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表和操盘什么关系(操盘和并表的关系)

本文大约 5360 字,阅读需要 7 分钟

作者说


『虽寄希望于政策更好,房企自身也须做出改变』


最近两周,本专栏就房地产行业的短期和中长期趋势做了分析,重点对房企如何做提出了思考。近段时间,行业内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比如,前几天一个座谈会的信息在网上流传,虽不明具体,但能看出来大家是真的难。大家希望政策更宽松一些,窗口期更多一些,政策更好一些,这都可以理解。


我想重点讲的是,虽然房企现在在集体等着,该卖的卖,该减成本减成本,生存第一重要。但如果政策宽松了,市场预期上来了,我们还会抓紧去化库存,和以前一样吗?


我觉得,房地产行业是时候和过去的模式告别了。有人说,三高是资本的属性决定的。而我认为,决定使用资本的还是人,还是这个行业。如何使用资本在于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决策和选择。也正因为我们的选择和行动,才导致了现在和未来。


当然,传统模式并非一无是处。任何一种模式,都有优缺点。一种模式的运用在于它的时点,传统开发模式推动了行业的飞速发展,这是客观事实。任何行业都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但从现在到未来,我们应该学会用新的模式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出改变。要改变,这三个层面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要能坦诚面对和总结过去企业所出现的问题,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正视自己。当机会降临,我们不仅要告诉有关方面当下的现状,以及外部环境对行业的影响,更应该反思自身如何改变,以避免过去的问题在现在和未来重现。这应该成为房企花时间、花力气去总结和思考,去谋划和布局的重要方面。


勇于让自己归零,忘掉过去的成功,拿出重新出发的勇气和行动。越是成功的企业,路径依赖越大,越不容易忘掉过去。只有忘掉,只有放下,我们才能重新出发。做企业,是一种动态,也是一种常态,一时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一直能够成功。因此,每一次成功都是重新出发的起点,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真正去看清外面发生的变化,才能真正拥有开放的心态去接纳新的未来。


改变要有改变的样子和改变的行动。有些企业,战略会、高管会,开了不少;有些企业,想法很多,落实到行动的不多;有些企业,开过会,就觉得自己已经做了,这些情况,虽然说出来不好听,却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改变重在行动,未来的蓝图不可能全部规划,但是行动最重要。

总的来说,我们寄希望于政策更好的同时,自身必须做出改变。如何改变,我觉得要从回到常识和底线开始。


01

回到房企的管理常识

【划重点】管理的常识,是建立在人性,建立在事务的底层逻辑上的。它既和初心有关,也和能力有关。

房企经过30年的发展,管理工具、理念、手段已经非常丰富,各种体系也已经搭建,从管理上似乎看起来很难有太多作为了。


从去年开始,规模房企提出要管理红利,他们还是看重成本和效率,希望尽可能通过管理的改善来提高ROE,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收效应该也并不明显。


房企要做出改变,并非在管理上没有改善空间,恰恰相反,管理上的改善空间太大了。但是为什么注重提升管理效率很多年,效果却并不明显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常识忘记了。比如,房企的加班文化,作为地产人,尤其是地产高管,基本没有双休日、节假日,这是常识吗?显然不是。


在房企中,通常有很多管理制度、体系、流程,甚至也有授权,但是执行得怎样呢?我看有些企业执行得并不好,至少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在制定制度、流程和体系的时候,是否回到了常识。


比如,我们在判断是否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常识就告诉我,这个城市的市场不会一直上扬,波动才是任何一个市场的常态。既然我们无法预测波动,那我们是否有尽可能安全的风控措施和安全冗余呢?


