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团财务是什么()


三月的京城,春风和煦,柳绿花新。

原兵器部退下来的老党员董静已是93岁的高龄,她坐着轮椅出来赏花,显得兴致盎然。从欣赏花儿的神态上看,眼前的景色让她十分惬意,仿佛这春天就是她用人生描绘出的画卷;盛开的花朵绽放着她从抗日民兵队长到兵工厂总会计师,跟着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光彩。

投笔裹戎装,北上渡渤海

在三面临海的胶东荣成也有一座崂山,山脚下的宁家村就是董静的家乡。1942年日军在胶东大扫荡,激起人民同仇敌忾,抗日的烽火愈加浓烈。共产党领导的胶东军区和地方自卫团进行了以血还血殊死的反击,崂山游击战、海阳地雷战……让日寇闻风丧胆。

这时董静正在家乡读书,两年后的秋天,她高小毕业了。董静聪颖智慧,勤奋好学,家里在谋划让她离开荣成另求学业。谁知董静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选择出人意料。她要留在家乡,和当八路军的哥哥一样,抗日打鬼子。一天,董静和同学王萍找到共产党员、崂山区自卫团干事王琨说出了想法。王琨非常赞成她们不去外面读亡国奴的书,留在家乡跟着共产党抗日。1945年初,董静和王萍等人参加了地方民兵自卫团,投笔从戎,用热血,甚至是生命保卫家乡。

董静虽不是血性男儿,但十七岁的她,朝气蓬勃,不畏牺牲,每逢执行任务,和男民兵们一样毫不示弱。一次,在民兵埋设地雷的训练中,一颗地雷误炸,董静的胳膊负伤,鲜血直流。事隔几天,武工队要伏击鬼子,董静知道后,丝毫没犹豫,把胳膊上的伤口用绷带扎紧参加了战斗。那次伏击,把鬼子和伪军打得仓皇逃窜。董静在民兵中表现得很英勇,不久就被自卫团任命为村上的民兵队长。

抗战胜利后,胶东军区派第五师一部人马挺进东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董静得知消息,心里萌生一个念头,拉上王萍、张霞等人,再次找到王琨,坦露要跟随第五师去东北的想法。结果王琨和她们的想法一致,一拍即合。董静开始背着家里人悄悄地做准备,可还是在细心的父亲面前露出了马脚。经父亲不依不饶地追问,董静只得道出实情,哪知父亲死活不让她走。然而,倔强的父亲遇到了执着的女儿,董静知道父亲是疼爱她,没有与之争辩,但她要跟着共产党队伍走的初心没改。

1946年春节过后,第五师陆续向东北出发了。董静在大姐的掩护下,偷偷地来到村头,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王琨、王萍、张霞等几人聚到了一起。离开家乡是种别样的滋味,她们一步三回头,宁家村在她们的泪水中渐渐地模糊了。董静她们坐车到达了龙口,随部队坐上机帆船,驶向了浩瀚的远方。

在军中的董静


军中花木兰,算盘如长枪

船在大海上躲避着国民党的稽查,颠波了很长时间,终于在辽宁的丹东登陆了。董静下船,又和战士们坐上汽车开进了百里外的凤城。在那里,渡海的战士们整编到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她们几个女战士一同编入了纵队的后勤部,驻扎在凤城的刘家河。

一天,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来到刘家河检查工作。吴司令员说,仗总是要打的,军区要建兵工厂,自己生产武器弹药;要准备粮食和过冬的棉衣等物资,自古道:“兵马未动,草料先行。”现在人手短缺,我们要办一些培训班,从背枪的人中选一批去学习,回来做这些事情。当时董静就在吴司令员身边,她听明白了,不背枪供给和背枪打仗一样的重要。吴司令员刚一离开,董静就拉着姐妹几个一起去找部长吴云清。吴部长见到她们一脸的高兴,说我早已给你们几个“花木兰”选了干部财会培训班,学成回来给我们当“账房先生”。

