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是属什么(2030年是属什么年)

“营养餐到了桌子,却进不了肚子,这是当前我国学生营养健康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5月20日在2022食育中国高峰论坛上如是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相当于每5个儿童青少年中约有1个超重肥胖。专家指出,肥胖也属于营养不良,是营养摄入不科学造成的。

是什么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居高不下?有数据显示,我国12—17岁青少年,烹调油摄入量达到平均每天40克,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天25—30克(同能量等级标准,下同);烹调盐达到每天9克,高于膳食指南建议的每天5克;畜禽肉达到平均每天113.1克,高于膳食指南建议的每天75克。同时,近年来外食、外卖越发普遍,油炸、肉类、高辣高盐高糖等重口味食品大比例占据餐饮市场,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量相对全人群也普遍偏高。专家建议,青少年日常饮食普遍油盐肉糖摄入过多、蔬菜水果摄入显著不足,这种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必须调整。

学龄儿童时期,充足的营养和合理膳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孩子饮食行为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学习营养知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终身健康。而开展食育教育,正是改善孩子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和健康素养的有效手段。

何谓“食育”?顾名思义,就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教育,关乎每一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近年来,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从《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到《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学生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教育部日前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参与烹饪劳动,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建立健康饮食观念。5月19日,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也突出强调了学龄儿童的食育教育,即营养素养、健康饮食行为培养。5月20日是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专家呼吁改善儿童青少年膳食质量,需加强食育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为孩子们营造健康食物环境。

其实,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盲目满足其口腹之欲,而是帮孩子从小建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良好饮食运动习惯,管住嘴,迈开腿。而食育作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重要基础,让孩子收获的也不仅是健康的体魄,还有丰富美好的心灵。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一些积极的改变正在发生:节假日,更多父母选择带娃到“亲子农场”采摘新鲜果蔬;“烹饪课堂”进校园,让孩子们放学后变身“小厨神”;健康指导货架落地各大商超,减糖、减盐、减油食品一目了然;相关部门、机构和专业团体倡导推动食品包装正面标识体系开发实施,帮助消费者更直观地选择健康食品……社会、学校和家庭已经开始践行“食育”的最早提出者石冢左玄所说:“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

孩子健康,营养先行。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促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食育教育也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家庭主动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和健康理念,有更多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全面推广食育课程,在全社会能更广泛地普及营养知识和膳食指南,不断净化儿童食物环境,让孩子们从小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基石,也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全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项丹平)

来源: 中国妇女报