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出了磨合期要不要拉高速?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有人说拉高速是新车必须做的工作,不然会影响车辆以后的速度极限;有人说拉高速就是在烧钱,你的新车在磨合期会去拉高速么?
有的人认为新车磨合后必须拉高速。按照老司机们的说法,拉高速的时速决定了车子今后的最高时速,所以拉高速是很必要的,不拉高速的车子永远跑不快。
有的人也认为不需要拉高速,以前的化油器汽车是机械控制喷油量,不拉高速就无法获得最高效率的喷油量。而现在普遍的是电脑传感器控制喷油量的,所以不需要。
对于新车磨合后要不要拉高速,我们看到争议很大,现在普遍有一种说法,就是新车磨合后拉高速的最高速度决定了车以后的极限值也就是最高时速,很多新车主也会在老司机的指引下在磨合期之后去拉高速。
其实我是坚决反对磨合期后拉高速的。很多人认为新车磨合后要拉高速,假如车的极限速度是200,就恨不得拉190,觉得这样车才能跑出速度来,拉高速不拉到最高时速,以后车辆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速度了。我比较反对这种说法,机器并不是跟人体一样有那种潜能,机器永远是机器。在机器状况同样情况下,它永远会有这个储备能力,并不是以前是否能达到过这个能力才会达到。那种在磨合期后拉极限高速时,发动机转速非常高,往往超过5000转,这对于发动机是一个损伤,拉高速跟以后车的速度极限值是没有关系的。
其实在平常开的时候,开到3000转左右换档,就可以实现拉高速想要的效果。关于拉高速我看过一期节目,来源于一个名人,因为名人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老百姓中形成了要拉高速的概念。有的还冒着被拍照、被罚款的危险到高速上跑几十公里。 在网上,大家经常谈论的磨合期过后拉高速的概念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同一款车跑的速度不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是因为你磨合期以后没有拉高速。我觉得这是一种讹传,磨合期之后的极限值跟我们这个车能不能达到极限值完全没有关联的。
我觉得如果要拉高速的话一定要灵活掌握,要看看磨合期车辆的运行情况,如果磨合期一直是很低速的走,都是在市区很慢,转速也不高,也不敢踩,时间长了以后对发动机的性能不好。因为里面容易有积碳。如果过了磨合期了,发动机在长期低速运转状态之下,容易有积碳,如果你想解决它,维修是一个,还可以到高速公路上跑一跑,但是并不一定非要跑170、180。拉高速不是那个意思,那个意思就偏了。超过极限以后,谁也受不了,对它的寿命实际上是一种影响。不一定非要车速达到多少,正常的跑一跑高速就可以。我也不提倡超速,没有必要刻意的跑很高的速度。如果你在磨合期内已经跑过高速了,也跑过120,你就没有必要再拉高速了。
拉高速其实是来源于最早的修理。那个时候的加工工艺和我们现在的修理工艺有很大差距,汽车发动机通过减少进气量使车速不能太高,目的是降低磨合期内发动机磨损。通过磨合,进行更细的研磨,使得摩擦负的精度变得更高。车已经磨得很好了。而当磨合期结束了,因为长期在低的转速的状态下运作,油品质量等致使车辆运行中的杂质沉积增多,这个时候拉高速,可以在大的汽油进行冲击以后,清洗掉这些东西,以后才跑得起来。 而现代汽车技术下的汽车,并不需要刻意的拉高速。如果在磨合期中,一直是在北京的城区走,转速很慢,车速很低,也会出现上述说到的这些情况,会产生一些脏东西。这个时候拉高速,相当于对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行了一次清洗。而如果本身磨合期走的路况都很好,都是在60、80,没有必要跑完磨合期后拉高速。
其实车辆一直在低速行驶的状态中,发动机温度不是特别高,燃烧不是很充分。要是跑一跑高速,温度上来,有可能把一些积碳烧掉。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如果新车磨合期间,正好赶上在比较堵车的环境中驾驶,老是40、50迈,都没有上过80。磨合期过后,跑个80和120,那就很痛快了,积碳也基本上清了。
不光是磨合期,就是平常我们的车,如果你总是在市区转悠,也应该时不时的跑一跑高速。比如周末去周边转一转,对车都是很好的。其实汽车的磨合期是3000公里或者5000公里都不是一沉不变的。当车子没有达到良好的状态时,非要让它达到极限的行驶状态,是有害无利的。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建议不要太高速行驶。太高的话,对发动机都是不好的。
欢迎大家关注鸭哥说车,为您带来一些知识的同时也希望粉丝们踊跃评论发表自己更好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