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mac book给什么配件(mac book 配件)

Hello,Everyone,你们的 Apple 全家桶纯爱创作者——Geek研究僧,憋了快一个月的稿子终于上线了,最近我也是升级了一波 MacBook Pro 2021,本来想给大家先来个《MacBook Pro 2021 的跳坑指南》。

结果发现工程量太大,想跟大家唠唠的内容太多,M1 Max、MiniLED、影音体验、游戏性能基本上每一项都能写一个长篇,连我这样的长文专业户都感觉把握不住,所以后面我会陆陆续续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一回合,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些好看实用的免费 APP 以及数码配件,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良心配件推荐】:数码配件方面,主要围绕此次 MacBook Pro 2021 在数据端口、充电功率以及尺寸体积变化做出的针对性推荐。

❶「供电方案(¥1598)」: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 + 闪极四口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Pro
❷「移动存储(¥3499)」: 雷孜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
❸「外接扩展(¥2499)」: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
❹「背包收纳(¥669)」:汤姆拓客(tomtoc H61) 电脑双肩包

一、充电套装(¥1598):SHARGE 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 +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首先推荐的是充电设备,因为 MacBook Pro 2021 的峰值功耗达到了 140W,如果还用 65W 的功率基本上就是边充边掉电。至少 100W 才能够保障日常使用的稳定充电,但依旧不能进行 CPU + GPU 双烤,否则同样撑不起这个电耗子。

我所搭配的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套装,简直就是 MacBook Pro 2021 系列的绝配产品。套装包含了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闪极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Pro 以及 USB-C to C E-Marker 5A 数据线缆,我们挨个展示下。

❶ 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

「型号」:闪极 100W 全透明超级移动电源
「额定容量」: 25600mAh(93.5Wh)
「三围尺寸」:151mm(长)×59mm(宽)×46mm(厚)
「重量」:579g
「输入 / USB-C1」:5V/3A、9V/3A、12V/3A 、15V/3A 、20V/5A,最高 100W
「输入 / DC」:5-24V 3A
「输出档位 / USB-C1」:5V/3A、9V/3A、12V/3A 、15V/3A 、20V/5A、3.3-21V/5A,最高 100W
「输出档位 / USB-C2」:5V/3A、9V/3A、12V/2.5A 、15V/2A 、3.3-11V/3A、3.3-16V/2A,最高 30W
「输出档位 / USB-A」:5V/3A、9V/2A、12V/1.5A,最高 18W
「价格」:¥1299

相信很多朋友是被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的【外观设计】 Cue 到了,我最早是在任天堂的 GamBoy 掌机上看到过这种透明设计,后来第二次重回巅峰应当是小米 8 透明探索版,此后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推出类似的风格。透明设计颜值如此之高,为啥大部分厂商都不会考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

对于移动电源而言,透明化也就意味着外壳材质必须要通透且耐磨。同时露出的 PCB 板上的电路结构需布局美观,露出的元器件型号也不能寒碜了,电池,芯片、屏幕的成本都会增加,比如这颗黄色的 MOS 管据说就选了三个月。最后需要在无尘车间进行组装,避免灰尘的掉入,导致它们的良品率要比非透明结构低得多。所以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到这个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为啥定价破千了吧。

这款移动电源为一个可乐罐造型(长方柱状体),要比星巴克的大杯小上一圈。移动电源侧面中框为全透明的防火 PC 外壳(V0级防火等级),柱面是两块铝合金兜底。比较具有技术细节的地方在于,这块移动电源把外壳上的合模线给消掉了,以此带来了侧面中框夹角处依旧拥有着圆润的过渡,所以握持感也非常的出色,不会有硌手的情况。

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的【结构布局】是上下分布,上层是 PCB 板,下层是 8 节三星 INR18650-32E 进口动力电池(单芯价格 40+ 元)组成的高密度电池组,具有高功率充放电特性,且循环次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单节电池容量 3200mAh,合计 25600mAh,总能量为 93.5Wh,小于民航随身登机移动电源 100Wh 的额定能量阈值,而且外壳上也有明显的容量标记和航空安全标识,便于机场安检人员快速查验。

