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基金pr是什么(公募基金是啥)

2020年,是我国资管行业转型和过渡的关键一年。这两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的相继批复,意味着我国资管行业进入了新时代。

截至2020年10月末,共有20家理财子公司开业(包括1家合资银行理财子公司),3家理财子公司在筹建中(包括1家合资银行理财子公司)。

那么,目前理财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如何?其中,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理财子公司的产品,都有哪些特征?

理财子公司开业及产品,因母行而异

●理财子公司开业:国有大行更早、规模更大

2019年6月,建信理财成为第一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工银理财、交银理财也在当月开业,此后其他理财子公司也陆续开业。从银行类型来看,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时间普遍较早,全部于2019年开业,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招银理财、兴业理财开业最早,均在2019年末开业,城商行和农商行理财子公司则均在2020年之后开业。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理财子公司筹建和开业进展放缓,尤其是前5个月,只有2家理财子公司开业,6月份之后,理财子公司开业进展加快,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开业。

如上所述,截至2020年10月末,共有20家理财子公司开业。

从注册资本来看,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远高于其他类银行,为80亿-160亿元,工银理财注册资本最高,为160亿元;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则大部分都是50亿元,只有华夏理财是30亿元;地方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普遍较低,为10亿-20亿元(见表1)。

从注册地点来看,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扎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地方性银行理财子公司则均选择在母行的总行所在地注册。

●理财产品发行及承接: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普遍迁移

不同理财子公司的开业进展不同,母行产品转型及迁移产品进展也不同,母行和理财子公司规模差距也较大,所以,理财子公司发行新产品和承接母行产品的进展差距也较大。

工银理财是第一家发行新产品的理财子公司,2019年6月便发行了新产品。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发行新产品的时间也比较早,在2019年7月和8月发行新产品。招银理财则是第一家开业,也是第一家发行新产品的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见表2)。

根据监管要求,理财子公司要“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杜绝“带病上岗”,新发的净值型产品要符合资管新规的要求。母行负责处置存量资产,并且逐渐将处置完成之后的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产品迁移至理财子公司。工商银行是第一家进行理财产品迁移的银行,也是迁移产品数量最多的银行,2019年10月19日便将第一批产品移交至工银理财,交通银行则是在2019年12月移交第一批产品至交银理财。

2020年以来,理财产品迁移现象更加普遍。截至2020年9月末,大部分开业的理财子公司都已经开始承接母行迁移过来的产品,其中国有六大行均已开始迁移工作。

理财子公司产品门槛降低、期限拉长、风险上升、收益率提高

● 1元起购产品占比接近一半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下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共1994只。从购买门槛来看,1分或1元起购产品987只(其中1元起购产品979只),占比49.5%;100/1000/5000元起购产品143只,占比7.17%;1万元起购产品469只,占比23.52%;2万元及以上起购产品395只,占比19.81%。

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1元为主流购买门槛,实际上,如果剔除从母行迁移过来的产品,1元起购产品占比会更高一点。理财门槛降低,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长尾客户”,尤其是一些年轻群体及低收入群体。

●期限拉长,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为715天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自2019年以来理财子公司发行/承接的理财产品中,封闭式产品平均期限为715天,远高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期限。2020年前三个季度,传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67天。

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银行或理财子公司今后不允许再发行90天以内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目前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封闭式产品的期限均在90天以上。从封闭式产品的期限分布来看,3-6个月产品占比2.18%,6-12个月产品占比9.7%,1-2年产品占比42.76%,2-3年产品占比29.59%,3-5年产品占比15.76%。

可见,理财子公司更偏爱发行1-3年期封闭式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1年期以内产品占比要低很多。

根据监管要求,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发行长期封闭式理财产品,便于理财子公司投资非标资产。此外,对于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来说,短期净值波动可能较大,所以理财子公司更倾向于发行长期理财产品。

在开放式理财产品中,定期开放式产品占到大部分,平均封闭期在1年以上,其中1年定期开放的产品最多,其次是6个月定期开放的产品。

● PR3风险等级产品占比超6成,固收类产品占比超7成

传统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中低风险的,PR2风险等级产品占比超过8成,但是理财子公司产品风险普遍偏高。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截至2020年9月末,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中,PR1级产品占比1%,PR2级产品占比38.57%,PR3级产品占比60.18%,PR4级产品占比0.2%,PR5级产品占比0.05%。

其中,PR1级产品基本上都是现金管理类产品。和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PR2级产品占比大幅下降,PR3级产品占比大幅提升。

从理财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77.13%,混合类产品占比22.67%,权益类产品占比0.2%,目前还没有纯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类产品。

