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飞速上会的消息,让“独角兽”概念火了起来。
中国的“独角兽”金字塔
何为“独角兽”企业?分析人士解释称,独角兽”企业主要指代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等特征的创业型企业。通常衡量标准为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是由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在2013年创造的,以神话动物来代表成功的企业。这其中,估值超100亿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而A股中的独角兽概念股风云乍起,主要源于“IPO特殊通道”的消息。此前有报道称,监管层对券商作出指导,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在内的四个行业中若有“独角兽”企业,立即向发行部报告,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于是,富士康、小米、云从科技、蚂蚁金服等新经济企业顿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独角兽企业上市不能过于急切
据胡润百富榜统计,2017年中国120多家“独角兽”企业中,整体估值超过3万亿元,广泛分布于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服务、大数据等行业。其中高端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四大高科技行业占比较多,达25%。
业内人士表示,新经济公司和独角兽企业在A股上市,可以改善A股市场的结构,改变目前A股上市公司传统企业过多的现状。但在独角兽企业上市的制度路径选择和预期上,也不能过于急切。按照深交所披露的《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0)》,这一制度的实现周期至少为3年。
机构怎么看?
万联证券表示,“独角兽”概念对于优质成长股,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生物科技等行业整体风险偏好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此前,富士康IPO进程快速推进刺激整个工业互联网板块崛起,可见投资者对“独角兽”行业的挖掘正在深入。综合考虑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芯片硬件方向“独角兽”有望最先受益于政策的影响。
中金公司认为,独角兽企业上市预期短期内将提振相关行业龙头股的活跃度,中长期有望使市场结构进一步向均衡成熟方向迈进。投资者可自下而上,从估值及盈利前景来梳理优质龙头股进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