董静很珍惜吴部长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她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一面回部里起早贪晚地帮着征集粮食,护送军服。她几次累到,又几次爬起来,表现得十分突出。1946年10月间,经王琨和刘芳兰介绍,董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的那天,董静高高地举起拳头,俏丽的脸庞被党旗映得如同一朵盛开的杜鹃花。


董静在东北


白山黑水间,处处绽芳华

内战的枪声响起。1946年10月,军区部分后勤机关和兵工厂向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境内疏散。这时董静已在军区的兵工厂任会计,去朝鲜的名单里有她。临走的那天,董静和王萍一同去看望了王琨。一道从山东荣成出来的姐妹们就要由此分开,有些难舍难分。皎洁的月光透窗而入,陪伴着姐妹们彻夜长谈,在相互的勉励中,跟党走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了。

第四纵队“四保临江”取得了胜利,董静随军从朝鲜撤回,她的双脚刚一落地,就被长白山兵工厂厂长张挺要去了。董静做事利落,她把后勤部写标语剩下的一些纸张搜集起来订本做账,清产核资从头往后捋顺,解决了张挺厂长头疼的大问题。吴云清部长对董静十分欣赏,在临江大栗子建迫击炮弹厂时,把董静调去管理财务;丹东建火药厂,又亲自带着董静到那里工作。由此,董静渐渐地熟悉了兵工厂的财务工作。

第四纵队进入东北野战军序列时,后勤的兵工部分划归东北军区军工部。董静先是到北满黑龙江小兴安岭脚下的北安炮弹厂管理财务;继而又回到南满的吉林524厂任财务组组长。解放军大举南下时,东满的黑龙江鸡西军工部第三办事处撤办建厂,一个生产76.2mm野战炮榴弹的23厂正筹建,董静又两次跨过松花江来到鸡西。

第三办事处主任兼党委书记孙云龙主持工厂的筹建。他是延安的八大工匠之一,设计过边区的第一支马步枪,第一门平射炮和第一箱步枪子弹;多次被评为边区的优秀党员和甲等劳动模范,毛主席赞扬他们是“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他第一次接触到董静时就产生了很好的印象,见她二十出头的年龄,英姿飒爽。在后来的接触中,他发现董静在财务上的轻车熟路似乎超出了她年龄的承载,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难得之人。董静的心绪也被延安来的英雄搅动了。她在白山黑水间遇到了不少好领导、好战友,但孙云龙的出现,不知不觉地闯入了她的芳心,在她的视野里,孙云龙总是被聚焦成她所倾慕的那种英雄形象。后来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董静与孙云龙


携手丁香城,弹厂展新姿

1949年春天,新中国成立的晨曦已从东方蔓延开来。迎着晨曦,一个代号423的兵工厂在哈尔滨香坊的孙家站建设起来。这个厂不仅仅是鸡西23厂地址的迁移,规模的扩大,而是赋予了人民兵工崭新的含义。丁香花盛开之时,携手走进哈尔滨423厂的孙云龙任厂长,董静任财务股股长。

几百人的小厂变身为上千人的大厂,各项管理也随之复杂起来,财务是基础,董静以变应变。那段时间她废寝忘食,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上。过去工厂规模小,偏重解放区式的管理,当“账房先生”,现在要偏重当“大管家”,从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核算。于是,董静白天带领大家忙业务,晚上组织学习班学新知识,改变以往习惯的做法。董静所做的这些,实际上既是另辟蹊径的念“财务经”,也是有的放矢的创新,效果立竿见影。她也年年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


哈尔滨423厂遗址上的雕塑

财务履总师,枪厂铸枪魂

1952年盛夏,孙云龙调到626厂任厂长,董静任财务科长一同随往,再一次走进北安。让董静惊讶的是,离开北安仅仅三四年的时间,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拥有3000多人的大枪厂,从厂里传出来的枪声,每天都连续不断的回荡在小兴安岭的山野间,。