从容量上来说,如果是 70Wh 的 14 吋款应该就能够完整充电一轮了。换做我的 MacBook Pro 2021 16 吋(100Wh)大概能充电到 70-80%,约等于额外增加 5-7 个小时的满负载续航。低负载状态,10 个小时也不在话下,完全可以算得上带着第二台笔记本出门了。

透过上层透明的机甲设计,让你可以清晰的看清 PCB 版上的内部精密元器,赛博朋克范直接拉满。在【人机交互】方面,移动电源还加入了一个 IPS 高分辨率 LED 彩幕,搭配内置的 Atmel 库仑计,可以显示设备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功耗、电池温度等工作状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屏幕右侧还有个黄色的按键,进入菜单界面后,可以设置 DC 端口的输出电压、显示电池的电压/容量/健康度、温度单位摄氏/华氏、重置计时器、息屏时间/屏显方向、关机以及退出等功能。

在接口方面,闪极 100W 超级移动电源搭载了 2C / 1A / 1DC 的方案,DC 和 USB-C1 为主供电口和反向充电口、USB-C2 和 USB-A 为副供电口。这个 DC 口就很灵性了,它拥有 3-25V 可调电压,覆盖诸如游戏本、摄影灯一类的设备。在移动电源的底部则标注了产品的单口输出功率和多口同时输出的功耗分配方案。

在快充协议方面,通过电流电压表检测快充协议可以看到,USB-C1 功耗最高,USB-C2 快充协议最广,大家可以按需选择。

USB-C1 快充协议点亮了:PD2.0、PD3.0、PPS、QC4、BC1.2,最关键的是支持 USB PD3.0 105W。而 USB-C2 在此技术上,还额外点亮了 QC 3.0、QC4+、苹果 2.4、三星 AFC、华为 FCP/SCP,最大功耗为 USB PD3.0 32W。

「公有协议」:PD2.0、PD3.0、PPS(2A/3A/5A)、QC3.0、QC4+
「私有协议」:苹果 2.4、BC1.2、三星 AFC、华为 FCP、华为 SCP

从 PD 档位的诱骗结果来看,检测到 USB-C1 共有 5 个固定电压档:5V/3A、9V/3A、12V/3A、15V/3A、20V/5A 以及 1 个 PPS 档位:3.0-21V/5A,USB-2 则是 4 个固定电压档:5V/3A、9V/3A、12V/2.5A、15V/2A 及 2 个 PPS 档位:3.3-11V/3A、3.3-16V/2A,PPS 快充方案的好处在于整合了目前高压低电流、低压大电流两种方案,相比于固定档位充电方案更具灵活性,目前小米家的手机就主要使用 PPS 的快充协议。

「USB-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3.0-21V/5A
「USB-C2」:5V/3A、9V/3A、12V/2.5A、15V/2A 、3.3-11V/3A、3.3-16V/2A

实际体验如何呢?首先来看看 MacBook Pro 2021,可以看到接入移动电源的 USB-C1 口之后,达到了 20.35V × 4.76A = 96.87W 的功率,这也是该移动电源所能达到的峰值功耗了。

如果我的 iPad Pro 2021 或者 iPhone 13 Pro Max 同时需要充电,我就可以把它接入 USB-C2,此时,C1 口的供电功率会被限制在 65W,但也为另一个 C2 口提供了 30W 的功率。

此外,这个移动电源支持 100W PD 反向快充,实测达到了 19.806V × 4.5922A = 90.953W 的功率,10 分钟就可以充入 4000mAh,90 分钟就能喂饱 25600mAh。几年前 2W-3WmAh 的移动电源反向充电起码都是 5 个小时起步,顿感时代进步。

最后因为多口使用时的功耗分配方案有强弱,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些【使用建议】:

1.如果需要给笔记本大功率充电时就选择单口 USB-C1(100W Max) 或者单口 DC(75.6W Max) ;
2.如果还要加上 iPad 或者 iPhone 就用 USB-C2(30W Max) ,此时 C1 最大功率为 65W;
3.需要使用 USB-A(18W Max) 时,尽量单口或者搭配 C1 / DC,但不要和 C2 同时使用,因为 C2 和 A 口共享 5V/5A;
4.三口模式下,USB-C1 和 DC 只能二选一,峰值都是 65W,非常适合留给笔记本,C2 + A 口共享 5V/5A。

