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文 刘雅雯(林一张慧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太没意思了。”

2016年2月23日晚23时许,著名史学教授李裕民先生照例在睡前查看自己的邮箱。不多久便发现了18岁“史学奇才”林嘉文,在几分钟前发来的一封内容为遗书的邮件。

当晚尝试联系未果的李教授,于次日一早,从其家人处获悉了林嘉文自杀离世的消息。

那天,寒假刚刚结束,是西安市的中学开学第一天,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

这位刚在两个多月前为自己的第二本书举办了座谈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天才少年,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位在世人看来有着大好前程的花季少年,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8岁?他的去世又有什么原因和隐情呢?

“我不屑活着”:死亡应该由自己解释

被称赞为历史学天才少年的林嘉文,就连遗书都充满了理性和缜密的逻辑。

但世人还是不难从他的遗书中,窥见到他最后郁结和挣扎的心境。

林嘉文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得到尊重,不愿意再被他人随意评说。

他认为旁人只是观望,并未亲历他的人生,只会对他的死亡做出轻薄而又庸俗的解释,这是他为之不屑的。

同样,活着也是让他为之不屑的。

林嘉文在遗书中道明了自己轻生的理由,他将其称之为“自己理性思考成果的表达”。

他认为“活着是一件极其苍白的事”,他对人生在世,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的言行皆感到厌烦。

这导致他只能生活在别处的精神世界里,而无法在世俗的现实生活里,找到能够下脚和安身立命之处。

世俗的眼光给林嘉文冠上了“天才”的名号,但其实在平常的高中校园里,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有着自己情感和困惑。

他在遗书中,表明了对自己的历史老师刘雅雯,一直以来的敬仰和精神上的依赖。

他非常信任自己这位历史老师,并表示希望自己去世后,将其所有著述的所有著作权转赠给刘雅雯,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遗嘱的最后,他提到了自己热爱的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曾经是林嘉文的心里寄托,他在其中寻得了一隅的宁静与自在。

但渐渐地,他开始厌倦了将自己拘泥于这一门学问中,不愿让历史研究成为自己活着的借口。

于是,在他决定放下历史研究之时,也就将自己的生命放下了。

为何年仅18岁的林嘉文,会对人生和死亡做出这样的解释?

其实一切早有征兆......林嘉文家人的透露,半年前根据医生的诊断,他成为了一名抑郁症患者。

图源网络

压垮天才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林嘉文遗书中对父母的嘱托中,他提到自己还有两次心理咨询没来得及去。

人们也许会感到诧异,这样一个被盛誉包围的天才少年,为何会抑郁?

虽然他在历史学领域的学识已经达到了一些教授的水平,甚至已经有两部与历史相关的作品被出版。

但与此同时,他原本的身份,也仅仅是一名尚未走出高中校园的青年学生。

18岁的林嘉文,尚未拥有能够与满腹学识所匹配的人生阅历,和成熟的心境。

当欣赏、称赞纷涌而至时,随之而来带给他的,还有远超他这个年龄能够承受的强大心理压力。

缺乏人生阅历的林嘉文,无法及时地进行排解,日积月累的压力让他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而在这个天才陨落的悲剧中,一些媒体的过度炒作难辞其咎。

媒体总是热衷于“造神”,以博取眼球,而总有一些人乐于看到他人从神坛跌落。

林嘉文在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当道家统治中国》时,他谢绝了当时学校和出版方为他准备的宣传会,并且请求出版方帮忙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

他曾经在一份自述中提到,自己在初中时便深谙网络舆情的可怕影响。

在林嘉文看来,如今有许多人,都对那些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别人作假。这对于在年少时便展露头脚的人而言,并不友好。

图源网络

那些人理所应当地将“伤仲永”的结局安在别人身上。

而林嘉文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大众的舆论中心,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一炬,成为舆论的泡沫。

2015年12月,17岁的林嘉文出版第二部著作时,正值人们对九零后议论纷纷、认为其是垮掉的一代。

而1998年出生的林嘉文出现,无疑能够迎合当时的舆论环境,为九零后“正名”。

于是事情开始迅速发酵,林嘉文成为了各家媒体和记者争相采访报道的对象。

他开始被冠上各种各样的名号。曾有媒体将其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具有研究能力的作者”。