626厂是由沈阳51兵工厂枪所,迎着抗美援朝的战火紧急北迁,为生产毛主席亲自命名的50式冲锋枪(仿制苏式的波波沙冲锋枪)而建设的。因是紧急搬迁投产,工厂各方面的管理都亟待完善,尤其是生产、技术和财务管理的“三套车”要并驾齐驱。董静到任后,带领财务人员从算盘上要思路、寻方法;从实践上找规律、改制度,财务管理的这套车冲在了前面,工厂生产热火朝天。

50式冲锋枪源源不断地装上军列,汽笛长鸣,车轮滚滚,由小兴安岭驶向鸭绿江畔,为抗美援朝战争立下了赫赫功勋。战争胜利在即之时,朱德总司令亲临626厂视察,代表毛主席慰问了兵工战士。直到现在,说起这件事,董静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626厂转产56式冲锋枪时,董静曾两度被工厂选送到无锡和西安学习财务管理。得知去无锡时,董静分别给王琨和王萍写封信说,在家乡为了打鬼子,放弃了学业,现在组织上选送我去学习,我的梦想起飞了。我一定要学好知识,管好财务,为党做更多的工作。其实董静的这封信早就写在了她的心里,她肯定了当初的选择,跟着共产党才会有前途。

56式冲锋枪投入流水生产后,工厂财务管理提前介入生产,通过成本控制,在全国56式冲锋枪生产厂中独占鳌头,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数量最大,连续成为部优产品,被军队确定为主要列装单兵种武器。

董静在西安学习时,正值工厂创造“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被毛主席誉为“鞍钢宪法”。经验中的“一改”是改革工厂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而规章制度牵扯到财务管理上的条条框框不少。一时间,财务部门在简化哪些繁杂手续,剔除哪些不合理制度上犯了难。人们不敢轻举妄动,怕改出毛病来。上学的董静没有把自己置之度外,她几乎是每晚挑灯写信。一封封长信,写满了她学到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越过万水千山飞进了工厂,参与工厂的改革。当董静在收音机旁,听到工厂党委书记马彪作为特邀代表,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介绍“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时,一种骄傲与自豪之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小兴安岭的盛夏,白桦林郁郁葱葱摇曳着身姿,林中的杜鹃花开放的鲜红如血。伴随着“两参一改三结合”经验的传播,部里的文件也飞进了工厂,任命董静为626厂总会计师,负责工厂全面的计划与财务管理工作。文件只是寥寥文字,但它那一排红色的文头和文尾大红印章,犹如盛开的杜鹃花。记得董静入党宣誓的那天,党旗映红她的脸庞也如盛开的杜鹃花。董静从那时拿起算盘,一路走来,在财务管理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智慧与才能。在人们向她投去羡慕目光的同时,也会由衷地感叹她就是盛开的杜鹃花。巾帼不让须眉,董静是一名人民兵工人的典范,是党的好儿女。


董静任626厂总会计师

董静老人的经历说到这里只能算作一段落,后面还有……

1963年,孙云龙接受部里的委派,以中国专家组组长的身份援越。他完成任务后,调任部二局副局长,主管全国枪炮行业。董静随同孙云龙一起调入部财务局任副处长。在那个岗位上,董静呕心沥血走过了20个春秋,直到1983年荣退。

日月交替,光阴荏苒,董静在共产党领导的兵工道路上走过了37年,亲身参与建设,卓著财务人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兵工人,她对党初心未改,党也始终没有忘记她:1986年兵器部向她颁发了从事财务工作30年荣誉证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特邀她出席招待会;纪念美援朝胜利60周年时,她的胸前挂上了功勋章;庆祝新中国建国70周年时,她获得了金光闪闪的纪念章,可见,董静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英雄!今天我们来讲述她的不平凡经历,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她那种一心跟着共产党,不负初心挑日月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她的经历就像一股股红色血脉,流进了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