❷ 闪极四口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Pro

闪极 100W 全透明超级移动电源解决的是户外供电问题,那么闪极四口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Pro 就是面向室内的大功率供电方案。

「三围尺寸」:77mm(长)×59mm(宽)×29mm(厚)
「重量」:220g
「输入 / input」:100-240V 2.5A 50/60Hz
「输出档位 / USB-C1/C2」:5V/3A、9V/3A、12V/3A 、15V/3A 、20V/5A,最高 100W
「输出档位 / USB-C3」:5V/3A、9V/2.22A、12V/1.5A,最高 20W
「输出档位 / USB-A」:4.5V/5A、5V/4.5A、9V/2A、12V/1.5A,最高 22.5W
「价格」:¥399

因为是套装产品,所以闪极四口 100W 氮化镓充电器 Pro 的价格大概在 299 元,要比单买便宜 100 元,同时还额外送了一根 USB-C to C 的 E-Maker 5A 线缆。

这款 100W 的充电器应该算是我用过的大功率充电器里面体积非常小巧的存在,你说它 65W 的我都信。对比一下 MacBook Pro 的 140W 充电器,你就能顿感它的体积优势了。

在接口方面,充电器拥有三个 USB-C 和一个 USB-A,其中 USB-C1 和 C2 均支持 100W 的盲插,USB-C3 的功率最高 25W,USB-A 则是给 A 口充电设备预留,比如我的 Apple Watch,功率最高 22.5W。

充电器采用了可折叠插脚设计,能够进一步缩减携带尺寸,同时也可以避免金属插脚刮伤包内其他物品。充电器的底部还印有产品的信息和多口功率分配等重要信息。

通过电流电压表检测快充协议可以看到,USB-C2 功耗最高且快充协议最广。可以看到 USB-A 快充协议点亮了 QC 3.0、苹果 2.4、BC1.2、三星 AFC、华为 FCP/SCP,USB-C1 和 C2 在此技术上加入了 PD2.0、PD3.0 的公有协议,USB-C2 更上一层楼还额外点亮了 QC4+ 和 PPS,最大功耗为 USB PD3.0 105W。

「公有协议」:PD2.0、PD3.0、PPS(5A)、QC3.0、QC4+
「私有协议」:苹果 2.4、BC1.2、三星 AFC、华为 FCP、华为 SCP

从 PD 档位的诱骗结果来看,检测到 USB-C3 共有 3 个固定电压档:5V/3A、9V/2.22A、12V/1.5A,USB-C1 则有 5 个固定电压档:5V/3A、9V/3A、12V/3A、15V/3A、20V/5A,USB-C2 在 C1 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 PPS 档位:3.3-21V/5A。

「USB-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
「USB-C2」:5V/3A、9V/3A、12V/3A、15V/3A、20V/5A、3.3-21V/5A
「USB-C3」:5V/3A、9V/2.22A、12V/1.5A

最后,闪极在包装中附赠了 USB-C to C 数据线,这也是闪极唯一的黄色数据线,并且还是不单卖的,辨识度相当的高。线缆的尾部进行了加固,同时还有 SHARGE 的标志。在性能方面,这根数据线配备了 E-Marker 芯片,最大传输电流为 5A,因此是符合 100W(20V/5A)的供电标准。

在「单口模式」的实际表现方面,因为 C1 和 C2 口都支持盲插 100W,所以我们随意挑选一个,通过 USB-C to C 线缆接入 MacBook Pro 2021 的雷雳 4 端口之后,达到了 19.794V × 4.717A = 93.37W 的充电功率。

在「双口模式」下,USB-C1 和 C2 的性能表现就存在一些差距,C1+C2 时 C1 能够达到 60W,C2 则分到 30W;如果是 C2 + C3/A 模式下 C2 能够分到 45W,适合一台 MacBook Air 或者 13 吋 Pro 款使用,剩下的 C3 或者 A 可以留给手机使用。不建议大家使用 C3 + A,因为此时它们共享 20W,显示功率偏低。

