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用什么50镜头好(佳能50镜头买哪个)

前言

在整个相机历史上,如果数码单反是很粗的一笔,那为这一笔添加浓色调把氛围推到高潮的镜头,就应该是这一只,来自佳能的EF50 f/1.2

佳能的50 f/1.2 这一支镜头,它有个别称叫做大痰盂,因为和另一只平价镜头,EF50 1.8很像,而后者叫做小痰盂,这些名称与大三元,都是一种为大众所认知而得出的“美称”。并没贬低的意义。

比较和说明

佳能实际上发布的50mm大光圈镜头并不少,50 f/1.2已经算是末期的大光圈型号,有个体积更大的50 f/1.0是1992年发布的

将这一只50 f/1.2和我的另一只常用50定焦,索尼的FE50 2.8 Macro比较一下,可以看到在直径这块明显大了不少,当然后者是微距

论直径来说,与后期的单反镜头EF35 1.4 II是差不多,当然它们的年代差了快有10年,可能会有人奇怪为什么要这样比,事实上在最近十年,反望远结构的盛行诞生了许多经典的高素质镜头,例如著名的性价比头 Sigma 35 1.4 Art。当然反望远结构带来的就是一段时间内镜头体积重量的暴涨。

和许多早些时候镜头一样,EF50 f/1.2这一支镜头,它是具有对焦标尺的,这一个设计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红圈在大多数时候都代表着极高的光学素质和顶尖设计,不过,这一只50的话,实际上稍微是差点意思的。相比画质来说,50 f/1.2更应该叫氛围头

为什么这样说,往下看就懂了。

为什么叫氛围头?

把50 f/1.2叫氛围头主要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得益于大光圈所以在一些虚化效果上面很特别,简单来说就是很漂亮,比如这样一些全开的样张,就能很好体现EF50 f/1.2它的虚化效果。

这边因为我的转接环的缘故,原本的虚化光斑出现了圆角矩形的口径蚀的效果

另一个原因是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使用它拍出来的照片和锐基本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叫氛围头,这一个镜头对于绿色的表现可以说是很优秀,所以使用它拍摄有一种自然感,焦外并不会让人感到生硬、混沌。

是略为加点简单调色,就可以得到那种“焦外如奶油般化开”的画面,仿佛有一种魔力,所以这也是当下一些EF卡口电影机用户还会使用这个镜头的缘故。

好马配好鞍

我用这一台相机来拍摄后面的照片,这台是佳能EOS 1DS Mark3,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5D4或者1DX2一类,主要还是因为它发布于2007年,解近EF50 f/1.2发布的时间2006年。

1Ds Mark3的参数主要有:2110万有效像素,双DIGIC3,没有防抖甚至没有实时取景自动对焦,但是在当年这种全画幅方块机加大光圈,就是专业顶级套装。

先来看一下锐度,事实上,50 1.2在缩小光圈到F2.8,F4后,锐度是能够达到正常水平的,也就是这个范围下能锐起来,不能说完美数毛,但还是可以达到正常要求

在边缘画质这一块,缩小光圈到F2.8的50 f/1.2其实并不算很糟糕,甚至还算能接受。

在颜色的解析度这一块,50 f/1.2的表现也是相对浓郁的,对于红、绿、黄都有很好表现,蓝色部分差点意思。

也因为机身调教优秀,所以实际使用情况下,即使是影棚光线,我也并没有怎么感受到光圈全开情况下跑焦的情况,甚至得益于USM,对焦速度并没有拉下这两年镜头太多。

那么这一个镜头最适合什么题材?肤色的良好过渡,配合背景虚化效果,辅佐没有太大必要的锐度,这一个镜头它之所以当年如此流行,除了佳能吹的好之外,它真的很适合拍人像,符合21世纪审美。

在一些静物的拍摄上,大光圈甚至能在几米外依然对背景进行虚化,只是受限于50这个焦段效果实在一般,因此这一个镜头应该避免拍摄有景深的大型静物。

仔细观察一下,这一个色散让人敬佩三分,现在想找出这种镜头多少是比较难了

总结一下

EF50 f/1.2这个镜头其实并不复杂,也没多深刻的使用技巧,它的神奇之处,无非就是能在氛围感与细节刻画之间做切换而已,它可能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大光圈的EF50,但是论实用性来说,想要和它一样拍好人像的50定焦,真的不多

场景适应性评分(满分5)

人像:4.5

风光:2

产品:3

街拍:2.5

镜头评分(满分5)

噪音:5

性价比:3

重量、握持体验、对焦效率:4

焦外效果:4

锐度和色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