史,巨大的销量让这款紧凑型车成为了东风日产家族的销量扛把子,也是为数不多能在销量上能与大众同级轿车掰手腕的车系。

在“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情况下,轩逸车系终于迎来换代。官方把这一代轩逸称为第14代,虽然它的“前十代”是一款名为“Bluebird”(蓝鸟)的车,但这不重要,卖车嘛,就像卖艺一样,观众总是更喜欢有“出身”的事物。混江湖嘛,总要学会讲故事。

有人说,轩逸这款车实在是太经典了,经典得每次改款换代都会有人说它是换壳不换心,新瓶装旧酒,甚至在第14代轩逸亮相的时候,我们也能听到相同的声音,那么这款全新换代的第14代轩逸到底是不是新瓶装旧酒呢?

抑或,“介系你没有玩过的船新版本”?

试驾体验

由于本次试驾的是试装车版本,所以有可能跟最终量产版有一定的出入,敬请注意。

方向盘手感的建立特性方面,相比起东风日产的其他旧款车系,新轩逸的方向盘手感更加自然而不会出现过轻或者过重的感受。方向盘低速轻盈高速沉,随速随角度的增益线性且不是V型增益的特性,高速行驶的时候还是能给到你一种较为稳重的中心感。

虽然在方向盘手感上,线性的增益曲线会让人驾驶起来更有驾驶感和信心,但假如你要谈到路感反馈的话,不好意思,不存在的。

指向性会相比旧款而言,会更加精准。车尾的跟随性以及车身的寻迹性都有较为良好的表现,虽然与东风本田的十代思域相比,还是有点距离,但是我仍为它的升级表示好评。

悬挂的调校会偏硬朗一点,在经过小坑小洼的时候,车身会有较为明显的碎震感,而经过较大颠簸路面的时候,悬挂弹簧的释放和回弹缺乏韧性,无法做到一次完成,不够干净利落。但是相对偏硬的悬挂也能在转弯、出弯的时候带来较好的支撑性。

刹车的脚感可以给好评,刹车踏板的高度适中,刹车制动力的提升线性而不突兀,刹车的姿态还是挺平稳的,不会有明显车身晃动和点头现象。该车的刹车脚感我个人感受还是比较自然有信心的,不会像旧款车主表示的那样——会有小小刹不住的感觉。

刚才我提及刹车踏板的高度是适中的,但该车的脚刹驻车制动踏板就不是如此了。它的高度很高并且行程很长,以我这种相对身形较矮的人来说,都要把腿抬高很多才能踩住它,那腿更长的哥们姐们那可怎么办呐?

在我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官方回应说这是他们调研过很多车主之后得出的结果,并说这是符合用户平均水平的,但就可能无法满足全部消费者的需求了。既然他们都已经这样回答了,我更希望未来新车上市后,各位去到店体验,并且给我反馈一下你们对脚刹踏板高度的看法。

在行驶静谧性方面,我可以给好评。不论是风噪、路噪以及胎噪,都处理得非常好,在同级别中我认为是有优势的,即便是你以较高的速度(100km/h)行驶,车内的静谧性还是很好的,甚至我在开车的时候,我后排的朋友会说:“啊?原来已经开到100(km/h)了?我以为还是在80(km/h)呢!”

该车搭载了代号为HR16的第三代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最大扭矩169N·m。与第三代1.6L发动机匹配的是CVT变速箱,这是很经典的日产动力总成。

在我的记忆当中,轩逸在2006年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搭载了代号为HR16DE的1.6L发动机,当年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0kW,最大扭矩为153N·m。

历经13载,新轩逸的发动机进化到第三代,但还是HR16的它,是不是少了点新意呢?

(当年轩逸的1.6L发动机)

油门踏板的响应还是比较慵懒的,基本上不会出现一踩就窜的情况。动力真的只能用“够用”来形容,油门踏板即便是已经深踩到底,你也不会感觉到有太强的加速感,此时你只会听到发动机因转速的急速攀升而发出的咆哮声。

这也导致了我在驾驶新轩逸在红灯起步跟车的时候,必要提前预判和踩油门,不然我又要一边听着发动机咆哮,一边给时间让车速提升起来,才能很好地跟上前车。

变速箱的匹配还是比较成熟的,升降挡都比较积极,跟我先前测试过的新款逍客有极其类似的体验。但在试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款车在挂挡入挡的时候,挡位的过渡很生涩,几乎没有阻尼可言,据悉这是试装车的缘故。

这套动力总成还是有几点做得比较好的,第一点是它的抖动处理得比较好,车内基本上感受不到由发动机传来的振动;第二点是平顺性很高,能带来较强的舒适性;第三点是油耗低,虽然没有经过较为严谨的油耗测试,但倘若我以比较“佛系”的方式来开车/巡航,这款车的油耗表现还是比较好的,我相信也是买家们最关心的点之一。