最后是「三口模式」和「四口模式」,只要 C1 和 C2 参与了,那么分别拿到 45W+30W,依旧不建议 C3 + A 同时使用(共享20W),除非你是 C1 + C3 + A,此时 C1 分得 60W,至少可以保障一台笔记本的供电。以上就是想要给大家分享的闪极 100W 充电套装,可以较好的解决我 MacBook Pro 2021 居家办公和户外创作的生产力所需。

二、外置存储(¥3499):雷孜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

接下来给大家聊聊外置存储,我记得上一次给大家推荐过一款 LaCie(雷孜) 家的雷电 3 固态硬盘——LaCie Rugged SSD Pro。但它的价格比较豪放,1TB 就要 3699 元,2TB 的价格差不多都可以买个 MacBook Air 了,不少朋友直呼消费不起,这波就给大家安利另一款稍微亲民一些的——雷孜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价格只要前者的一半。

「容量」:2TB
「三围尺寸」:80mm(长)×50mm(宽)×10.6mm(厚)
「重量」:45g
「读取速率」:1050MB/s
「写入速率」:1000MB/s
「价格」:¥3499

移动固态硬盘的优势想必大家都能够耳熟于心了,一方面是体积非常小巧,另一方面则是读写速率惊人。LaCie移动固态硬盘的优势更多的是体现在体积上,它相比于 LaCie Rugged SSD Pro,体积缩小 61%,而且重量只有 45g,比 AirPods Pro 还要轻,简直就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

出色的体积控制自然得益于材质和工艺,LaCie 移动固态硬盘在造型上使用了铝合金斜面切割工艺,表面为磨砂纹理,触感算不上细腻,但具有较好的防滑性,同时也不容易刮伤,因此它非常侧重设备防护性。同时铝合金材质也赋予了它更强的散热性能。

除了防刮耐磨导热快之外,这款微型移动固态硬盘也延续了 LaCie 家族的经典特质——安全防摔,按照官方的说法,它拥有 2 米抗跌落能力,这样即使是在条件严苛的户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数据安全。我在网上就认识不少需要到野外取景的摄影师,对于他们而言,设备的安全性和耐用性甚至高于读写性能。不过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拿这块硬盘来摔,毕竟铝合金还是容易形变,实在要折腾可以考虑 LaCie 家的三防款。

在硬盘端口方面,LaCie 移动固态硬盘使用的是 USB 3.2 Gen 2 Type-C,可以插在 USB 4、雷电 3 和雷电 4 等端口上使用,数据带宽为 10Gbps,折算下来为 1250MB/s,符合官方宣传的峰值读取速率为 1050MB/s、峰值写入速率为 1000MB/s。

实际表现如何呢?我搭配 MacBook Pro 2021 进行了测试,通过 Disk Speed Test 测试可以看到读取速率为 896.3MB/s,写入速率为 815.5MB/s,虽然也比不上雷电 3,但在 PCIe 3.0 移动固态硬盘竞品里算是中上水平了。

我也测试了下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在 Windows 系统下的表现,搭配的是联想拯救者 R7000P,它的端口为 USB 3.2 Gen2(Type-C), 正好跟这块固态硬盘保持了一致,读写性能表现略好于 macOS 系统,读取速率能够达到 910MB/s,写入速率能够达到 820MB/s。

得益于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无论是 Windows 还是 MacBook 都能够完美适配,不过我日常还是以 Mac 为主,所以我会考虑把它当做 Mac 的数据仓库和工作流载体。

例如,我在拍摄完成之后,将 SONY A7R4 的照片或者视频 RAW 素材放在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其中,直接通过 MacBook 上的 Lightroom 和 Premiere 进行图片的精细处理和视频的后期剪辑工作,再也不用担心笔记本内置硬盘空间容量吃紧的问题了,毕竟 A7R4 一张 RAW 原图就要 120MB,一分钟 4K/30P 素材 100Mbps 的码率,然而内置硬盘价格不菲,外置移动硬盘自然是不二选择。

此外,LaCie 移动固态硬盘也是我的 TimeMachine 备份工具,设置好选项后插上 MacBook 就随时自动备份。当然对于一些重要且即时性的文件夹内容,我首先会通过群晖的 Synology Drive Client 进行云端备份,然后同时通过 LaCie 硬盘自带的 Toolkit 备份功能对特定文件夹添加数据同步,这就等于云端热备份 + 本地冷备份,最大限度的保障数据安全,强烈安利给大家。