管理难,就在于管理都和人有关,凡是和人有关的,都是十分复杂和微妙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重视管理的常识建设。管理的常识,是建立在人性,建立在事务的底层逻辑上的。管理的常识,就是不要去考验人性,不要去打破底层逻辑,不要没有底线。


管理的常识,和初心有关。你如何管理,如何做人做事,其底层逻辑都是和初心有关。比如企业的向上的文化,善的初心,责任的初心等等,这些初心,都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企业所有的管理意识、管理动作、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


管理的常识,和能力有关。我们做企业的管理,最难的就是怎么让企业的格局、视野、境界不断提高和进化,让集团上下统一思想。


在工作实践中,经常碰到的情况就是,很多人可能事情做错了,可他却不自知,还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这是一个有点糟糕的局面,但是在管理的实践中却会经常碰到。


这中间的问题,就是认知能力的问题。当一个企业的岗位如果出现德不配位,或者才不配位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问题。


你越是经验丰富,经历过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地域的企业,做过不同类型的产品和项目,做过不同的专业和工种,你越具有专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你就越有能力去看到本质,回到常识。


越是懂得管理上的常识,越知道一个组织和一个企业体系该如何搭建,制度该如何设计,流程该如何安排。


02

回到房企的经营常识

【划重点】常识告诉我们,企业不仅要履行效益责任,更要履行社会责任。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变局,房企的经营常识就不再只是赚钱,而是通过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通过价值的创造来赚钱。

过去要发展的时候,我们经常讲,让管理服务于经营。潜在的逻辑是,管理问题是不断改善的过程,我们不能等到管理都改善了,才去做经营。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面对当下和未来的变局,我们需要作出改变,前面已经讲了回到管理的常识,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回到经营的常识。


比如我们的经营目标,一直以来,我们的企业主都有很根深蒂固的目标,企业的发展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企业不仅仅是效益的责任,更要社会的责任。今天,我们要极为重视的交付,交楼,本身就说明了房企不是只为股东存在的,它做出的产品和员工、用户、社区、城市息息相关。既然如此,房企的经营常识就不再只是赚钱,而是通过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通过价值的创造来赚钱。那些在当下情况下,还能保持持续稳健发展的房企,无一不是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的企业。


比如我们的经营策略。无论是在战略、城市布局、投资、融资、开发运营上,还是在销售、交付、物业服务、资产管理等方面,我们都可以从常识去思考每一个专业部分,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用常识我们都能知道,什么才是好的开发周期,什么才是好的产品,什么才是好的现金流,什么才是好的供应商关系,什么才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03

回到一个产业的常识

【划重点】回归常识的行业,就必然有回归常识的企业。那些回归常识的企业,都是常胜将军,都是稳健发展,都是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企业,而这些才是最大的常识,才是你真正走下去,走得远,走得好的关键部分。

一个正常的产业,应该如何发展?


它应该有正常的发展速度,正常的逻辑,正常的企业和行业生态、供应链管理。


如今,房地产行业正在和过去的模式告别,回到一个产业的常识,首先,我们对于这个产业要有客观、基本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关在屋子里是找不到的,要跳出自己的框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会准确找到自己产业的位置。


就像我自己,无论过去做过的诸多交流,还是近段时间参加的一些会议,接触过太多好的团队,好的产品和品牌。因为我始终在房地产行业,看到行业外这么多优秀的人和事,我总在想,这对于我们这个房地产行业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可以弱弱地说一句,这个行业太过传统,进步不大呢?


从胡润排行榜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已经落后了,一大批新型产业、优秀人才、先进的商业模式、先进的科技企业和人才正在异军突起。这是时代大的变化,我们不能假装看不到。


其次,当我回到一个产业的常识,我反而对这个行业持很积极、很乐观的态度。在一个按照常识都可以发展的行业,企业根本不用担心你是否能生存,是否能发展。


回归常识的行业,就必然有回归常识的企业。那些回归常识的企业,都是常胜将军,都是稳健发展,都是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企业,而这些才是最大的常识,才是你真正走下去,走得远,走得好的关键部分。


当下要做的,就是房企真正让自己回归常态,做好准备,放下过去的那种模式,真正朝着具有常识的企业发展模式迈进。


04

回到做人做事的常识

【划重点】回到做人做事的常识和底线,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律层面,一个是道德层面。这两个层面对于我们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有规范、有要求,我们只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到了,就是回到了常识和底线。

网上消息说,某个房企处罚了一位高管,虽未知全貌,但就他们在和别人合作项目中的一些做法,在网上掀起了分化议论。


我认为,这个模式可能可以理解,但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比如,这个项目是你并表,你操盘,然后你还做融资,按照常识推理,我们都会推理出一种情况,那就是如果这个项目不赚钱,但是你融资部分肯定是可以赚钱的,那股东利益如何保证?