外观造型

在我第一次看到第14代轩逸实车的时候,我感叹它与最新款的东风日产天籁是如此得相似,甚至会感觉到惭愧。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未来我开车的时候,假如在路面上、在后视镜上看到第14代轩逸或是全新天籁的时候,我是一时间很难分出这到底是哪款车。

“就这还好意思做一名汽车小编?回家耕田去吧。”

所以第14代轩逸可以坐实“小天籁”的称号,对于新轩逸的买家们来说,这当然是个值得庆幸的事,毕竟能够“花小钱装大x”,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但也不禁让人想起一个问题,那就是新轩逸这样的表现,会不会让原来销量就不尽如人意的新天籁更加雪上加霜。

第14代轩逸的外观造型相比起第13代轩逸,可谓是脱胎换骨,终于让轩逸这个车系从成熟、稳重甚至是老气、油腻的桎梏中走出来,从而吸引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新轩逸的前脸采用了日产最新的V-Motion 2.0家族式设计语言,对于这款家族式前脸设计的评价,我可以给绝对的好评,它既能给到你年轻动感极具冲击力的一面,亦不会让你感觉到过于激进极端,整体在年轻和协调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我相信,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接受这款前脸造型。

官方数据显示新轩逸相比起旧款,车高降低了56mm,车宽增加了55mm,重心降低了17mm,这致使新轩逸的前脸看上去更加扁平运动,紧跟当下设计潮流的鼓点。

LED前大灯的造型立体锐利又不失个性,给人一种凶狠的感觉,线条独特的日间行车灯则为整个大灯花上画龙点睛之笔。

熟悉日产的朋友们,我相信这款V字形的中网造型你们绝对不会陌生。粗壮的V型镀铬相当醒目,与周边的黑色蜂窝状网格以及黑色饰件形成较大的反差,明暗冲撞的搭配并不会有违和感,反而让各自更显突出,可谓是相得益彰。

V字形中网格栅搭配上颇有运动感的前保险杠造型,形成了由外到内的聚拢之甘,让观察者的视觉更为聚焦。

别看我如今对新轩逸的前脸如此地吹嘘,其实在2016款东风日产蓝鸟亮相之时,它的前脸造型就曾给了我相当惊艳的感觉,何况如今设计语言再进化,给我们带来了更扁平、更有冲击力的一面,当然是值得赞许的。

但假如,当年我没有看到东风日产蓝鸟那似乎没有预算而设计得来的尾部造型(难道设计预算都放到了前脸之上?),我会对蓝鸟有更高的好感。

第14代轩逸的车长为4641mm,轴距为2712mm,相比起第13代轩逸的4631mm车长以及2700mm轴距,分别增加了10mm和12mm。

更加低矮的车身加上更长的车身,让新轩逸看上去更加修长有魅力。侧面造型是否足够凌厉会直接影响到你在超别人车时候的潇洒度。当然,提到侧面,除了帅气之外,还能是美型。

恰如你坐在女神的旁边,你看到她用纤细的手指挑起乌黑柔顺的青丝,而后掀至耳朵上沿,这一幕,尽是温柔与风情。

实拍车型搭配了17英寸亮面处理的铝合金多辐式轮毂,虽然款式放在2019年的当下算不上多么潮流与经验,但它动感的样式又确实能与运动的外观相搭调,与这款轮毂匹配的是尺寸为215 50/R17的邓禄普EC300+轮胎,这款轮胎主打节能环保。

车侧过渡至车尾部分的造型还是比较自然协调的,并不会重蹈当年蓝鸟之覆辙,尤其是C柱的那一抹黑色的修饰线条,可谓是神来之笔。大家不妨可以看看蓝鸟那个尾部造型,那是突兀与生硬。或许,设计师们也是从蓝鸟那里总结出了经验,才有了新天籁、新轩逸如今这副更为协调的样子。

相比而言,新轩逸的尾部造型并不及前脸那么惊艳,并且有着较为浓厚的旧款影子,新款更多的是扁平化元素的引入和尾灯造型的美化。

尾部的后保险杠处加入了仿扩散器的造型,旨在带来更运动的一面并且让尾部看上去不那么单调,但隐藏式的排气管造型又似乎让这份刚要出来的运动感收敛了回去,整体造型最后也是中规中矩,但胜在并没有把整款新车的设计美度拉下来。

或许有朋友会问,那这样子会不会采用外露式的排气管造型会更好一点啊?其实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子的,做车是有取舍的,每一款车要清晰自己的定位和面向的用户人群,新轩逸的隐藏式排气管我认为是符合车市主流以及受众审美的。

同时,新轩逸搭载的依然是代号为HR16的1.6L发动机,其一这款发动机的排气管向来都是单边单出的布局;其二,市场设计已经基本抛弃了假性双边共双出的排气管设计;其三,就算它采用了假性双边共双出的排气管布局,你不认为它这样的发动机规格配上这样的设计,会很违和吗?

