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天气转暖,共享单车又在街头亮相了。与往年不同的是,它们增加了安全头盔。
但是,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主动佩戴安全头盔的人不多,安全头盔成了摆设,被闲置在车筐里。
头盔被“闲”在车筐里
与往年排着整齐长队与市民见面的阵仗相比,今年可能是受到投放路段施工影响,共享单车多是零星出现在街头。而且,其中多是共享电单车的身影。
记者注意到,回归的电单车车筐里多了一顶安全头盔,用一根弹力绳系在车身上。有市民在使用时拿出头盔看了又看,“研究”明白了之后,又将头盔放到车筐里,能直接戴在头上者寥寥无几。
5月7日中午,记者看到,在一家超市附近,有两名年轻男子骑着哈啰共享电单车,但是,安全头盔安静地躺在车筐里,那根系安全头盔的弹力绳悬在车筐外随风摇摆着。
当日17时30分许,放学时间,多名家长将孩子放在共享电单车的踏板上,穿行在车流中,安全头盔依然被闲置在车筐里。期间,还有两个家长说,因为车筐里装了安全头盔,孩子坐不进去了,以前,孩子就坐在车筐里。
“带着孩子车速不快,用不着戴头盔。”一家长说。
当记者质疑带孩子骑车不安全时,这名家长称,骑共享单车就是图方便,也就接送孩子、买菜时用一用,孩子又不能单独骑行,只能这么带着。
就在记者与这名家长沟通时,又有几名家长带着孩子骑着电单车经过,其中,只有一个站在踏板上的孩子戴了安全头盔。
晚上使用者多一些
5月7日18时许,正是下班高峰。在东风路里侧的人行道上,先后4辆共享电单车匆匆驶过,都是两个年轻人共骑,没有一个人佩戴安全头盔。
路边等信号灯的一位市民看着他们经过横道时只是看了看就驶了过去,不免担心地表示:“两个人共骑,操作和视线都会受影响,万一躲闪不及,很容易发生事故。”
在路边,有一名年轻女孩正在一辆共享电单车边扫码,对于被放置在车筐里的安全头盔,女孩表示,共享的帽子,感觉不卫生,不想戴。
走访中,对于不主动佩戴安全头盔的原因,多位市民的理由都是“感觉不卫生”。有的是因为不想使用别人戴过的头盔,有的是因为头盔放在室外有灰尘,这样想的,以女性居多。
当日20时40分许,记者从程宇广场附近经过时,看到一名骑着共享电单车的男子,戴着安全头盔慢慢地往前行驶,而跟在男子身后不远处的女子只是戴着一顶黑色帽子,安全头盔就放在车筐里,车筐里放了两个袋子,安全头盔放在袋子上有些摇摇欲坠,时不时地,女子就需停下车摆放一下安全头盔,以防掉落。
在万顺街上,两名年轻男子戴着安全头盔使用共享电单车,在等待信号灯时,其中一名男子摘下安全头盔,重新捋顺了弹力绳后,又戴在头上。
“总感觉这帽子被绳子拽着不舒服,有时绳子在眼前晃悠,左右看路时,还得躲着它。”男子说。
安全无小事
几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就算不是使用共享电单车,很多市民在驾驶自家的电瓶车或者摩托车时,也很少佩戴安全头盔。
对于不主动佩戴安全头盔的原因,更多的市民表示“不习惯”。
扫码之后,直接骑车就走,已成了使用共享单车的习惯性动作,对于今年出现在车筐里的安全头盔,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给自身安全加了一道“防线”。在多数人的概念里,骑共享单车时车速不快、发生事故的几率很低,于是,安全头盔成了众多使用者车筐里的摆设。
我们要提醒市民的是,安全出行,那顶安全头盔很重要,不要在发生事故后,追悔莫及。
记者 谷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