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的概念是什么(公司金融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公司金融理论综述

公司金融理论是随着公司理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司金融实践 的历史悠久,但公司金融理论的形成较晚。20世纪上半叶,公司金融仅仅涉及公司融资 和头寸管理,自20世纪30年代,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的“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 投资”理论诞生后,公司金融理论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资产估价是公司投资决策的核心,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涉及公司的各项金融决策。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 )

公司金融学 在1906年,费雪在其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分析了资本品(资产)价值的形成过程。 他认为,由于资产能够带来一系列的收入,因而资产的价值实质上是未来货币收入的折 现值,即未来货币收入的资本化。20世纪30年代,费雪对《资本与收入的性质》进行修 订,并更名为“利息理论”,提出了确定条件下的价值评估理论。在确定条件下,一个 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是未来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利率折现后的现值。如果投资项目的价 值大于投资额,则投资可行,反之则不可行。如果将经营企业视为一种投资,企业价值 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现金流量的现值。费雪的“现值”理论为价值评估理论指 明了方向,成为现代主流价值评估理论——现金流量折现理论的基础。该理论出现以 后,公司金融开始广泛涉足投资领域。 但是,费雪的确定性条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市场需求的不确定会导致资产收益现 金流量的不确定。不仅如此,费雪认为,无论投资的资本来自债务资本还是股权资本, 资产估价使用的折现率(资本机会成本)都是确定的市场利率,也就是说,投资资本的机会 成本与资本结构无关。而实际上,债务资本成本与股权资本成本存在很大差别,特别是 在市场波动情况下,债务对权益收益的波动产生放大作用,因而在资本结构中增加负债 比例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和公司资本成本增加。这样,在不确定条件下,不同的资本结 构会导致不同的资产或企业价值。正是由于费雪现值理论存在缺陷,在20世纪初到20世 纪50年代末该理论很难应用于公司投资实践。

MM定理(Modigliani-Miller)证明与图解

莫迪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 Miller)

在1958年第一次系统地把不确定性引入价值 评估的理论体系中,创立了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MM理论。同时,第一次对企业 (资产)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做出精辟的分析。1963年,针对MM理论的不足,他们又论 证了存在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估价模型。他们的理论是对费雪现值理论的扬弃。MM理论 成功地说明了资本结构(债务)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纠正了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不分的错误 并考虑了所得税的影响。另外,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资本化率,即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进 行了正确的定义和论述。 资产和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理论由费雪创立,经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展、 完善,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市场理论、资产组合理论突飞猛进地发展,资本资 产定价模型(理论)的出现使现金流量折现理论更趋成熟,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一大基 石,并广泛应用于资产和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 建立在投资组合理论基础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用于估计折现率(投资必要报酬 率)的一种模型,它是由财务学家威廉·夏普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研究的是在权益 证券市场组合下,如何确定权益证券投资的必要报酬率(折现率)。该模型将权益证券投 资风险分为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两类。个别证券的不可 分散风险可以用β系数来表示,β系数用于计量该证券与市场组合回报率的敏感程度。资 本资产定价模型解决了股权投资折现率(股权资本成本)的估计问题,并为公司价值评估 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估计扫清了障碍,使得精确评估企业价值成为可能。资本资产定 价模型出现以后,现金流量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逐渐成为价值估的 主流方法。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公司金融理论的研究中,融资和资本结构理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真正意义上的 公司融资理论产生于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MM理论得出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 的结论,并因此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等假设条 件下的,不符合现实。1963年,针对该理论的不足,引入了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得出企业价值随债务增加而增加的结论,但这显然与事实不符。Scott(1976)等提出债务融资不仅 会带来避税收益,而且会增加破产成本,因此公司的融资和资本结构决策应该权衡收益 和成本。最优资本结构应实现预期边际税收收益等于预期边际破产成本。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公司理论的发展,公司融资理论集中讨论激 励问题(Hart,2001),即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虽然道德风险和 逆向选择的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价值,但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融资结构来限制和降低这 一影响。融资结构决策对代理成本和企业价值有重要影响,而并非MM定理所说的无关。

Jensen & Meckling (1976)提出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会引起经营者道德风险的代理成本。为降低代 理成本,公司可以采用债务融资,但债务融资也会引起股东的道德风险。有限责任制度 会使股东倾向于从事高风险项目,因为这样能够将投资失败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债权 人预期或观察到这种侵害行为,就会提高利率,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这就是债务融资代 理成本。因此,需要权衡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代理成本,最优融资结构应该是 使两种融资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的资本结构。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Hart(2001)指出,既 然道德风险是一个典型的激励问题,可以用激励合约设计激励机制,而不一定非要用融 资结构解决代理问题。也就是说,代理成本并不是决定融资结构的重要因素。 融资结构激励理论的另一个分支是集中讨论经营者的私人信息,Myers & Majluf (1984)认为,相较于投资者,经营者具有关于企业资产盈利性和企业价值的信息优势。 如果经营者持有公司股份,就能够代表现有股东利益,不会通过发行新股来筹集资本, 而是通过发行债务来筹资,原因是新股发行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价值。虽然私人信息 是影响融资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Myers & Majluf 的理论还是存在缺陷。因为该理 论是建立在对经营者持股这种特殊激励机制的基础上的,如果假设采用其他的激励形 式,经营者行为未必符合现有股东的利益。比如向经营者支付企业市场价值的一部分, 则经营者并不关心发行新股对现有股东利益的损害,因为在企业价值中,现有股东的价 值损失可以通过新股东价值的得益予以补偿,经营者的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害,他们更愿 意发行新股来扩大企业规模。 近年来,现代公司融资理论越来越偏离最初的财务管理方向,与经济学的其他学 科及理论不断交叉融合,对现实的解释力越来越强,逐渐演变为公司融资的微观经济 学理论。

公司金融顾问=新职业

2021年1月1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文件人社厅发〔2021〕17号文发布了公司金融顾为新职业,以新兴的职业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范围。.

公司金融顾问是指在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股权投资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委派,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金融规划、投融资、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与财务等咨询服务的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