「云端备份」:Synology Drive Client 云端同步备份 Synology Drive 文件夹、OneDrive 同步备份 OneDrive 文件夹
「本地备份」:雷孜 LaCie 移动固态硬盘 Toolkit 本地同步备份 Synology Drive 文件夹和 OneDrive 文件夹

三、拓展坞(¥2499):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拓展坞产品了,早年的 MacBook 只有 2-4 个雷电 3 端口可用。想要外接显示器,势必要用上 USB-C to C / DP / HDMI 线缆转接显示器;外接 SD 卡则需要读卡器、外接有线键鼠麦克风、移动硬盘一类的外设,USB-A 也是少不了的,拓展坞自然成为了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但是今年全新发布的 MacBook Pro 2021,既加入了 SD 插槽还拥有 HDMI 2.0 端口,这下唯一的问题就是 USB-A 了,不过目前市面上最新款的键鼠、移动硬盘已经开始逐步适配 USB-C 的端口,诸如前文介绍的雷孜 LaCie 微型移动固态硬盘。所以对于第三方拓展坞配件厂家来说,今年无疑是 Tough Years(难熬的岁月),估计都要哭了。

那为啥我还在文中放上一个连 DP 和 HDMI 视频输出端口都没有的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扩展坞:因为整个雷电设备的接驳生态已然发生了质的改变,请你接着往下看。

「输入接口」:Thunderbolt 4、DC 供电接口
「输出接口」:Thunderbolt 4 × 3、USB 3.2 Gen 2 Type-A × 3、RJ45 千兆网线端口、3.5mm 耳麦一体接口、UHS-Ⅱ SD 4.0 读卡器
「拓展坞供电/反向充电」:135W DC / 90W PD
「三围尺寸」:190mm(长)×74.5mm(宽)×27mm(厚)
「线缆长度」:0.8 米
「重量」:338g
「价格」:¥2499

首先我们来聊聊这款拓展坞的外观设计,雷蛇作为著名的外设大厂,平时大家接触的比较多的也是键鼠耳机一类的产品,但其实雷蛇在拓展坞领域也是具有一定话语权的,最经典的便是雷蛇家的「外置显卡拓展坞」。特别是这个水银版的配色非常的惊艳,外观和 MacBook Pro 太搭了。雷蛇的雷电 4 拓展坞也有两种款型,一种是深色系的 RGB 幻彩版,另一种就是我更喜欢的水银版。

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采用了和 MacBook 一样的 Unibody 设计理念,将一整块铝合金通过 CNC + 阳极处理工艺加工而成,形成了高度一体化的视觉观感。

得益于高精度的加工,这款拓展坞的触感非常的细腻,同时中框的夹角过渡也是非常圆润,不会担心割手或者磕碰。在拓展坞的顶部还有蚀刻而成的雷蛇 Logo。

最后在【I / O 端口】上,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正面拥有 1 个 Thunderbolt 4 端口(用于连接电脑)、1 个 3.5mm 耳麦一体接口以及 UHS-Ⅱ SD 4.0 读卡器。

背面则是 3 个 Thunderbolt 4 端口、3 个 USB 3.2 Gen 2 Type-A 端口、RJ45 千兆网络端口以及 DC 供电接口,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你咋连个 HDMI 和 DP 端口都没有啊,后面我会告诉你答案。

