姘头是什么意思(姘头是什么意思 姘头和情人的区别)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苏州人非常喜欢用“头”这个字,什么词语都忍不住在后面加个头字。就跟许多北京人喜欢加个“儿”字一样,比如说同样是形容领导,北京人可能就会干脆利落的喊“头儿”,而苏州人可不会说儿化音,而是会习惯性加个“头”字,成了“头头”。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拿我们人来说,从上到下,首先是脑袋,苏州人叫“骷浪头”,要是把头发都剃光了就叫“光浪头”。

往下呢就是额头了,苏州人叫做“额角头”,额头就额头吧,为什么要加个角呢?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苏州人都向往头上长犄角,那可是吉星高照的意思。

平日里苏州人要是碰到什么好事或者幸运的躲过什么灾难,都会这样感慨:

“喔哟,今朝碰着额角头呀!”

要是运气好的不得了,比如说中了彩票或者搓麻将搓出了天胡,那就是“额角头碰到天花板”,幸运的角都快要突破天际了。

要是运气不好呢,那就是“额角头上黑测测”,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印堂发黑吧。这种情况苏州人也会摊手叉腰,感慨一句:

“真的触霉头的!”

再往下呢就轮到鼻子了,苏州话叫“鼻头”或者“鼻头管”,鼻子可不就是进出气用的管子嘛。

苏州小娘鱼纤细白皙的手指叫做手节头,脚趾呢叫做脚节头,最有意思的是膝盖,大概是因为看上去很像日常吃的馒头,所以苏州人就再次发挥想象力,把它叫做叫“脚馒头”。

在日常生活里出现的“头”就更多了,比如苏州人说时间,早上晚上叫做“早浪头”、“夜里头”,去年叫做“旧年头”,过去很多年叫做“老法头”。

时间上如此,空间上也是这样。

比如说苏州人老说“上头”、“外头”,有些外地的朋友听了还纳闷,心想江南温文尔雅的人们也这么喜欢喝酒、经常上头的么?

其实这里的上头就是上面的意思,普通话里大量的“面”和“里”都被苏州人统统打包为了“头”。

家里用的大小物件叫“头”的更是数不胜数,被子叫“被头”,手帕叫“绢头”,锤子叫“榔头”,要是用锤子锤脑袋就像绕口令似的“榔头敲骷浪头”,要是把锤子扔出去就叫“掼榔头”,不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大概想不到这句话竟然还有虚张声势的意思。

苏州话里还有许多“头”都带着讽刺与贬义,一个人要是太精明,老是花言巧语呢就叫“老滑头”,喜欢搬弄是非的叫“嚼舌头”;

反过来一个人要是太不精明,活脱脱一个书呆子,那就叫“书蠹头” ,呆板迂腐的人叫“愁头”;乱搞男女关系叫“轧姘头”,装腔作势的骗人叫“假花头”。

在所有讽刺的“头”里,“苏空头”的意思是最重的,谁要是当着苏州人的面说这句话,翻脸恐怕都是难免的。

所谓“苏空头”,是旧时一些外人看不惯江南浮华的面貌,对苏州人的一种蔑称,有些人认为苏州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只喜欢夸夸其谈。

还有老话说“杭铁头、苏空头”,言下之意杭州人古板、头铁,苏州人只会做表面文章?这大概就是老法头的地域黑了吧。

苏州人对骨头也是情有独钟,这可不单单是说饭桌上的菜肴,在方言里骨头也是常常露脸。

小偷都叫“贼骨头”,好吃懒做的人叫“懒骨头”,还有个“轻骨头”,从前苏州的爸妈都为自家调皮甚至有些举止轻浮的小孩操心,就会狠狠的指责孩子“骨头轻”,要是孩子不听话甚至变本加厉,家长们就要动真格的了,帮助孩子“收骨头”。

当然,这也是每年寒暑假结束前每个爸爸妈妈都要念叨的紧箍咒:

“要开学哉,要收收骨头哉。”

苏州话里的“头”实在太多了,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苏州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