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提到缠论,并且有的是从事交易上十年以上的江湖老手了;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成为了缠论的忠实粉丝,谈及市场分析,言必背离、第几买卖点、区间套、中枢等专业“缠语”,一时之间,缠论成为波浪理论之后的“网红”理论。
回头再看,此时波浪理论也好、缠论亦罢,都是市场争议的热点,爱得爱死、恨得恨死,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之前我们也提到,缠论和波浪理论其实都是以混沌与分形的理论基础为核心,发挥个人的天赋,主观形成的一种线性的分析手段;或者可以理解为将N多种市场可能出现的走势形态,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告诉你哪一种形态出现,对应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后续走势,并且把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相吻合的走势形态,进行回溯讲解,咋看起来,特别震撼,立刻被圈成“铁粉”。当然,真真未来的走势如何,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缠论的一些分析结论,其实隐藏着一些“未来函数“,一般难以察觉而已。比如说行情下跌到某个位置以后,认为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了,就只剩下上涨或者横盘二种可能性,然后对这上涨和横盘的二种可能性进行操作的探讨,这样操作下来的话,是不会亏损的,因为已经把下跌的可能性排除了;这样问题就来了,谁能够保证在这个位置,市场就不会继续下跌了呢?
缠论给一般散户最大的一个误解就是---满仓操作!这个满仓操作困难是最大的一个“陷阱”;当然,缠论自认为他的分析是绝对事件,不会有误;这一点可能导致诸多缠论的“铁粉”,很难有好的结局。
无论什么样的技术分析系统,都离不开好的头寸规模管理,就像豪车不带刹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话,下场会怎样?当然,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缠论;相反,我们认为缠论在术上有其独到之处,特别的图表形态的演绎上,可谓光彩夺目,令人耳目一新。但是,术之外的方面,缠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