接下来就到了功能环节了,首先需要跟大家分析下雷电 4 与雷电 3 的差异,简而言之就是传输带宽不变,数据带宽增加,外接显示器增加,同时兼容性更强、稳定性更佳。

1.雷电 4 和雷电 3 都是 40Gbps 的传输带宽,但有所区别的是雷电 3 的 PCIe 数据带宽只能分到 16-22Gbps,而雷电 4 的 PCIe 数据带宽可以达到 32-40Gbps,所以外接移动固态硬盘时读写速率更快,外接外置显卡扩展坞时,性能损失会更小;
2.雷电 3 仅支持同时外接一台 4K/5K/6K/8K 单屏显示器,而雷电 4 能够支持双屏 4K 和单屏 8K 显示器;
3.雷电 4 支持具有 4 个 Thunderbolt 端口的外设,雷电 3 支持具有 2 个 Thunderbolt 端口的外设;
4.雷电 4 可以通过触摸键盘或者鼠标将计算机从睡眠中唤醒,部分雷电 3 设备也可以;
5.雷电 4 线缆长度可以达到 2 米(未来拥有 5-50 米光纤方案),同时保持 40Gbps 带宽,而雷电 3 只能在 0.7 米及以下保持满速;
6.雷电 4 强制要求一个电脑 USB-C 端口用于供电,雷电 3 无此要求;
7.雷电 4 需要基于英特尔 VT-d 的 DMA(Direct Memory Access)保护,以阻止物理 DMA 攻击,雷电 3 无此要求;
8.雷电 4 可以与 USB-4 规范完全兼容,可以理解为 USB-4 = USB 3.2 Gen 2 × 2 + 雷电 3

正式因为雷电 4 与雷电 3 在视频及扩展功能上的差异,导致扩展坞的形态上也出现了区别,雷电 3 的扩展坞往往是雷电 3 端口一进一出,外带单个 DP 或者 HDMI。此时如果还需要接驳多种设备时,只能依靠「菊花链」,即桥接设备均需具备雷电 3 上行端口和下行,以此实现单向串连。

到了雷电 4 时代,拓展坞进一步分化成了「视频向」和「数据向」两种方案,因为 MacBook Pro 2021 已经自带了 HDMI 2.0 端口,所以对我而言,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吸引力更大一些。

第一种是在原有拓展坞的基础上,强化「视频向」,加入了双 HDMI 或者双 DP,甚至还有双 DP + HDMI 的方案,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直连双屏 4K / 60Hz 显示器,对于传统显示器比较友好,但雷电 4 端口依旧是一进一出。

第二种方案则转为「数据向」,去掉视频端口,改成一进三出的雷电 4 端口,这样的好处在于将 MacBook 原有的 3 个雷电 4 拓展为 5 个,如果是多雷电设备接驳就非常方便了。我个人觉得此方案要比视频向拓展坞的更加灵活,毕竟即使需要外接显示器,可以通过 C to HDMI / DP 进行转接。如果是双 DP 或者双 HDMI 就没办法接驳别的雷电设备了。

一进三出的雷电 4 拓展坞意义重大,雷电设备的菊花链接驳实现了从「串联到并联」的重大升级,在雷电 3 的时代,如果想要玩菊花链,那么中间的桥接设备必须要同时具备上行 + 下行的雷电 3 端口,但市面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款显示器和雷电 3 拓展坞才具备这样的规格,双雷电 3 的显示器价格普遍破万,而拓展坞 + 拓展坞又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实用意义不大。

而且在串联状态下你想要动除末尾的任何一环设备都会影响到其他雷电设备,比如在上图中我要是想换下第一台显示器,那么第二台乃至后面的雷电 3 移动固态硬盘的使用都会受影响。到了雷电 4 时代,只要有上行雷电 3 或者雷电 4 端口,就都可以并联起来。而在并联状态下,每个端口都是独立分支,不会相互影响,所以可以更加灵活地接入或者断开雷电设备。

所以我的【使用思路】就很清晰了,将 MacBook Pro 2021 连接到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上,然后在尾部的雷电 4 下行端口分别接入 2 台显示器,显示器一台使用 USB-C to C 连接,另一台使用 USB-C to HDMI 连接。同时我还会将 LaCie 家的移动固态硬盘通过 USB C to C 连接到扩展坞上,让三个雷电 4 输出端口物尽其用。

而且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连接电脑的雷电 4 端口,支持 90W PD 协议的反向充电,可以看到接入 MacBook Pro 2021 后,达到了 19.801V × 4.5096A = 89.295W 的功率。虽然距离 140W 的峰值充电功耗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在这个 90W 反向充电功率下已经可以保障稳定充电状态。如果还是传统的 65W,那 MacBook Pro 2021 势必会边用边掉电,影响长时间的转接体验。