后尾厢的内部规整、容积大、开口高度低以及开口角度大,能极大的满足成员们的装载需求,虽然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但我认为日常使用已经相当足够了。

内饰设计

第14代轩逸的内饰造型可谓是脱胎换骨,一举抛弃了旧款那种沉闷、老气的时代感,实拍新车更是采用了棕色+黑色的内饰双色搭配,力求为你带来更强的档次感。

D字型的三辐式方向盘是如今日产的家族式设计,很多的日产新车都采用了相同的方向盘。纤细的盘把加上平底的造型,可以带来更强的视觉运动感。

但是方向盘有个问题,虽然它采用了皮质包裹并且握姿自然,但较硬的材质并没有能带来更强的高级感,只能说比塑料方向盘好一点,但这或许是我吹毛求疵又或者是试装车的缘故,届时新车上市后,大家不妨到店去体验一番。

中控台的设计虽然谈不上有多复杂,但是简洁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以及层叠的设计还是能带来不错的流线感和层次感。

悬浮式的中控屏设计已经在这几年内被各大大小小的厂商玩惯玩熟,所以我相信各位都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倘若现在我再说悬浮式中控屏带来了更强的科技感和档次感,说服力未免也显得太过单薄。

大概,新轩逸就是需要这样子,考虑到它的定位、售价以及面向的普罗大众,它要做到的是紧跟潮流并保持主流,特立独行并不是热卖的保证。

不知道是不是试装车的问题,我们这款试驾车的车机系统十分卡顿,操作系统时反映时间很慢,尤其是当我们用多功能方向盘去切歌时,系统会有大几秒时间的延迟甚至出现过卡死的情况,希望未来新车在上市之后,车机的表现不会像我今天体验的这么差。

同时,新的车机系统在新天籁、新轩逸上都已经运用了,但我还是更喜欢现款奇骏以及逍客上的系统,那套系统虽然也是有一定的系统反应时间(详情可翻阅我在测试新款逍客时对车机系统的广普快评),但胜在系统界面时尚简洁、操作直观简单。针对这个问题,厂家反映未来会以OTA的形式来更新设备,以给消费者更好的车机互联体验。

(新款逍客车机系统)

中控台保留了控制空调的实体按键而并没有把它花里胡哨地集成在车机系统中,这是值得好评的。按键造型大而直观,显示屏宽而清晰,控制模块略微靠向驾驶员的一侧让人用起来更加顺手,无论什么时候,操控起来都是如此地方便。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车中控台的材质大部分的位置都是偏硬的,所以只要你不会经常地去摸它们,看上去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那些你无法回避并且经常接触到的位置,毕竟门把致手位、腿侧靠中控位以及中央扶手位等,都有用软性材质所覆盖,舒适度还是很高的。

后排相较前排可言,可以说得就没那么多了,后排中央扶手(带水杯架)、后排出风口一目了然,车辆该有的这款车都会有,但是你想要更多的话,就可能没有了。

新轩逸的前后排座椅都相当舒适,就我个人而言,可以给很高的评价。前后排座椅不论是坐垫柔软度、坐垫长度、座椅宽度以及人机工程学,都有良好的表现,能较好地兼顾包裹性和舒适性,尤其是它的后排,舒适的座椅加上极其柔软的后排中央扶手,能让乘客们能有着很高的舒适度,不愧“日产大沙发”的名号。

此外,我们可以发现,实拍的顶配车型为了给座椅营造出更强的档次感,东风日产在皮质座椅上加添了交叉网纹格,这样能使得座椅在有着一定设计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它的防滑性。

储物空间还是可以的,门拉手储物格、门板储物格、挡把周边储物格、中央扶手内部纵深储物格、前后排水杯架以及内部平整手套箱等一应俱全,日常使用基本上都能满足了。

本次试驾的车型,官方称其是顶配车型,但在配置上,我们发现有几处让人遗憾的地方,第一是化妆镜没有照明灯;第二是后排没有USB接口,只有空荡荡的后排出风口;第三是后排座椅跟旧款一样,仍不支持后排放倒功能。其余诸如小天窗、副驾驶座椅手动调节、只有主驾驶位车窗有一键升降功能以及只有副驾驶位后方有储物袋等我都认为在情理之间,无可厚非。

全文总结

第14代轩逸有着一副很年轻动感的外观造型,并且它但内饰设计也足够时尚,我相信能吸引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厂商把这款车的主要受众人群定位在85后,我认为是相当合理的。

虽然新车仍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考虑到它的面向人群以及定价定位而言,我认为这些缺点都不足以掩盖它突出的优点,作为一款在中华大地四处开花的车系,我相信厂商和工程师会比我更懂得“取舍”二字,所谓“车无完车”也不过是这个道理,目前我更希望未来新车会优化试装车上的零碎问题,而让新车有着更强的质感,从而获得更好 的群众认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