而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让这个少年一时之间名震四方,也成为了这个悲剧的推手。

人们对于优秀的人,总是会多一份的关注。但这份关注,需要保持在合理的界限内,不应僭越。

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些功利和无底线的博眼球,也许就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被舆论席卷裹挟的林嘉文,在接受半年的抑郁症治疗之后,人生旅途戛然而止。

而他在短暂的18年的人生旅途中,也留下了许多的精彩和遗憾。

天才的成长与陨落

林嘉文出生于历史文化名城——陕西西安,从小就受到历史气息的熏陶。

在父亲的回忆里,林嘉文也有过天真而开朗的时期。和大部分小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

上小学之后,同龄人都在学习生活常识和课堂里的基础知识,只有他对历史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林嘉文更加渴望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些父亲解答不了的历史问题,书中自有答案。

当他看书看累了的时候,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历史科普类的电视节目上。最令他入迷的是当时热播的《百家讲坛》。

渐渐地,向往学习历史的种子,便开始在小嘉文的心里发芽。

后来,每天早上六点,还不等大人起床,李嘉文便自己自己吃好早饭,打开电视等着6点40分的《百家讲坛》播出,到7点20分节目播完,再去上学。

刚上小学时,周围的小朋友都还在看简单的画本,他便开始阅读一些历史相关的儿童读物。

渐渐地,仅仅是阅读儿童读物,已经无法满足他对历史的强烈兴趣。

在父母的指导下,他开始接触起《史记》、《春秋》,这类很多成年人都觉得生晦难懂的历史文献。

由此,林嘉文对历史文化,便已经到了称得上是沉迷的地步。

上完小学,林嘉文心里便已经有了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历史图鉴,各种大小历史事件他都了然于心。

在各个历史阶段里,林嘉文最感兴趣的是西夏和宋代。

上初中后,年纪尚轻的他,便为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规划。

他立志要投身于西夏史和宋史的研究,在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领域做出一番成绩。

那段时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获取知识和历史资讯变得越来越容易。

林嘉文学会了在网络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和书籍,搜罗了大量记载详实的史料,获取了许多相关的历史知识。

由于文献作品种类繁多,内容纷杂,为了完全弄懂其中奥义,方便自己查找、阅读文献,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目录学、文献学等专业的学术性内容。

林嘉文还在网络上,与许多史学大家和历史学领域的学者交谈,并且能够自如地和他们讨论那些专业内容。

初中时期的林嘉文,便在历史领域颇有建树。

他趁着寒暑假,独立写作并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

为了能够安心读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林嘉文在图书出版时,没有选择公开自己的真实年龄和相关信息。

虽然缺乏宣传,但是这本他自称为随手写下的“读书心得”,还是达到了5万册的销量,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关于林嘉文历史“神童”的消息,也开始在校园里不胫而走。

他开始在身边老师和同学里小有名气,甚至被周围的同学称为“林老师”。偶尔还会有老师主动来找他探讨历史问题。

从那时起,林嘉文的人生轨迹,便在悄然之中发生了改变。

和人们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林嘉文并不是那类严重偏科的学生。

虽然沉迷于历史研究,但林嘉文并没有冷落其他学科。

他曾自述自己各科的学习都很均衡,并不偏科。

凭借各科都均衡发展的优异成绩,林嘉文考入了西安中学,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2015年底,林嘉文撰写的第二本书《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邀请到了著名的宋史研究者——李裕民教授,为其作序。李裕民教授对林嘉文非常看好:

“我一向不愿为年轻人的书作序,我的硕士生、博士生修改论文后出书,请我写序,我都拒绝了,但为他破了例。”

在此书中,林嘉文在对北宋历史的论述中,阐释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经出版,便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引起了社会的多方关注,并受到很多前辈的称赞。

在出版社再三邀请之下,林嘉文就读的西安中学,举办了出版座谈会为其进行宣传。

座谈会上,林嘉文在跟与会专家的交谈中,都能够对答如流,表现得十分大方稳健。

在记者的会后采访中,他还透露了自己的目标。

他向往世界各地的历史气息和氛围浓厚的大学,更愿意成为其中历史系的一员。

众人都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的天才少年,必然会有万丈光芒的前程。

但若仔细观察,其实不难发现,此时他在回答一些问题时,从前谈起历史时总会有的那份兴致勃勃,已经消失殆尽。

人们眼里看到的,只有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大方谈吐和得体举止。

而也正是这次一炮而红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各种议论和压力,让那时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林嘉文,在心里拉开了向死的阀门。

