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虹膜识别(什么是虹膜识别技术)

之前我们提过虹膜识别为什么没能火起来,可以查看这篇文章为何虹膜识别普及程度远不如指纹识别,而虹膜识别有个难兄难弟,都是依靠眼部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但是由于和虹膜识别相似的原因也没能火起来,这便是视网膜识别。

左:虹膜识别图像 右:视网膜识别图像

与之前提到的虹膜识别不同,视网膜识别扫描的是眼底的血管图像。而在视网膜的图像上可以看到两种类型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不仅特征不明显,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可以参考熬夜后满眼血丝的眼睛)。而视网膜上主要血管的特征比较明显,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可以作为身份识别的特征。

尽管如此,到现在视网膜特征多样性的数量级仍没有一个可靠的数据支持,但是学术界仍普遍认为视网膜的多样性足以支持高精度的身份识别。不过视网膜与虹膜相比比较脆弱,如果头部受到了冲击,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出血甚至脱落,其他的病变也会使视网膜的形态发生变化。所以识别来源的稳定性上,视网膜识别比较脆弱。

视网膜病变

从使用体验上来说,视网膜识别的体验也不如虹膜识别。视网膜图像使用者的眼睛与录入设备的距离应在半英寸(约1.27厘米)之内,并且在录入设备读取图象时,眼睛必须处于静止状态。这种采集方式非常“具有侵犯性”。并且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体验可以说非常差。

《碟中谍》中的视网膜识别

既然使用起来有这么多缺点,为什么仍有地方采用这种识别方式呢?由于视网膜几乎不可无损采集,所以保密性要好很多,还有一个比较重要对原因,就是看起来比较酷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以《碟中谍》系列为代表的科幻电影采用视网膜识别作为验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