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对电脑有什么好处(驱动对电脑有什么用)

好久没有提笔去写文章了,感觉有些生疏。今日在西安的一家网红书店,看到墙壁上有蒋捷的一首词的部分,也是被人广为知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忽然回首,上大学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上学那会还在想,自己在三十岁如何如何,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却没有当年那懵懵懂懂的傻劲,也没有不了在学校象牙塔中的天真浪漫,多的是对自身和人生的些许看法和感悟,今晚思绪万千,遂提笔行文。

大家都知道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的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大的方面来看,一台计算机离不开硬件和软件,软件又进一步的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其实还有一分部更为重要的是驱动程序或者驱动软件,就像重装系统后,需要下载无线驱动程序,才能连接无线,方能正常上网。驱动程序对计算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人生的驱动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思索了好长一段时间,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思想的火花,绽放出了些许的答案。话说有四个人来到了两个悬崖边上,它们之间的距离跨一步就能到达对面的悬崖,其中一个人说:“咱们四个人中,谁是最勇敢的能到对面的悬崖?”有一个人跃跃欲试,挺起胸膛,自信地说道:“这有何难,于是一个加速直接跳了过去”,看到有人过去了这人欣慰的点点头说道:“好样的”,于是再问:“你们谁可以过去,我给他黄金万两”,剩余的三个人,他们窃窃私语,终于有人说:“我来试试”,于是看在金钱的面子上,一股劲跨了过去。这人看到这小子不错嘛,跨过去不是多难。他看到剩余的一个人,在那里瑟瑟发抖,看看这两边的悬崖,甚是陡峭,给他黄金,他也不跳,鼓励他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你可以的”,都磨破嘴皮了,也没啥效果,出于无奈,放了一个老虎,在老虎的逼近下,这个人才发现,不跳就意味着死亡,于是克服了心中的恐惧,紧闭双眼,猛的一下,跳到了对面的悬崖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故事纯属杜撰,不要信以为真。故事是讲完了,故事背后的弦外之音,不知大家读出来了没?

故事所呈现的是四种人生状态,第一类人属于自我驱动,自燃型人,不光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第二类是价值驱动,为了某种信仰或者某些看不到的无法量化的东西来衡量,比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类人属于物质驱动,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无非是金钱、名利、车子、房子等,物质驱动是没错,大部分人都为了那碎银几两,四处奔波。第四类危机驱动,只有面对危机的考验,甚至是生死考验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但是此时已经为时晚矣,怕是人到中年了。中国古人非常高明,孟子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我在思考,我被什么驱动?

孔子为我们后代的子孙,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参考:“吾十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如今走到了人生这个关卡,三十而立,立什么?怎么立?立得住吗?《易经》恒卦的象传写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王阳明也多次给弟子们提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说的就是立志的重要性,首先可以从自己开始,我想成为一个什么的人,我该如何去做,这样一步步来探索,找到驱动自己的点,进而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愿诸位:三十岁之前多尝试,多试错,多做加法。三十岁后,做减法,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在人生的道路上,广结善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2年2月26日星期六 晚11点30分 徐瑾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