天才少年与世长辞

就在2016年的2月23日,距离这场座谈会刚过去两月的时间。

深受抑郁症折磨和世俗声音困扰的林嘉文,选择了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人们面前,很多抑郁症患者并不会表现出异常之处,他们的煎熬往往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虽然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患有抑郁症的情况,并且已经接受治疗半年有余。

但实际上,林嘉文在自己的遗书中提到,压抑、恐惧的情绪其实已经伴随他两年多了。

周围却无人发现各中端倪,只是带着天才少年的滤镜看他,以为天才本就该如此。

除了偶尔情绪低落不爱跟人交流之外,他平时的举动没有表现出半分的自杀倾向。

他的离去看似“毫无征兆”,在家人的印象中,那晚的林嘉文没有任何其他的异常举动。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也称,当天并没有察觉到林嘉文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

平日里与林嘉文交好的一位同学,在写给他的悼文中回忆到:

那天自己因为有些小感冒,请了半天病假,下午五点左右,快放学时才从医院返回学校。那天林嘉文看他回来,还关切地询问了自己有没有好一些。

同学笑着回应说没事,还开玩笑地说“多谢林老师记挂”。

接着林嘉文便正常放学回家了。

林母称,当晚吃饭时,林嘉文胃口特别好,还跟她说今天的饭菜很好吃。

林母以为他只是中午在学校吃得少,所以饿着了。没想到,那是竟母子两一起吃的最后一餐......

饭后8时,林嘉文照常服用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甚至认真地将作业完成,并且整齐地摆放在桌上。

自杀之前,林嘉文选择了将自己的遗书发送给了平日里常联系的一位老师。

深夜23时45分,小区里已经没有几盏灯火了。林嘉文纵身跃下,向着他的理想国与乌托邦去了。

发出的声响,结束了令人发憷的寂静。

只剩嘉文的母亲,长久地哭喊着,唤他的名字,却再也得不到回应了。

史学界的学者们,以及身边的一些亲戚好友,得知林嘉文去世的消息,扼腕叹息的同时,无不感到震惊。

事后,李裕民教授回忆起了最近几次跟林嘉文的接触。

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嘉文还到李教授的家里去拜年,并且向他借了一本书。

而就在2月19日,也就是他自杀前的第五天,还特意登门还书。期间林嘉文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

林嘉文之前出版专著的责任编辑崔人杰也表示,林嘉文前不久刚找过他。

林嘉文当时向他咨询了有关引进一部英文著作版权的问题,并称希望能够参与该书的翻译工作。

讲起这些事项时,林嘉文都表现得神采奕奕,眼睛里放着光。

林嘉文还通过网络结识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张老师,遇到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他总会第一时间发给张老师,和他一起探讨。

两人一直保持联系,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当晚,张老师得知他给李教授发送邮件后,以为嘉文可能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心情不太好。

急忙在微信上联系林嘉文,想与他谈谈心,让他不要想太多束缚自己,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告诉自己,自己会帮他一起想办法解决。

然而第二天一早,收到却是林嘉文已于昨晚离世的消息。

众人谁也料不到,短短的几个小时,原本一个鲜活的少年,在沉着有序地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走向了死亡。

在精神科的角度看来,内心郁结,但行为如常——林嘉文的状态正是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特征。

越是饱读诗书,便会思考得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渐渐转换为一种机械本能,便无法感受不到其中乐趣与意义。

不知为何活着,人便会纠结而内耗,只能用世俗提供给他的标准和框架,去填补空缺的内心,但最终也将自己彻底束缚起来。

以致最后开始寻求解脱,萌发了轻生的念头。

世人常说“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样的论断,在无形之中给了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人莫大的压力。

如果这种压力无法排解,就会走向抑郁。历史上诸如达尔文、海明威、海子这样的名人或才子,都是因此饱受抑郁症的折磨。

和所有身体上的疾病一样,抑郁症这些的心理疾病,同样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而心理疾病更加难以被发现和诊断,也就需要我们多一倍的努力去认识和普及。

我们无法以常人的角度,去观察抑郁症患者的行为、揣摩他们的内心。

但也许对这种心理疾病多一份了解,多抑郁症患者多一点善意,也许就能帮他们驱散一些心里的阴霾。

也就能避免更多类似的悲剧发生。

对于这样一位天才少年的陨落,各位读者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