今年 MacBook Pro 2021 加入了 SD 卡槽,利好了一波摄影师,但很多 Windows 笔记本却砍掉了它或者换成了 TF 卡槽,不得让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过好在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还拥有前置 UHS-Ⅱ SD 4.0 读卡器,理论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312MB/s,虽然这也取决于你的 SD 卡速率,不过肯定是要比通过 USB-C to C 直连我的 SONY A7R4 快上不少。

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它的电脑端接口在正面,可能是源于尾部已经使用了 3 个雷电 4 输出端口,所以只能把输入端口放在前部。前置走线在连接性方面不如背部走线那么美观,当然这又不是雷蛇一家的问题,几乎目前所有的雷电 4 拓展坞方案都采用了正面接驳的方案,只能期待在后续的产品迭代中不断优化了。

最后,对于普遍只有一个雷电 4 端口的 Intel 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 Windows 笔记本,雷电 4 拓展坞的意义显然更加重大。不过 Windows 用户是否愿意花费 2000-3000 元再买个拓展坞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相信多金的 MacBook 用户应该会更愿意买单,毕竟我们已经在雷电设备上投入了大量的沉没成本,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总体来说,雷蛇(Razer)雷电 4 拓展坞水银版算是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拓展坞,一开始我也是不理解为什么它没有加入两个专用视频端口,直到我发现了它采用了雷电 4 端口一进三出这套极具价值的方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雷电设备并联。雷电设备桥接时再也不用上行下行端口兼备、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对于我这种多雷电设备用户简直就是福音了。

四、电脑双肩包(¥669):汤姆拓客 tomtoc H61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下我的新背包,因为 MacBook Pro 2021 变大变厚,所以原有的背包尺寸也不太合适了,所以更换的是 tomtoc 家的 H61 双肩包。

「型号」:tomtoc H61 电脑双肩包
「三围尺寸」:465mm(高)×300mm(宽)×190mm(厚)
「自重」:986g
「容量」:26L
「主仓」:21L
「电脑仓尺寸」:385mm(长)×263mm(宽)×27mm(厚)
「价格」:¥669

这款双肩包的造型就比较传统了,颜色是非常经典的暗夜色,同时这款也有一个少数派的定制版——H61 π,我上手的则是普通版,区别主要在于内衬、拉链的配色,正面的 Logo。

在外层面料上,tomtoc H61 使用的是可提拉(CORDURA)弹道尼龙 840 面料,在强度上高于普通面料数倍,同时包身的弹道尼龙材料还加入了“耐水压”的防水工艺。

在容易渗水的拉链处也使用了 YKK 防水拉链,这种防水能力主打的就是全天候的通勤场景。

在空间构造方面,tomtoc H61 电脑双肩包一共有四个仓位设计:外部快取仓、配件仓、主仓以及电脑仓,具体的功能分布如下。

【外部快取仓】:适合放一些手机、卡包、移动电源、钥匙 icon 等易于拿取的物品
【配件仓】:适合存储充电器、数据线、小笔记本、文具、耳机一类的小物品
【主仓】:21L 的大容量适合放入一些内衣外套,大概可以满足 3 天差旅需求
【独立电脑仓】:内含护围 + 减震吊空设计以减震防撞,可以放入 15.6-16 吋笔记本电脑、iPad Pro 12.9 吋
【隐藏式口袋】:两侧各一,适合放入水瓶一类的即取性物品

其他细节方面,tomtoc H61 电脑双肩包使用了人体工学肩带,受力比较均匀,长时间背负也不会造成较强的负重感,同时背累了也可以换手提,顶部的高耐度提手挂在墙上也不用担心出现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在背包背面还用上了透气高弹材质的背板来保持背部干爽,长时间的背负也不会导致背部过热出汗。在背包肩带和背板之间,有一根隐藏式的行李箱绑带,可以横向固定在行李箱的拉杆处,在机场高铁站移动时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负作用。

总之,我对于 tomtoc H61 电脑双肩包还是比较满意,一方面是因为它比较契合 MacBook Pro 2021 的尺寸,另一方面就是功能分仓比较齐全,可以装入很多的东西。当然我觉得它在颜色搭配上比较低调,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时尚性的要素,契合年轻人的偏好。

大家对于本文推荐的软件或者配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我是Geek 研究僧,一枚爱好测评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