●理财子公司入市障碍被扫除,浮动管理费率平均超50%

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投资类型主要由资产配置决定。理财子公司新发的理财产品中,大部分都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包括固收类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大多在20%或30%以内。

2019年11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这一办法,股票等标准化资产的风险系数为0;2019年12月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官网发布关于修订《特殊机构及产品证券账户业务指南》的通知,在修订后,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参考商业银行开立证券账户,并开立相关理财产品证券账户,打通了银行理财资金与证券二级市场之间的通道,为海量理财资金入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多层嵌套。

可以说,理财子公司入市的障碍被一一扫除。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盈利模式主要为收取投资管理费。理财子公司想要提高盈利水平,一方面要扩大理财规模,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费收入。理财子公司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率差别不大,绝大部分都在0.5%以内,平均在0.2%左右,差别体现在浮动管理费方面。浮动管理费针对超额业绩报酬收取,费率在超额业绩报酬的10%-100%,平均为50%-60%。

今年以来,理财子公司逐渐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一方面,在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可以博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配置权益类资产可以获取更高的浮动管理费,提升理财子公司的盈利水平。

●实际投资收益率超业绩比较基准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平均在4.2%-4.4%。但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投资收益,也不代表投资者能拿到的收益率,对投资者来说,只起到一个参考作用。2020年6月份以来,债市转熊,导致多只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投资者出现账面浮亏,说明净值型理财产品已经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要盈亏自负。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了2020年第三季度理财子公司产品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监测范围为理财子公司所有存续的在6月末和9月末均披露净值的产品(剔除现金管理类产品、净值全为1的产品、净值披露太少的产品)。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平均投资收益率为5.9%(未扣除浮动管理费),在扣除浮动管理费之后,归属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为4.9%-5%,不仅高于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也远高于传统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

不过,理财子公司不同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较大,第三季度产品投资收益率最高为45.66%,最低投资收益率为-20.07%。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理财子公司开通线上面签,打破销售渠道限制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银行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其他机构代理销售理财产品。相对于传统银行理财来说,允许理财子公司通过非银机构代销理财产品。

2019年,虽然部分理财子公司已经发售新产品,但仍然只能在银行渠道销售,投资者首次购买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也仍然需要在银行网点进行面签。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线上理财需求上升,2月份以来,理财子公司逐渐打破线下面签限制,开通首次购买产品线上风险评估机制,理财子公司产品通过非银渠道代销的障碍被扫除。

2020年中开始,理财子公司陆续通过母行以外渠道代销。从代销渠道上来看,支付宝/网商银行、腾讯理财通/微众银行、京东金融、度小满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巨头均已代销理财子公司产品;在传统银行方面,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中信银行等均在代销其他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理财子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及其他银行代销的产品普遍具有低门槛、中低风险的特征,大多1分或1元起购,现金管理类产品及中短期产品居多,风险等级大多为PR1或PR2级。互联网平台投资者相较于传统银行理财投资者更加年轻化,且资产总额也会偏小,对产品的灵活性要求也较高。

理财子公司之所以选择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主要是看中了互联网平台超高的流量,互联网平台用户与银行理财用户群体重合度不高,理财子公司可从中吸引增量用户及资金,而互联网平台则将从中获取大量的代销费用,理财子公司也将成为其今后重要的客户。

不过,理财子公司产品通过其他机构代销需要支付一定代销费用,而通过母行代销的资金成本相对更低,理财子公司需权衡不同渠道代销的利弊。

产品主打“固收+”,权益、养老市场受青睐

从产品投资策略来看,理财子公司产品布局以“固收+”为主。

一方面,理财子公司的管理团队大多来自母行资产管理部门,固收类资产投资是其传统优势,理财子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仍然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控制产品净值波动,也能迎合大部分银行理财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持续宽松,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理财子公司通过配置权益类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开发量化投资产品等方法来提升产品收益,实现差异化竞争。

为了提升与其他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力、提升理财产品收益率及盈利水平,理财子公司纷纷抢滩权益市场。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在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超8成产品配置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大多在20%或30%以内。由于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目前配置比例还不高,且直投股市比例也不高,更多是通过母基金(FOF)模式间接投资股市。随着投资经验逐渐丰富,未来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会进一步提升。

同时,养老市场也深受理财子公司青睐。多家理财子公司都推出了养老系列理财产品,比如,工银理财的颐合系列养老产品,中银理财的养老“寿”系列产品,招银理财的招睿颐养系列产品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国民对养老保障需求大幅提升,这是理财子公司布局养老市场的主要原因。

养老类理财产品由于门槛低、收益率高,也较受投资者青睐,但是这类产品期限往往偏长,部分产品期限封闭期长达3年、5年,流动性是其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