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神是什么(井神是什么意思)

《白虎通·五祀》中说,五祀者,谓之门、户、井、灶、土,也就是所谓的门神、户神、井神、灶神和土地神。上一回我们讲述了土地神,这一回我们讲述一下与土地息息相关的井水之神——井神!

井神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神灵之一。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有祭祀井神等五种“家神”的习俗。井神一般没有塑像、庙宇,人们就在井台上举行一个简洁的祭祀仪式。而在北方一些地区,汉族民间有祭奉水母娘娘的习俗,也有水母娘娘庙,传说她是一位年轻的女井神。

井神管辖水域的范围虽说较小,但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江河湖海诸神。古代,绝大部分汉族民间的吃水、用水都是依靠水井,北方的许多农田用水也要靠井水来补充;旧时,人们认为天下所有的水都是相通的,何况井神?

祭拜井神的习俗祭井神的习俗各地差不多,一般在除夕封井。据说大年三十,井神要向东海龙王报告供水情况;而大年初一,上界神仙下凡要来检查,因而,初一不能挑水,而初二挑水,也要先供祀井神,以祈求全年用水充足。新打的井,更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接”井神。同时,谁家娶妻生子,也要祭井神,因为是新添人口,所以要向井神“报到”(户口)。但孕妇是不能上井挑水的,一是怕冲撞了井神,二是怕由于过重的挑水运动而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

井神的传说故事

汉族民间最有名的井神,要数柳毅井的柳毅了。这和我们高中所学的《柳毅传》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

柳毅井位于洞庭湖君山龙口部位,原来井边有一棵大橘树,又叫“橘井”。据《巴陵县志》记载,橘井即柳毅传书时入洞庭龙宫下水的地方。在唐朝仪凤年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回途中经过泾阳,路遇遍体鳞伤的牧羊女。柳问之,知是洞庭龙君之女,泾阳小龙之妻,由于受到泾阳小龙的虐待而流落于此。柳毅受龙女之托,来到洞庭湖,在君山找到橘井,直下龙宫,把小龙女的不幸遭遇告诉给了洞庭龙君的弟弟——钱塘龙君,钱塘龙君大怒,化身百丈赤龙,前去灭了泾阳小龙,接回了小龙女。后来,龙君招柳毅为婿,留他居洞庭水府,主管洞庭水府与人界的进出口——橘井。由此,柳毅就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