更何况的是,到了约定退出,还不退出,从常识来看,这道理也不通的。我看了很多朋友的评论,觉得为什么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一定要搞出这样的结果呢?


我总是觉得,不该拿的不要拿,不该做的不要做,该给的一定要给,不能做的太过,尤其不能集体做的太过,这都是做人做事的常识和底线。这些常识和底线有多难啊?我看一点都不难,可能就是因为忘记了。


所以,我们要回到常识,回到底线。你对你的员工好不好,假设他们是你的亲人,你会如何对待他们?你做的房子好不好,假如这房子是你自己住的,你会如何建造和装修?这些道理一点都不难。


回到做人做事的常识和底线,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法律层面,一个道德层面。这两个层面其实对于我们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有规范,有要求,我们只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到了,就是回到了常识和底线。


05

回到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

【划重点】未来,房企是要靠智慧赚钱,靠专业赚钱的,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回到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上来。这其中,就需要极高的领导力,尤其是能够带领企业杀出重围,破局立新,走向未来的领导力。

当下,房企在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经营上的困难,虽然大家都在讲外部环境,讲政策的放松,但我们还是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回到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这三个方面来。


房地产企业传统的理解,是靠资源赚钱,但未来,是要靠智慧赚钱,靠专业赚钱。这个专业,不仅仅是说你是规划设计的高手,你是销售的高手,你是工程建设的高手,同时你也需要专业的管理,专业的组织,专业的文化。


这三个化,我的理解,就是让企业向常识和本质回归。一个企业应该做什么?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如何管理的,如何经营的,这些都需要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组织、团队、体系、文化和战略等方面来实现。


当下的房企,不仅需要在条线上、区域上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更需要在战略、组织、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取得新的改变。在当下和未来,我们可能还是有不同的问题,但是我们首先是要确保自己作对的事情,然后才是把事情做正确。


房企的当下和未来,最缺乏的就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做对的事情,这需要极高的领导力,尤其是能够带领企业杀出重围,破局立新,走向未来的领导力。


06

回到常识,需要重塑目标和企业文化

【划重点】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赚取利润,更是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除了效率和效益,企业更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更要重视传统的、经典的、科学的、可持续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方式。

回到常识,是房企改变的开始,也是地产人改变的开始。要回到常识,房企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前段时间和行业的领军人物相聚的时候,他提到了很多案例,说明了初心即巅峰的道理。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初心就是你需要不断回顾,不断对照,不断改进的企业文化,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做产品的意义是什么?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能不断找到自己做人做事的初心所在。


回到管理的常识,经营的常识,企业的常识,产业的常识,我们需要重新塑造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赚取利润,更是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


在具体的经营和管理当中,也需要重新塑造管理和经营的目标。除了效率和效益,更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更要重视传统的、经典的、科学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方式,不是只有快,只有省,还有好,还有可持续的经营和管理。



【作者介绍】

• 康红恩先生德隆背景,曾任职复星地产副总裁,融侨集团副总裁、首席投资官,CCIM(国际注册商业房地产投资师协会)中国理事长,易居沃顿项目导师,沃顿商学院CHAMP,中欧EMBA。

• 是业内知名的战略和投资专家,曾提出和创建房地产的“充裕时代”、 “三轮驱动”战略、中资产、平台型开发商、旅游地产“三个成功的产品模型”等。

• 拥有近20年的房地产战略和管理、投资、金融、开发和资产管理等复合经历,领导了超过1000亿地产项目的投资,在不同形式、不同产品、不同城市的投资上均有不错的成绩和经验。

• 管理过的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在商业领域、酒店、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

作者 / 康红恩

编辑 / 上海小囡囡

图片 / 稿定设计

声明:本文为明源云上海专栏作者原创,版权归明源云上海及专栏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