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事例(三思而后行事例素材)

通常,我们总觉得做事三思而后行是对的,也经常这样劝勉别人,还认为这是古人留下的箴言。

其实,“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这样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是说,季文子这个人做事谨慎,经常多次考虑才做决定。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够了。”

我们现代人常常断章取义,把这句话当成孔子的主张,实则不是这样的。孔子认为,季文子这个人做事太过小心谨慎,想得太多,考虑过于周全,所以他说:“再,斯可矣!”

大家都知道,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所以孔子针对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给出相应的建议,他的教育是灵活的,科学的,而不是僵化、死板、固定的。

另外,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也提示大家遇到事情如何作决断,没有什么必须做,也没有什么必须不能做,只要求符合道义。所以,他老人家认为,想两次已经足够了,就这么简单。

现实中,我们常常因想得太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裹足不前、优柔寡断,此时,重温一下孔老夫子的教诲,做一个杀伐果断,雷厉风行,坚毅果敢,立说立行的理想青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